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另一种视角下历史的其中之一。由于古典四大小说名著《三国演义》的广泛深远影响,大众和一般读者对那段历史的认识,大都局限在演义的思维定势中——曹操是欺君罔上的历史“奸雄”,献帝是单纯受害的末代傀儡。只有相对少数的部分读者,并同时对历史有刨根问底兴趣和习惯的,才会结合《三国演义》有关情节,进一步关注认真阅读陈寿《三国志》的相关记载。至于曹献关系,《三国志》客观地记述了献帝此前就已沦为傀儡,并处于颠沛流离中的状态,以及有赖曹操提供存身之地和曹操借用献帝天子名义更有利于进行平定中国北方战争的基本事实。在这一点上,尊汉抑曹可以,刻意推翻史实或完全掩盖,则可能导致成为整体败笔之作。在这一框架之下,其他情节移花接木也好,张冠李戴也罢,包括虚构夸大捕风捉影……诸多细节进行艺术化处理,都已不是问题。罗贯中处理得很好,使《三国演义》远超所有历史演义,名列四大。
同时,《三国志》列入“前四史”,也绝不仅是朝代排列先后顺序的原因,首先是它遵循了从《左传》开始的史学精神和“信史”规则。当然,作为旧蜀吏而后被“征召”食晋禄的陈寿,用今天的话说,不能不顾忌当时的“意识形态”。出于生存安全和饭碗的考虑,对晋司马氏代曹魏的过程,尤其像曹髦被弑等诸多情节多所隐讳。但除了这种不得已支配下的曲笔,《三国志》其它方面均能做到翔实可信。至于文章简略,只是史料占有多寡的问题。比如追溯前代曹魏代汉,尤其曹操与汉献帝的关系形成与发展这样的可大可小关节处,加上裴松之的注文,就都能让后人读后体味表里,明白真相,虽然这与肯定晋政权的合法性必须以曹魏为正统的思想也有一定关系。不过,虽是身后事,陈寿这种史观也被古今史学界普遍接受并继承。这篇短文章侧重讲了相关事实并分析了前因后果,这恐怕是连易中天《品三国》都未曾深入涉及的问题。好的文章不在长短,有见地,发人之所未发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