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妞的记忆可以大概归类为大头虾一类人
不记事,不记日子
连自己用的卸妆水什么牌子都不知道的人
可是这段时间
忽然很想找回小时候家里过年热闹的记忆
现在要感受过年气氛
得去超市蹭蹭
听逢过年都会播放的《恭喜恭喜》,买点年货
自嗨不起来的小家庭年夜饭后
春晚开始
磕嗑瓜子
顺便批评批评“这春晚真是一年不如一年”
小时候哪知道要看春晚啊,自己玩得家里电视搁哪都忘了
农村过年的准备要从二十五号开始吧
因为年三十晚就要围炉了
跟城市不同
农村的年糕都是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自己一步步做出来的
头天晚上
大家把刚从地里收成最好的大米推去小作坊加工
糖要用最深颜色的黑糖块
做陷的有:椰子丝、花生米、绿豆。。。
材料丰富却是每年都一样
妈妈很心灵手巧
一手做各种糕点的手艺
她说都是从外婆那里传下来的
准备再传给我。。。
当我看到一大盆面粉要使劲揉时
我说 不!然后跑了
黄昏中,村子上空炊烟袅袅
隔壁或者隔几家的声音开始飘到空中,碰撞一起:
“玲她娘,年糕蒸好没?过来帮我看看呀”
“哎呀,忘添水了,儿子快给我去打桶水”
“我年糕出锅啦”
锅盖一揭,热气立刻往上蹿起来
一个深色的年糕就这样出来了
每年妈妈都会花上一天时间
蒸一大一小两个年糕
她说小的可以让年初三过来的大姐带回去
(按照风俗,大的是主年糕要年初七才可以切开食用)
这只是做年糕的第一天
第二天,家家户户都开始做年饼
(我们方言中叫“籺”)
籺已经做好上炉蒸的邻居就背着手过来串门
交流今年的做饼经验
产量大的一家老小围在饭桌旁随意的聊天认真的忙活
贴对联也是件很有趣的事
父母通常会拿这个打趣我们
说是测试我们学习情况的时候到了
“平仄是哪些? 贴大门左边还是右边?”
年三十傍晚5点开始围炉
所以什么事都要在5点前做好
对联要贴好,洗头洗澡,扫地丢垃圾。。。。
因为这些要年初四才能做了
最令小孩子期待的围炉开始了
家家户户提上装着年饼糖果橘子的篮子
把按家里人口准备的线香火纸分到我们手中
热热闹闹地朝着村里的庙堂出发
没多久
庙堂前面便聚集了四面八方赶回来过年的乡亲们
主香上过之后,大人们开始拉家常,相互问候
我们小孩看到新面孔的便挨个蹭过去瞧瞧
盲目地羡慕着
“凡事村里出去外面大城市的都觉得很厉害”
(长大后傻妞也出来了,才感叹在外的人儿都不容易)
天已经黑了
庙堂旁的大香炉已经烧旺火了
我们拿着线香去点着
便举着小火苗蹦跑散开
小孩子玩游戏就爱创新
用火苗在空气中画画、跳舞、大喊大叫
这时,一声轰响
夜空绽出了火花
约定俗成似的
出门在外的乡亲们每年都会带回几款新鲜的大烟花
给儿时的年味添了好多乐趣
围炉之后,各自回家守夜
反正要过了凌晨十二点才能睡
这时小孩忙着村头村尾纠集伙伴
东家串门完了又去西家
二姐几个要好的同学朋友过来打打牌聊聊天
一起守岁
而大人们又聚一起嗑叨
似乎有永远聊不完的话题
“噼里啪啦。。。”
睡下没多久
鞭炮就开始响了
夜里要响两次鞭炮
第一次凌晨一点,第二次四点
新的一年,拉开了帷幕
接下来的年初一到年初七
天天吃肉喝汤
不过最重要的一餐
还是年初一的早餐
新年头一餐吃得好
象征着接下来的每一餐都是丰富无忧的
餐桌上最讲来头的就是炒米粉了
在我们这,无论过年嫁娶喜庆日
都不能缺了米粉这一重角色
妈妈做的炒米粉都爱加点白糖
起锅后,肉丝胡萝卜丝用芡粉一勾,淋在米粉上面
一款妈妈式的炒米粉就出来了
只可惜傻妞只爱抓笔不爱掌勺
妈妈的手艺我皮毛都没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