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看起来乖巧懂事,也不哭不闹真的是养的好吗?
所谓的“乖巧”常是一种懒惰的逻辑。养育一个孩子太辛苦了,所以很多父母就希望孩子乖一些,这样的话,他们就可以省心很多。 然而,心中充盈着爱与被爱的体验的孩子,是不会太乖巧的。相反,他们会醒目地表达自己的需要,而不怕给父母惹麻烦。同时,他们也会努力地去表达自己的爱,而不会轻易退缩。 像这样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会常常带着点嗔怪的语气说他们“调皮”,但如果仔细地聆听,你会发现,他们的语气中还藏着一种骄傲,似乎他们很欣赏孩子的能量。 这应该是对的,因为有能量的孩子,比乖巧的孩子更健康,也更容易适应这个社会。
所以,不要被这样的育儿经验所骗,其实能真正狠心做到这样的妈妈,潜意识里只是害怕孩子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而不是真正为孩子着想;
2.婴儿见到什么都会拿到嘴里咬,真的需要制止吗?
事实上,我们不能限制婴儿的嘴部活动 吃是婴儿最重要的需求。如果再引申一下,还可以说,嘴是婴儿一开始探索世界的工具。 若用弗洛伊德发明的术语,就可以概括说,婴儿一开始处于“口欲期”,也即婴儿的心理能量集中在口部。他不仅用口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也用口来满足自己特殊的心理需要。譬如他在吮吸妈妈的奶汁时,不仅可获得吃饱带来的满足感,也可以获得其他一些快感。 这也是为什么婴儿见到什么都会忍不住去咬的原因。这时,大人就会很担心婴儿把东西吃下去,但其实,他们主要是在用嘴来感受这些东西。 所以,如果父母怕脏、怕不安全而过于限制婴儿这些活动,婴儿的最初欲望就会严重得不到满足。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没有被满足感最终埋藏在内心深处,而驱使一个大人去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譬如吃手、咬指甲、抽烟、喜欢吮吸以及最普遍的好吃等。
所以,不仅要及时满足婴儿的吃奶需要,还要少限制婴儿的口部活动。
3.孩子越大才越需要爱和耐心,越小反而不用,因为小所以不懂,是这样吗?
事实上恰好相反,现代心理学认为,一个孩子越小,我们越要耐心地呵护他,因为越小的时候遭遇的伤害越难修复。 按照现代客体关系理论,一个孩子在1岁前有两个发展阶段。 从出生到3个月大,这时的婴儿处于“偏执—分裂”状态。幼小的他无法处理妈妈既好又坏的事实,于是他使用了分裂的心理机制,将他心里的妈妈分成两个部分:绝对的“好妈妈”和绝对的“坏妈妈”。相应,他也将自己分成两部分:绝对的“好我”和绝对的“坏我”。
从4个月大到1岁,这时的婴儿处于“抑郁”状态。他越来越明白,妈妈的身上同时具有好与坏的部分,而他自己也是既好又坏。这个发现会令他感到一些悲伤,但在这种悲伤中他有了一个巨大的进步——原来强烈的要么爱要么恨的单一情感被更丰富、更细腻的情感所替代,并因而具备了整合能力,能接受自己既好又坏的事实,也能接受妈妈既好又坏的事实,这是宽容的最初来源。
完美的妈妈不存在,关键是“好的”部分要足够多,能做到这一点的妈妈便是“足够好的妈妈”,她能给予孩子“足够好的养育”。
在生命最初的3个月得到了足够好的养育的婴儿,会顺利地从“偏执—分裂”状态发展到“抑郁”状态,从而具备最基本的宽容。
然而,假若婴儿在生命最初的这3个月没有得到“足够好的养育”,或者说妈妈做得不好的地方太多,那么这个孩子就会停留在“偏执—分裂”状态。他会一直使用分裂的心理机制,容易偏执地看待事物,要么将其视为理想的好,没有一点缺点,要么将其视为绝对的坏,没有一点优点。
这也是一些人特别怕鬼、特别怕黑的关键原因。
4个月到1岁大的健康婴儿的内心世界了,他们开始意识到,妈妈和自己身上都是兼备好与坏,“好妈妈”和“坏妈妈”原来是一个人。于是他们不会再幻想必须消灭“坏”,因为那一定意味着同时消灭“好”。他们开始懂得必须尊重“坏”的正常存在,因为允许“坏”的正常存在,“好”的东西才能得以保留。
尽管婴儿的抑郁状态会一直持续到1岁左右,但许多心理学家发现,最初6个月的母子关系的质量是具有决定性的,堪称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6个月。如果这6个月的母子关系是足够好的,那么一个婴儿便会发展出基本的宽容和信任。有了这个基础,以后他起码会是一个善良的、有同情心的人,而没有这个基础,他就会一直在极端的“好”和极端的“坏”之间挣扎。
所以,对于越小的孩子,需要的爱和耐心越多,而不是相反。
4.如何锻炼孩子的高挫折商?
不要把好苹果和坏苹果掺在一起,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如果想培养孩子的高挫折商,那么还有一个重要原则:不要把小问题看成大问题。更准确的说法是,不要把现实中的小问题看成是想象中的大问题。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但和父母们聊天时,我发现太多的父母有这样一个坏习惯:一个小问题在孩子身上发生了,父母们想象到这个问题延伸下去会成为一个大问题,于是如临大敌,对孩子的小问题大动干戈。但他们的行为强度与孩子目前的小问题是严重不匹配的,实际上是他们没有看见孩子遇到的是小问题,他们看见的是自己头脑中想象出来的大问题。 这样做常有这样一个结果: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觉得父母凭什么因为一个小问题对自己大动干戈,于是意识上不得不听父母的,但潜意识上开始和父母对着干,最终,这个小问题果真成了一个大问题。
遇到了一个问题A,产生了挫折感,并把这个挫折感扩散到事情B、事情C乃至人生的许多方面,这是典型的低挫折商。或者,遇到了一个小问题,立即就想到了极其可怕的后果,于是变得很焦虑,这也是典型的低挫折商。 低挫折商是怎么炼成的?本文提到的三个故事反映出,它常常是被父母们的糟糕“教育”方法给训练出来的。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学会就事论事,遇到了什么问题,就把这个问题当成一个单独的问题来处理,而不要把其他的问题搅进来。
5.如何对待孩子的自主行为?
在健康的亲子关系中,儿童出现的自主行为是受抚养者欢迎的,并且会受到表扬;在不健康的亲子关系中,儿童的亲子行为却会导致抚养者的打击,起码会导致抚养者疏远儿童。所以,这个儿童早早就会发现,要想拥有与抚养者的亲密关系,他最好表现得虚弱一些,他越没主意、越无助,抚养者便会对他越好,和他越亲密;
假若父母爱孩子,同时又给予孩子自由,认可孩子的独立空间和能力,那么这个孩子就会发展出“我行,你也行“的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的关系假若父母爱孩子,同时又给予孩子自由,认可孩子的独立空间和能力,那么这个孩子就会发展出“我行,你也行“的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