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系教授威廉·戴蒙著写的《目标感》一书,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就是被人们羡慕的年轻一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受到生活的无趣。他们总觉得没意思,做什么事都没劲儿,甚至到结婚年龄了,不想结婚,而且不生孩子的人在增多。
八九十年代时,基本二十五六岁都已经当上爸爸妈妈了。但现在,结婚和生育普遍推迟,人们不断地把成熟时间往后拖延,有专家称这种现象为“延迟承诺”。
他们不想长大,将“做丈夫”“做爸爸”“做妈妈”的承诺不断往后推迟,还有甚者,成了“啃老族”。作者把这种状况叫作“卡壳”,就是说,很多年轻人被卡在了一个地方,不愿意进入他们的社会角色。
从一个角度说,社会怎么成这样了?使人忧心忡忡;从另一个对比的角度看,我们现在的社会生活条件更好,物质更丰富了,年轻人的智商、素质越来越高,修养也越来越好。但问题是,大家都不愿意更早地承担角色责任。
他们共同的感受很一致,就是从未感觉到所做的事情是重要的。他们认为自己每天上班,养家糊口、还房贷,但从来没有感受到做这些事的意义、价值、重要性。
作者在书中提出“目标感”:“‘人生目标’就是‘终极关切’。它是‘为什么’问题的最终答案:‘为什么你在做这件事情?’‘为什么它跟你有关?’‘为什么它很重要?’人生目标是短期目标和驱使大多数日常行为的动机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根源。”
如果一个人希望自己活得有劲、有韧性、有活力,那就不能只满足于找到一个物质层面的目标。
人们常说的“买房”“摇号买车”,这都是短期的物质目标,可以给人带来一时的动力,但不需要太长时间,可能努力一两年后你自己都会奇怪:“买房真的那么重要吗?”或者等你实现了目标以后,你会发现房子没有给你带来预期的幸福感。
目标与精彩的人生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它可以解决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一个是活力,一个是适应力。为什么有深度目标的人会更有活力?是因为活力来自目标的激励作用。长期目标带来激励作用,而适应力来自奉献精神。
我认真地体会这段话,暗合道妙,自我评价,我是有一定“活力”和“适应力”的人。
我喜欢一直向前走,喜欢考虑前瞻性的事,喜欢“管闲事”,希望看到周围的亲人朋友变得更好。所以,当自己一直不断向前努力行走时,就像作者怎么说的,“人生反而更容易平衡”,感受深刻。
很多人往往忽略这一点,总觉得自己的平衡来自“努力地在原地踩水”,想要保持一切不变,希望生活一直停留于现在,不要发生任何意外。但这时候你往往会发现,你很累,而且哪儿都去不了。
作者说:“方向和意义比任何特定行为指标都重要。”
我们大部分人喜欢盯着那些特定行为指标,比如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必须认识1000个字;考试最好考到100分;结婚时必须购置一套房,这些指标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海伦·凯勒是一个残疾人,看不见,听不到,还不能说话,如果把她和别的孩子对标,在每一个时期,她的身体发育水平、语言能力、文字能力,肯定都不合格,但是她有一个了不起的目标,所以她最后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作家。
不要去追求过多的特定行为指标,看到人生的方向和意义是最重要的。
作者说,每一个孩子在人生发展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不起”的目标,有可能会出现“J形现象”。也就是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先走下坡路的情况:你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找到人生方向再去努力时,反而会先往下走。但如果这个方向和目标给你的力量足够强的话,你会发现“J”跟“U”是不一样的,它会到很高的高峰。所以,方向和目标是最重要的。
真正的目标是一种终极关切,是关于“为什么”问题的最终答案。目标是把“我”和世界连接起来的真问题,它能帮我们校准人生的每一步动作,还能赋予我们生命存在的意义。
22年度写作营第157篇,1522字,累计20361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