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定一条读书规则:强制自己输出,每看完一本书必须写一篇读书文章,如果没写这篇文章,就不允许自己看下一本书。这篇文章不是复述和转述书中的内容,而是回答一个问题:读这本书,和没读这本书,对我来说有什么区别?
理解有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的理解是理解书籍的内容。这本书的主题是什么?作者想解决什么问题?作者最重要的主张是什么?作者最有洞见力的观点是什么?哪些概念浓缩了作者的思想精华?我理解这些概念了吗?哪些句子和案例值得留意?在这个层次上,我们要理解书籍的“血肉”。
第二层次的理解是理解书籍的底层架构。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个写作目的,他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同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要实现这两个层次的理解,需要依靠读书笔记。
好的读书笔记:
重点首先是新知,是这本书区别于其他书的、体现这本书独特价值的内容。
其次重点是对我们最有启发、最有帮助的内容。
阅读动机:
拿到一本书,在第一个空白页写下我的阅读动机,这是开始读一本书之前的自问,是对阅读目标的审视和设定。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市面上有那么多书,我为什么翻开了这本?是什么让我对这本书感兴趣?我对这本书有什么期待?我想从书中得到什么?这本书能给我什么?
时间管理最重要的是做好“关键的少数”,为了做好“关键的少数”,必须抛弃“有用的多数”。
在阅读过程中,如果书中的某个部分让大家想起了其他人说过的某句话、新闻里的某个故事、职场上的某个体会、另一本书的某个观点等,大家就把它们写在书上,这些内容能帮助我们进行深度的理解和内化,帮助我们进行快速、持久的记忆。
培根(Bacon)名言:读书使人渊博,交谈使人机敏,写作使人严谨。
写读书文章四个常见的方法:
1、清单式写法,提炼几个最打动我们的要点来写。
2、只抓一个最打动我们的要点来写。
3、提出一个我们关心的问题,然后用从书里学到的知识来完整回答这个问题。
4、结合新闻时事,用从书里学到的知识来解释当下的现象和问题。
思路:“两小时换两小时”:是指:如果我们用晚上低效工作的两小时(23:00-1:30)来睡觉,就可以换来早上5点半至7点半这精力充沛、神思清明的两小时。
身体疲惫与新陈代谢变慢有关,运动会让我们充分流汗,是迅速恢复体能、快速消除疲惫的一种方法。
无法专注的解决方法:时间管理、精力管理、优先级管理。
作者的哲学入门书:尼采《快乐的知识》
心理学入门书: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心理学第一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心理学第二本:《被讨厌的勇气》
心理学第三本:《就这样读懂心理学》
心理学第四本:《自卑与超越》
心理学第五本:叶浩生《心理学通识》
读论语:南怀瑾《论语别裁》、华杉《华杉讲透论语》
好的小说不仅讲了故事,还能提炼出精简的隐喻和象征,里面有人类共通的情感和反复面对的处境,以至于这些隐喻和象征经过时间的洗礼依然能被对照到真实生活里。
读小说非常需要阅历,所以我强烈建议大家,建立一份重读书单,对于那些特别经典、特别好的小说,每隔几年就读一次,感触会很不一样。第一次读时不能完全理解也不要紧,我们要记住不理解的地方,等以后有一定的阅历了再来重读和对照,一定会得到不一样的体会。
为自己建立一个为我所用的知识体系
让作者有勇气开始写小说的两本书:
《如何写砸一本小说》、《小说的骨架》
以及村上春树《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让读书最大程度有用的五大原则:
1、精准输入,需要什么学什么
2、追问成长,最大程度获取成长养分
3、关联到我,放到自己身上琢磨
4、行动导向,做点什么或创造点什么
5、躬身入局,知行合一
阿蒙森团队南极探险的故事,告诉我们:日日不断之功,比偶尔爆发更有力量。
我们培养习惯其实就是在改造大脑,我们每养成一个习惯就会在大脑里建立一条神经通路,神经通路就是习惯在身体里的长相。习惯越根深蒂固,与之关联的神经通路就会变得更粗,更牢固。
建立习惯就好像骑自行车上陡坡,上坡到顶,下坡刚开始我们必须用双腿的力量蹬自行车,一直重复的灯直到顶部,接着我们就可以依靠惯性的力量轻松下坡,建立神经通路,就像上坡建好神经通路后,我们就可以像下坡一样轻松了,行为会被自动,无意识,不费劲儿的重复执行
大脑中和习惯改变有关的部位有两个,一个叫前额皮层,一个叫基底神经节。控制习惯的是前额皮层,它是一个聪明的管理者,建立好神经通路后控制习惯的就是基底神经节,它是愚蠢的重复者
所谓习惯就是重复了足够多的次数,而后变得自动化的行为。所以养成习惯的关键是重复,养成习惯的难点也是重复
掌控习惯这本书。认为重复行为的产生有四个阶段得到提示,产生渴求,做出反应,获得奖励。
本书作者的建议,一,回顾你每天的日程,从中选择一个对你来说合适的时间段用来读书,从此以后这段时间就是你的专属读书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读书具有第一优先级,无论发生什么事儿,你都要雷打不动。
时间提示:可以达到的效果是我们一到时间就去读书,不用犹豫,不用做任何的心理建设,也不用说任何话来说服自己。
还有一种有效的提示是紧跟着的动作可以把读书和已有的老习惯固定日程进行捆绑,这种提示就像搭便车,与从零开始养成一个新习惯相比,成功率要高的多。
常见的捆绑有起床就读书,睡前洗漱后读书,午饭后读书,午睡起来就读书,跑步后读书捆绑的好处是我们能更自然的把读书融入生活,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例行公事。
可以安排一个专门用来读书的地点。
掌控习惯这本书说到,如果你想要稳定和可预测的行为,你需要一个稳定和可预测的环境
作者总结:分享四种让阅读这件事显而易见的提示:1、选择固定的时间段来读书,让固定的时间来提示。2、把读书习惯与老习惯固定日程捆绑在一起,让老习惯或固定日程来提示。
3、安排固定的读书地点和工具设备,让地点和工具设备来提示。
4、在家里各处放满书,在信息环境中增加与读书有关的内容,用视觉触发来提示。
《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有一个著名的写作建议:最佳做法是一定要在你感觉还好的时候及时收手。
作者毕业后在实习期通过一本书叫做梅尔文·门彻的《新闻报道与写作》来度过惶恐的实习期
我们的大脑在获得快感的时候会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荷尔蒙,多巴胺子想马上获得快感,它会粉碎理性和意志支配我们的行为。所以要改掉坏习惯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减少致使多巴胺大量分泌的诱惑性契机,比如把手机放在远处,应对多巴胺的策略就是:我惹不起,但躲得起,远离能让多巴胺分泌的诱惑。
作者讲到一个故事,有一个股票经纪人在打推销电话的时候,办公桌上会摆两个罐子,一个罐子装满100个回形针,另一个罐子是空的,每拨通一个电话,他就装一个回形针到空罐子里,最后通过回形针追踪自己的播出电话量
稳定持续的行动,形成自然的节奏才是习惯,鼓足劲咬牙坚持21天是目标达成而不是习惯培养
五个代表行为已经变成习惯的标志,第一,没有抵触情绪,第二,有身份认同。第三,行动时无需决策。第四,不再担心。第五,常态化。
如果坚持不下去该怎么办呢?
古川武士在如何戒掉坏习惯这本书中把养成习惯分为禁欲期,动力缺乏期,平稳期和倦怠期四个阶段,禁欲期的小魔鬼是欲望,所以我们要避免高诱惑的环境,比如把手机放到看不到的地方,还有设置一个微习惯的下线,每天读一页书或者读两分钟的书;动力缺乏期的小魔鬼是缺乏动力,动力缺乏,有几个动力开关,收集激发动力的读书格言,描述愿景,引入奖励和惩罚,进行复盘与反思;平稳期的小魔鬼是以为自己已经养成了习惯,然后放松警惕,在平稳期我们可以提高要求,增加挑战,比如每天读十页书;倦怠期的小魔鬼是因为不断重复同样的事情而产生原地踏步的感觉,这时候应当引入变化和刺激,比如读一些不同领域的书。
从禁欲期到倦怠期,瑞达利欧在原则这本书里面写到#阅读打卡 是18个月就是一年半。
作者建议:最好一次只养成一个习惯
回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