1.4茎和叶
本节课让学生对茎和叶的特点进行观察,同时推测茎和叶有什么作用,设计实验方案。通过观察凤仙花的叶被黑纸遮光和塑料袋套住之后的情况的现象 ,了解叶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拓展部分通过要求学生观察更多的植物的茎和叶,进一步构建植物的形态特征与生活环境相联系的认识。
学生在这一课中存在以下错误的前概念,需要去重点讲解,改变学生的认识。
1.学生对于测量凤仙花的高度的具体方法不是很熟悉,觉得要从根的地方开始测量到最高点的距离。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种方法方便吗?花和叶有时会发生变化,测量准确吗?最后得出应该是从土面到茎的最高点的距离。
2.对叶的作用是不清楚的。学生会认为叶主要是吸收营养的作用。对于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概念比较陌生。介绍叶子的光合作用时,我选择了一个实验。1864年植物学家用一片叶子,一半遮光,一半不遮光再用碘蒸气处理。可以发现一半变蓝一半不变蓝。可结合上学期所学到的内容,碘遇淀粉变蓝,淀粉属于糖类,糖类是六大营养成分之一,所以叶子光合作用合成了营养物质/有机物。
通过不断追问,强化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认识。学生通过观察套在叶片上的塑料袋的视频,发现塑料袋内壁上有水珠,基本都能回答出是叶子的水分蒸发。我接着追问学生叶子上的水分是哪来的?茎输送了水分。那茎输送的水分是哪来的?根从土壤里吸收了水分。这样让学生回顾了植物的根、茎的作用,让学生了解水的蒸腾作用的整个过程。
1.5凤仙花开花了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解剖的方法研究花的结构,帮助学生构建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
学生解剖花的时间不宜给的太长,后面环节时间可能不够。这个地方我开始忘记强调只解剖一朵花,他们解剖了很多花粘在纸上,贴的比较混乱,结构分的不是很清楚。
学生解剖花后,讨论环节中引导不够,只问了花有哪些结构,没有让学生对每一部分有什么特点以及有什么作用进行分析,这里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的前概念,为后面学生的知识重建有好处。
凤仙花由四部分组成。其中花萼的萼字学生不认识,需在黑板上注明读音。
观察了好几种花的结构后,学生会发现植物的花虽然有很多不同,但是都有雄蕊和雌蕊。这个地方我直接讲解了雄蕊和雌蕊的概念。我其实在这里应该询问学生为什么花都有雌蕊或雄蕊,然后再一起观察雄蕊和雌蕊的特点。这个地方应该设置过渡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背后的原因,而不是直接讲解雄蕊和雌蕊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