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齐帆齐老师的春季征文。毕业之后再没有参加过征文活动了。年少时,我也渴望自己的作文能被老师选中,也一样自己能把自己的内心用文字表达出来,也希望能靠着文字实现自己的梦想。脚和心灵总该有一个在路上。
很久没有走进图书馆了。因为疫情,不敢往人多的地方逛逛;因为忙碌,每周末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让我总感觉抽不出时间来;因为路程,虽然不足十公里的距离,却需要转趟公交车,因为……
记得刚毕业的时候在广州。那时的图书馆也很远。那时还是很喜欢周末的下午去图书馆搬回一摞书。那时的岁月,觉得书才是精神的食粮;那时的我们,总是相约在图书馆门口的那张长椅上。
初来珠海时,除了菜市场,就打听了哪里有书可以借。感恩在距离居住地址十来分钟路程的地方有个镇上图书馆。第一次去,难免有些失望。不知是多少平方米的屋子里,有十来排的书架,就是当时的图书馆。后来想想,珠海这郊外区域只有2层楼的建筑都可以称“大厦”。或许这么一个图书馆也算是栋宏伟的建筑了。给了50元的押金,办了一张借书证。虽然有时只是书本的搬运工。总是在借阅到期前的周末把还没看完的书搬回去图书馆。因为这里的图书馆夜晚不开放。
后来,这里又建了一个图书馆。这算是一个馆了吧?3层的建筑,独门独栋的。外观大气,书架整齐,藏书颇丰。即使也有空闲的书架,但比之前的好多了。就是交通不方便了。却也总是坐着那慢吐吐的公交车上,摇呀摇就到了。珠海很大部分公交都限速60km/h。
踏进图书馆的门,感觉整个人都平静了下来。没有职场的勾心斗角,没有生活中的细细碎碎,没有菜市场的闹哄哄。这里只有一颗平静的心与无限的憧憬。看着书架上,天南地北的各类书籍,心生欢喜。好像有无数的门等着我们去开启,有无穷的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站在人类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开始虔诚的吸允着甘甜的乳汁。我们像个贪婪的小孩,左手一本《论语》,右手一本《诗经》。我们都想拥有,但我们只能静下来,细细的一页页去品读。
小时候,奶奶总会说我:"读那么多书干嘛?读了也是给别人家的。"那时的读书,只是九年义务教育教育的课本。但那些书也给我们的童年带去了不一样的色彩。在那书里,我们知道了杨梅原来有那么样的吃法,吃后居然有那这样的反应。在那些课本里,我们知道了数字有阿拉伯和汉语的分别。
我在第一次听说九年义务教育教育的那天傍晚放学回到家时,就和妈妈说:"我要读书读到十八岁。”那时,不知道读书意味着啥,那时不知道十八岁到底是有多大。只记得,村里基本没有小孩子读书读到那个岁数。在那个温饱都要全家使力的年代,我幼儿园的同桌也早早的托人办了个假身份证去隔壁镇的工厂打工去了。(当年对童工查得很严格。)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早已经过去。目不识丁也很快要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在信息膨胀的年代,电子产品侵占了我们的空闲时间。很多人如同抽烟一样上瘾。
说不清对于纸质书有怎样的情感,总是幻想着。以后要买个大大的房子,然后置办一个大大的书房,在书架上放满各种各样的书籍。
台湾著名作家写个儿子的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尽管没办法实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我始终相信,腹有诗书气自华。
安静的图书馆里。有认真阅读的读者,有细心呵护的志愿者,有那抬头张望的孩童。不分职业,不论年龄,我们都只是浩瀚海洋里的一粒微尘。
靠着窗边,铺开一本书,开始了与书之间的无声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