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网络直播竞争已进入下半场,海外市场成为了直播业内眼中的蓝海。
在积累了成熟的产品、运营、商业运作的经验后,许多国内直播平台相继在欧美以及中东、东南亚、印度等新兴市场推出移动直播产品,试图复制出新的奇迹。
多家直播市场巨头已在海外市场取得了相当亮眼的成绩:
虽然出海看起来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但是,要想向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跨境直播体验,可没这么容易。
第1关:跨境传输
在跨境直播中,直播流需要越过千山万水,穿过沿途各国运营商的壁垒。
假设一位美国的观众要收看一位中国主播发起的直播,中国主播使用的是A运营商的服务,而美国观众使用的是Z运营商,完成跨国传输,需要A运营商与Z运营商建立起数据连接。
而运营商选择线路,会考虑诸多因素,包括合作关系、出口带宽冗余、费用、线路拥堵情况等,选出一条对运营商最有利,而并非对用户体验最有利的线路。如下图所示:
运营商选来选去,最后可能选了一条绕了最远的路。
中美之间的往返延时大概在150-300ms,传输过程中出现一个丢包,就会导致数据包的到达时间增加一倍以上。而直播的信息量,与图片是指数级的差异,丢包的概率大大增加,造成严重的延时、卡顿,甚至直播中断。
第2关:主播推流
解决直播分发问题,大家都知道,找CDN。但是在国内用得好好的CDN,到了国外,可能就没那么灵了。原本在国内不是事儿的环节,到了海外,就成了大问题。
比如——
卡顿,不一定是因为观众的网不好。
主播的推流效果,是整场直播质量的基石。如果推流过程中即出现卡顿或中断,那么后续的播放也必将难以为继。
主播如果处在弱网环境下,推流过程难免要经受频繁的网络波动和丢包,如果推流距离一长,推流不稳定的情况更加严重。而海外推流的距离,跟在国内,可不在一个量级。
然而,传统的CDN架构,不能覆盖主播推流到边缘节点的这一段路程,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加速。在一场直播中,约有30%的时延是在推流过程中积累的。
第3关:终端网络环境适配
海外各地区互联网建设水平不同,用户网络接入环境有很大差异。为了保障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用户,都能享有即时、流畅的直播互动体验,跨境直播需要解决观众的网络环境适配问题。
这就要求对直播流进行转码,输出与用户网络环境匹配的码率。
然而,转码需要消耗大量的服务器资源,因此,只有具备极高性能、大带宽、高存储的转码中心,才能完成这项任务。而这种转码中心,对于大部分CDN厂商来说都是珍惜资源,数量极少。
有些CDN服务商在海外甚至不具备转码中心,海外主播需要将直播流推回中国进行转码处理,再分发给海外观众。
这一来一回,大大增加了传输时间。
虽然搞跨境直播苦衷有这么多,但观众可看不见。观众不会因为看外国主播直播,就对时延和卡顿多加容忍。他们要的是与国内直播同等的观看体验。
针对这些跨境直播加速的固有难题,网宿的解法是——
网宿跨境直播解决方案
1. 跨境传输关:本地节点接入+颠覆性架构,构建全球一张网
网宿已在五大洲近40个海外国家和地区部署了115个高质量自建节点。加上刚收购的CDNetworks以及CDN-Video在海外近200个节点,网宿的海外节点已达300+。
尤其是在亚太地区,网宿节点已深入大部分国家的中心城市。海外用户无需跨国,可真正实现本地接入。
网宿还已经与全球超过60家顶级运营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设有跨国专线,打通跨境链路壁垒。
在网宿CDN平台内部,针对跨境直播对低时延、低卡顿的高要求,网宿颠覆性地打破业内常规架构,采用链路降维策略,各边缘节点以极限最短路径向推流节点完成直播流拉取。
这一招,进一步降低了时延与卡顿概率,显著缩短视频首开时间。测试数据显示,采用降维链路策略后,直播的首包用时缩短了近50%,资源响应用时缩短了66%。
2. 主播推流关:极速推流技术,填补CDN“第一公里”真空
针对主播到CDN边缘节点这段真空地带,网宿自主研发了“极速推流技术”,从推流端和传输路径两个方面,对“第一公里”推流效果进行优化。
在推流端上,通过码率适应、丢帧策略调整和实时交互,针对不同网络环境进行优化和管理。
在“第一公里”传输路径上,极速推流技术则采用了自主研发的DTP高速传输协议。
DTP高速传输协议打破了RTMP协议传输成本高、处理速度慢,且在弱网环境下会出现累积延迟的瓶颈,在提升传输速度的同时,还能保证传输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特别是在弱网环境下具有显著优势。
实际测试数据显示,网宿极速直播推流技术在丢包率30%的恶劣网络环境中仍然能够正常推流,并达到毫秒级延时。
3. 网络环境适配关:云处理中心辐射全球,实现本地转码输出
网宿借助海外丰富的节点资源,在海外即可实现本地转码、截图、录制、存储功能,大幅缩短传输路径,分散并发处理请求,从而降低因云端处理造成的时延。
除解决传输问题外,网宿跨境直播方案也提供连麦、美颜、水印、弹幕、时移微窗预览等功能,实现端到端一站式部署,省去额外开发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