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中国的文化,师生之间有如父子,过去有“一日从师,终身若父”的情形,而老师对于学生,也负了一辈子的责任。学生纵然做官,回乡看见布衣老师,依然要跪拜。
举个特殊的例子,明永乐帝要杀方孝孺,方孝孺要做忠臣,不怕死,他说充其量灭我九族,而永乐偏偏要杀他十族,就是他老师的家族,认为老师没有教好。
从这件事,我们可看到过去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精神,那就是“师道精神”。过去,在人文世界中有三道:一是“君道”,讲究如何领导,如何当领袖。二是“臣道”,怎样做一个忠实的部下,怎样帮助人完成一件事。三是“师道”。三道合一,集教育、行政、司法和教化于一身,就形成了中国人尊师重道的观念。老师称学生为弟子,弟等于兄弟,又等于自己的孩子;而所以学生称弟子,再传称门人,这个观念和习惯是这样来的。
“入则孝”,学生在家里是个孝子;“出则弟”,出门在外,对朋友、对社会能够友爱,扩而充之,爱国家、爱天下。“谨而信”,做人非常谨慎,但不要小气。谨慎与拘谨是两回事,有些人做人很拘谨,过分了就是小气。“谨慎”在历史上有个榜样,就是诸葛亮。“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是一副名联,也是很好的格言。
“泛爱众”,有伟大的胸襟,广泛地爱人,那就是“君道”、“师道”的综合,爱天下人就如爱自己一样。孔子说,假使一个人这些都做到了,“而亲仁”,再亲近有学问道德的人做朋友,“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做到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然后再“学文”,志向所在,兴趣问题,可以量力而行,各听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