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读《故事》这本书,是缘于和菜头的推荐,他通篇说了很多,但有一句话击中了我:“它对于普通人最大的功用是提升对人性的认知和理解”。正是当时的节骨眼上我最渴望理解的内容,于是,在得到的各专栏之外,我手捧起了这本《故事》(全名是《故事的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第一遍通读下来,关于人性认知方面,我没有达到深入理解,可能要等第二遍甚至第三遍才能抵达到那样的思考深度。毕竟,第一遍阅读的时候,全部带宽都用来理解文章内容了。不过,在人性之外,我收获了两个启发,我把这些落到实处的思考先写出来。
一、模式化思维
简单来说,《故事》这本书主要论述了叙事艺术的基本原理,这些基本原理是超越社会和历史的,是所有人类故事的基本形式。书的作者罗伯特•麦基将抽象的艺术,我们理解的依靠灵感的创作,提炼出了基本形式。这样直达底层的思考深度,着实让我眼界大开。举个小例子,文中在场景那一章中说选择的性质时指出:
善恶是非之间的选择根本不是什么选择,真正的选择是两难之择。它发生于两种情境:一是不可调和的两善取其一的选择;二是两恶取其轻的选择。对立双方的冲突并不是两难之境,而只是正面价值和负面价值之间的摇摆。例如:“她爱我/她不爱我,她爱我/她不爱我”在好与坏之间摇摆,呈现出不可解决的故事问题。它不仅啰嗦,还没有结局。
这段话,让我从理论上明白了为何电视剧、戏剧里的“善恶”、“忠奸”等二分法是立不住的。
我发现好书都有这个特点,作者能从一大堆毫无头绪的信息中,抓到规律、找到模式,最终形成理论。这样的作者,就具备模式化思维。而那些平庸之作,因为没有抓到底层逻辑,只能用大量的实例做大量的解析。
模式化思维并不神秘,它对应的是高级的推理方式“溯因推理"。我们常说的“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比较初级,普通人生活和工作中也会用上。但是“溯因推理”就没那么容易掌握,它是一种创新性思维。
“溯因推理”就是从一大堆杂乱无章的事实中获得洞见的过程。
弄清楚了这些之后,我对李笑来老师说的“提高思考质量”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不仅有了提高思考质量的方向,也有了判断思考质量的标准——是外在表象还是内在规律。
二、虚构类写作和非虚构类写作的选择
李笑来老师在公众号“学习学习再学习”上的文章——《如何真正消化一本书》,说到了他读书都是选择非虚构类的,而把对虚构类的需求,全部寄托在影视作品上。这对我们挑书读是一个不错的参考,那写作呢,我们这群死磕写作的战友们,是写虚构类的还是写非虚构类的呢?
《故事》这本书,就是对虚构类(也就是故事)的写作原理的阐述,从中我了解到写故事是一门“天赋”+“手艺”的艺术,对写虚构类文章感兴趣的,在你提笔开始前,我觉得以下两点是你需要认清的:
1.关于“手艺”:虚构类文章自有它的一套内在原理,既然要写,就要锤炼好这门手艺,而不是仅凭想象发挥。
2.关于“天赋”:电影市场和文学作品市场一样,都是胜者通吃的头部市场,这意味竞争特别特别激烈,想要杀出来,还要有很高的天赋。
李笑来老师鼓励我们写作,
持续写作很可能是锻炼学习能力、锻炼思考能力、锻炼分析能力、锻炼沟通能力的最直接、最低成本的方式。
他说的这么多的持续写作的好处,虽然虚构类也会有一些以上作用,但是联系上下文,我觉得他说的是非虚构类的写作。具体来说,非虚构类写作着重于以事实、理论、概念为基础的分析性、解析性、阐述性文章,以便梳理思路,加深思考。
对比起来,虚构类写作更看重的是有没有趣,非虚构类小说更看中的是有没有料;虚构类小说的目的是把故事讲好,非虚构类写作的目的是有用。
所以,我的选择是非虚构类写作,写作内容专注于有用和有料。
模式化思维是我提高思考质量的方向和标准,此外,我从写作的目的出发,选择了非虚构类写作。这两点都是《故事》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这本书对我来说思考含量很大,囫囵吞枣看完第一遍,不过是熟悉了几个概念而已,现在已迫不及待想读第二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