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体经济组织法》,以立法助力保障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推动农村实现共同富裕,提出要“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完善激励机制,支持引导各类人才服务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破解集体经济发展难题要吸引“头雁竞飞”“归雁还巢”“引雁筑巢”,建强“雁阵”齐谋振兴,实现乡村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头雁竞飞”,培育本乡本土实用人才。乡土是人才成长的沃壤,只有立足本土长线育才,才能补足乡村发展的人才缺口。通过集中授课、现场观摩等方式,培训村党支部书记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人才,引导转变观念、拓宽思路,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突出靶向培育,摸清农户需求和能力短板,通过实在实用的技术培训提升村民的产业发展能力、植入先进的产业发展理念,让本村的“土专家”“田秀才”在产业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依托特色产业建立区域人才培训大讲堂,将小农户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定期开展设施栽培、加工生产、品牌营销、电子商务等多形式的专业技术培训,让更多乡土人才“破土成长”。
“归雁还巢”,吸引乡贤能人返乡创业。天地万物,唯人为贵。乡贤能人是乡村宝贵的人才资源,要建好联络机制,加强情感沟通,持续开展“归雁”行动,全面摸排意愿返乡创业人员,分类建立、动态更新人才信息库,积极联系对接在外务工经商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在外人才回乡创业。借助中秋节、春节等人才返乡节点,开展乡村振兴座谈会、恳谈会,展示村级发展新成效,邀请在外人才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吸引在外人才返乡共谋发展。
“引雁筑巢”,强化专业人才派驻带动。人才具有流动性,要做好“留住”文章必须提供“最优服务”“最好环境”“最强保障”。聚焦要素保障,优化配套服务,大力招录选调生、“三支一扶”等高校毕业生到村工作,引导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入乡人员等参与乡村治理,充实驻村工作队、村干部、网格员、社工等队伍力量,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和村级经济组织管理水平。深化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对接相关院校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设立农业技术专业实践实训点,建设“科技小院”“研学小院”,派驻研究生开展实用技术研究和推广服务,不断提升产业科学化发展水平,推动特色产业延链强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