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4.2
2022年3月29日晚上,我们在期待盼望中,通过钉钉平台,聆听了新网师课程导师刘恩樵老师主讲的《构筑理想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的第三讲内容:古诗文的教学设计,学习了刘老师精深雅致的教学创意。
刘恩樵老师的中学语文课是新网师课程中有魅力、有品质的课堂之一,刘恩樵老师为我们语文老师推开了一扇奇妙窗,打开了一扇美好门,让我们看到诗情画意、五彩斑斓、美好美妙的语文世界,我们主动“贪婪”地从刘恩樵老师的课堂里汲取成长的营养。
每次聆听刘恩樵老师的课,都是意犹未尽、感动仰慕,温暖有动力,真的是一种享受!这是多数课程组伙伴学员共同的心声。刘老师无偿共享倾其心血的教研成果,让我们对这样一位热爱语文、拥有智慧情怀和深厚文化积淀的教育人充满敬畏和叹服。
刘老师课前说了三件事:一是购买课程必读书目,余映潮老师2022年出版的新书《余映潮给语文教师的80条建议》;二是提出编写《初中语文创意教学设计250例》的具体要求;三是关于第三次作业与微信群的使用建议。
刘老师照例用任务驱动的形式在课前布置了本学期的第四次作业:从初一《活版》、初二《马说》、初三《曹刿论战》中任选一篇文章,设计一个有创意的教学设计原件(不是整篇文章的教学设计),并有理有据地写出设计说明。设计的元件要特别突出创意性、语文性、可操性。
接下来,刘老师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以八篇古诗文的教学设计为例,详细地做了关于古诗文创意教学设计例举。刘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多种教授古诗文极好的可模仿借鉴、操作实践的范例,每一个创意设计中,都体现出刘老师全语文教育的理念:做语文教学的建设者,真正让语文学习活起来,让语文学习动起来!更显示出刘老师“把教材读厚教薄”的深厚功力。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刘老师的古诗文教学设计的话,就是“美”:创意美、朗读美、丰厚美、活动美、品析美、书法美、对话美等,怎一个美字了得?
【实践篇】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刘老师设计的有滋有味、有情有趣的古诗文教学创意设计吧:
一、《孙权劝学》
【朗读】1.学生裸读,再齐读。读中培养能力,读中发现易错的字,读错的句,逐一解决。
2.纠错:出示有几处错字的文章,让学生找出与书中不一样的地方,纠错是手段,目的是让学生与文中的每一字每一句亲密接触。
3.晓意:根据提示的重要字意,边读边疏通文意。老师不串讲,在译读中培养语感。
4.发现:原文进行了分段,字体的颜色大小都不同,学生揣摩文言文,讲述故事的特点,总结提炼出文章的写法:详略、对话、正侧结合。
5.雅读趣读:变换各种形式朗读,竖排版读,竖排版无标点读。
(读是古诗文教学的灵魂。刘老师的课堂教学中,“读”贯穿始终,朗读形式丰富,避免了机械重复和平面滑行,朗读活动有层次,有立体感。指导学生变式朗读,让学生读得兴趣盎然。
刘老师的提问也是有技巧和艺术的,提问中等生,暴露问题出来,再由学生解决,老师做补充。当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出来后,课堂上学生有实实在在看得见的真成长。)
【活动一】精编微故事
根据对文章的理解,概括为一句话,浓缩成三个字:权( )劝蒙学,蒙( )而学。后,肃( )蒙之才。
学生深入文本中,辨析讨论后,探讨得出符合人物品质的核心三个字是(力、信、惊)。
【活动二】专题微学习
五个角度的微专题探究:一是称谓(找出文中表示称谓的词,说一说它的不同);二是语气词(找出文中的语气词,说一说表示的语气);三是古今异义(找出两个古今异义的词,说一说古今义);四是翻译(结合文本举例说明文言文的翻译“替”的方法);五是成语(成语来源出自古代的文章,找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刘老师设计的微专题探究,是从预习提示和课后习题中选取的,这样的形式的学习比串讲的效果要好。)
【活动三】创作微剧本
第一场孙权劝学;第二场吕蒙(就)学;第三场鲁肃(赞)学。
学生补充舞台说明的过程,是发挥想象力,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入,也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更准确的过程。
刘老师带领学生对三位人物的性格梳理后,创作小剧本,进行角色表演,会让学生对人物的理解更加的深刻。
【活动四】改写微古文
情境任务:唐僧力劝八戒减肥,八戒信而练,后悟空惊八戒之修身。学生讨论后出示《唐僧劝练》。(设置情境,考察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能力)
作业是诵读《伤仲永》,理解意思,与《孙权劝学》进行比较阅读。(通过对比,认同“天赋重要,但是后天的勤奋、努力、坚持更重要”的观点。)
朗读、玩味、生趣、习感是刘老师文言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二、《诫子书》
刘老师一开课要求学生大声读课文,大声读注释。(老师少讲,督促激励学生读课文。)
第一环节:读到随口可诵。
读原文——横向无标点朗读——竖排无标点朗读——竖排繁体字朗读——欣赏软笔书法作品朗读——欣赏行书书法作品朗读——感受骈文(对偶)特点朗读——补白(填半句)朗读——欣赏隶书书法作品朗读——译读。
【浅悟】刘老师一直主张:读就是一种教,读更是一种学。的确,刘老师的课堂,读贯穿始终,学生在课堂上读出“山重水复疑无路”,读出“柳暗花明又一村”,读出了兴趣,读出了韵味。
我们语文老师都明白朗读的重要性,知道读在古诗词文言文中,朗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但是,我们在实际指导学生朗读时,方法单一,且多数是平面滑行,次数增加重叠,效果不好。
刘老师的朗读设计,让我看到了如余映潮老师一样的好课风采:书生琅琅,活动充分,积累丰厚。读的环节,具有明晰的层次之美的思路。学生前前后后朗读十几遍课文,真正是课堂上让学生读得滚瓜烂熟,以读促悟,教师指导细腻到位,学生读得扎实有效,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实践到自己的课堂。
第二环节:熟到随时可讲。
师(过渡):请同学们对照《诫子书》原文,结合文后注释,看看哪些句子还不能明白意思,做个记号,等会提出来询问。
1.说发现:文中的哪些词,与我们现在所使用这个词的意思差别很大。
2.假如你想跟你的孩子(明明)就修身或学习方面,做一次沟通交流,你会怎么与孩子讲?多引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句子。
【浅悟】刘老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确定讲解内容,真正做到了“以学定教”。学生一学就会的不教,太有难度的不教。
刘老师的语文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是说说而已,刘老师组织学生自己自己查找工具书、自己猜测发现,自己和同学交流,有疑处递给学生学习的支架,让学生有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反观自己的课堂,总是怀有对学生的不信任,总是会不自觉地占用学生的宝贵时间滔滔不绝地讲,结果师生都累。向刘老师学习,相信学生,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刘老师设计的引用文中的句子去解决日常的沟通问题,这种情景再现的设计,可以让学生获得真切的阅读体验,从而感受到文言离他们并不远。
第三环节:学到随处可用。
1.欣赏刻有警句的各种姿态的石头。
2.设置活动情景:校园里,有许多这样的石头,需要我们要从《诫子书》中选取内容来刻写,以劝诫与勉励同学。你看,选择什么来写呢?一个字、两个字,四个字,八个字,一句话、两句话等等皆可,并说说为什么?
【浅悟】这一环节,刘老师出示了校园、公园、旅游景点等经常看到刻有各种书体的石头,笔笔有风骨。哪一个孩子不喜欢这样充满艺术气息的美美的语文课堂呢?
刘老师设计的情境任务,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当学生感觉到生活处处皆语文,品尝到学以致用的快乐,将《诫子书》中道理,以词句运用的方式,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打通,就能体会到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的趣味。
如果细细思考,我们还能设计出从《诫子书》中,选若干字“为自己或朋友做书签”的活动,或许也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设计审美能力,同时,对经典警句进行了积累。
三、《卖油翁》
1.变式朗读
【试读】我理解的是陌生化朗读,或是裸读,不参照任何资源,让学生原汁原味地去朗读。
【纠错】这一环节非常有意思,我在自己的古诗文教学中也用到过,把重要的字故意写错或是换成其他的字,让学生找出来纠错。纠错是手段,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再次朗读,关注文中的每字每句,达到字字过眼、句句过口的目的。
【诵读】读原文——横向无标点朗读——竖排有标点朗读——竖排无标点朗读——看卖油翁图片朗读——看《卖油翁》草书书法作品朗读。这一环节可谓是趣味朗读,课堂上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培养语感,尤其是竖读是为了进一步加深感受传统古书的排版句式,充满挑战性和趣味性。
【竞答】这篇文言文,学生已读过课下注释,呈现9道题,学生自主参与,选择其中一题中的红色字体的重要词语进行解释,这样不串讲,也能够让学生掌握重点的词义。
【填词】康肃(讶然)问曰、翁(淡然)曰、肃(愤然)曰、翁(坦然)曰、因(悠然)曰。学生在填词的过程当中,其实是在文言中来来回回的穿行,揣摩词语、理解文义之后,才能够填上贴切的词语。
2.创作对联
刘老师与学生一起互动创作对联,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词句。
根据《卖油翁》的内容,刘老师将一幅6字对联扩展成了一幅80字的长联:
上联:雅公陈尧咨善射箭当世无双常自矜尝射箭于家圃十中八九卖油翁微颔也陈尧咨曰轻吾射甚俗;
下联:俗者卖油翁精酌油民间高手言无他徐酌油以铁杓钱孔不湿陈尧咨笑遣之卖油翁道惟手熟大雅。
这幅长联,实在精妙。上联雅字开头,俗字结尾,陈尧咨雅中有俗;下联俗字开头,雅字结尾,卖油翁俗中有雅。然后再引导学生拟一幅横批,学生想出了很多:比如熟能生巧、彼此彼此、不相上下、各有千秋、人外有人、实践出真知等等,横批也就是这篇文言文的寓意总结。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边理解课文,边对对子,诵读对子,真是开启思维、享受学习。无需串讲词句,学生对词句的意思就会有深入的理解。当然,对联设计的背后是刘老师深厚的文学与文言的知识背景。对于我们来说,设计很难,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要能够对文言文进行深入地品读、评析和欣赏。
3.变换人称,改写《卖油翁》
这一环节有三次改写,前两次是在反复诵读及理解文意之后,刘老师让学生将《卖油翁》一文变换人称,分别让卖油翁与陈尧咨成为作者,依照原文的情节,用第一人称“创作”新的文言文。然后与原文对照,反复诵读。
刘老师和他们的学生在课堂上一起“创作”的两篇文言文是:《大智卖油翁——陈尧咨》、《挫尧咨之矜——卖油翁》。
第三次改写是根据刘老师设置的情景进行对《卖油翁》的仿写。具体要求是:校园里有二生,张鹏煊善蹴鞠(cù jū 踢足球),王楷瑞善踢毽。请你化改《卖油翁》的文字,模仿《卖油翁》的情节,用文言讲述此二生在操场相遇发生的故事。
对于这一比较难的活动,刘老师亲自作示范、引写给抓手,先给出一些仿写的关键句子,让学生自由讨论,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一起商讨,最后反复修改,创作呈现出精彩的文章。刘老师总结:学文言文当每篇口诵百遍,如出己口,其义自现,效必乃远。
《卖油翁》这篇文言文,从创意充分地朗读,到创作对联,再到三次不同身份地改写和仿写,无不体现了刘老师训练学生思维深度的理念和活动的层次逻辑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总之,是一节很理想的好课。
四、《湖心亭看雪》
【导入】用现代作家梁衡的一段话诗意导入,揭示课题:有一种画轴,且细且长,静静垂于厅堂之侧。她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与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副爱轴精品,这就是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刘老师设计的课件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只见一页白色的背景下显示“湖心亭看雪”几个小小的字,与文章的意境相配。但凡深入理解文言的人就能一眼发现其妙处,那是呼应文中“上下一白”“湖心亭一点”的意境呈现的效果。还记得我曾经在执教《愚公移山》的时候,板书时故意把“愚公”写小,把“山”字写大,在题目后加上一个问号,学生带着“愚公是靠什么把大山移走的”问题走进课文。)
【N次朗读课文 提取关键词】疑难生字带拼音读——呈现重点字词意思朗读——出示原文朗读——译读——无标点朗读——分段提示(事、景、人、情)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朗读——看图朗读——欣赏书法作品朗读。
文章文笔干练、丰神绰约,从158个字中提取三个关键词概括文章内容:“雪”(景)、“独”(事)、“痴”(情)。
(朗读充分有趣,扎扎实实。)
【仿写《江雪》】依据柳宗元的《江雪》改写为《湖雪》:人鸟声俱(绝),山水形共(灭)。(孤)舟毳衣(翁),(独)看西湖(雪)。
(刘老师设计的这个仿写小训练,是以诗解文,需要在《湖雪》的五言绝句中填写6个字,有难度、有挑战、有趣味、有思维的训练,考察学生的炼字能力,对课文的深度理解能力,即使填得不够准确恰当,这种形式是值得我们去效仿学习的,当然需要老师日常通过阅读练笔去编写小诗的素养和功底)
【撰写对联】
(上联)腊月西湖雪大天云山水共灭惟余痕影;
(下联)更定小亭人痴主客童佣同饮难解孤独。
横批: 一片痴心在雪湖
(刘老师以撰写对联为抓手和支点,带动对文章的理解。刘老师通过几个问题的提示,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去深度思考,揣摩语言,比对词语,消除学生对文言的惧怕,如果能够说合适的字词,更是拉近文言文学习的距离,有成就感。)
【课中微型讲座1】古代文人的山水情怀。
【课中微型讲座2】《湖心亭看雪》中的文化。
张岱:名人文化;崇祯:年号文化;西湖:名胜文化;更:时间文化;白:酒文化;相公:称谓文化;毳/凇:汉字文化(毳衣:毳,鸟兽的细毛,毳衣即细毛皮衣。毳毛,即汗毛,指人体表面的细毛。三“毛”为毳,三“水”为淼,三“石”为磊,三“日”为晶……)。
(微型讲座不仅仅是5I3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使学生读一篇知一类,触类旁通,更是为了使学生积累文化知识。)
五、《周亚夫军细柳》
【第一环节】朗读课文三遍,指导学生读出文言文的味道。
一读原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读读出讲故事的味道;三读去掉标点,分段再齐读。
(刘老师的文言文教学设计,核心就是一个字——“读”。以读为主,读中感悟。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就是以“读”为切入点,带着学生在文本中来来回回穿行,读透文本,读懂人物。)
【第二环节】考问三番,教会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课堂上,刘老师放手给学生,让学生理解文中难懂的字词句,然后借助课下注释就自己对于文章词句意思的理解,向老师或者同学提问,展示了语文课堂的个性化。
刘老师用《<周亚夫军细柳>中的一词多义现象》为标题,给学生做示范,递抓手,出示一个“赏评批注短文”的例子,告知学生从“简单介绍一词多义”“总领句”“例举”“总结句”四个方面写赏评批注短文,从而教给学生赏评批注短文的方法,养成归纳和整理文言文的习惯,促使学生的思维层次向更高处发展。
【第三环节】研学三题,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内容。
刘老师巧妙地借助了对联形式抛出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让学生根据对文章的理解补充空白处以概括本文内容。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完成了对联的填空。上联:河内守 (军)细柳营(军礼)皇帝;下联: (汉文帝)称(真将军)称谢亚夫。补充对联的过程,学生既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又提高了概括能力,还对对联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接下来思考:本文由编者加的《周亚夫军细柳》这个题目,你认为恰当吗?这个思辨性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经过探究交流,根据文章着墨较多的内容,文章的题目可以改为《周亚夫军礼皇帝》或《“真将军”周亚夫》。紧接着,刘老师呈现了一篇“赏评批注短文”《题目“周亚夫军细柳”合适吗?》,指导学生从“交代背景”“表明观点”“陈述理由”三个方面具体写赏评批注。
第二个主问题是让学生谈谈对“大入边”“真将军”“真皇帝”这三个词语或者三个词语之间关系的理解。再次出示“赏评批注短文”示范,以《“真将军”、“真皇帝”与“大入边”》为题目,从“评价真将军”“过渡句”“评价真皇帝”“评析大入边”四个方面,写赏评批注短文,用读、赏、写结合的方法再次品读文章,感知人物形象。
第三个主问题是跟着司马迁学叙事。刘老师以鲁迅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引出,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本文在写法上有哪些可以学习借鉴的写作经验。接着出示了让学生完成的“赏评批注短文”《跟着司马迁学写作》,给了开头一段和最后一段:“读了《周亚夫军细柳》,我才对鲁迅评价《史记》‘无韵之离骚’这句话有了些了解。我们真的可以跟着司马迁学写作……读《史记》,学写作,此写作之真方法矣。”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高目标。
结课前,教师引领学生从阅读《史记》中的100个故事开始走进《史记》!语文学习要追求从课内的学习到课外的阅读,从课内的单篇阅读到课外的整本书阅读。最好的学习状态是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如果学生能够从课内习得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进而能够持久的热爱阅读,孩子会受益终身!
(刘老师这节自读课姓“自”,学生有整块的时间,静静的读书和思考、分享与交流,真正实现了面向全体学生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演”的课堂教学理念。
刘老师三次示范“赏评批注短文”,给学生留足了活动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沉入词语的阅读能力与习惯,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文言文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天净沙 秋思》
这是刘老师设计的一节网课,三个学习任务:鉴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泛读白朴的《天净沙春夏秋冬》、浏览刘恩樵的《天净沙小令杂选》。
【朗读】出示繁体字全文,配音朗读;根据所画小短横的节奏来读;朗读11个意象“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阳,人——天涯。”,关注名词修饰语,理解意境;结合书法(楷书、隶书、草书)朗读;结合荒郊秋野图朗读;结合游子思归途(翻译)朗读。
出示马致远纪念馆的对联:七百年面目全非不复存古道西风瘦马;十万里江山大变尚容小桥流水人家。
【鉴赏】6个角度分析鉴赏这首小令:动与静;远与近;情与景;意与象;约与丰;画与境。
刘老师用《天净沙 读秋思》进行小结:动静、远近、情景、意象、约丰、画境。精妙,精当,精致。秋思之祖,后世人当颂之。
刘老师设计的6个鉴赏角度,是学生进行充分活动的支架,也是本节课的亮点和难点,训练力度很大。学生交流后,老师的讲析和小结生动、精美、细腻,既有知识的厚度(渗透美妙的文学知识:动静、远近、约丰的的手法),也有文化的厚度。
【泛读】学生朗读白朴的组文《天净沙春夏秋冬》。
(以文比文,以文解文,以读促悟,学生在美好文字的熏陶涵养下增强自己文言的积累,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浏览】欣赏刘老师自己创作的《“天净沙”小令杂选》:《天净沙 购年货》《天净沙 新年到》《天净沙 上班》《天净沙 游宣城》《天净沙 乡情》《天净沙师生聚》等,我们一起来欣赏刘老师写的其中两首:《天净沙下班途中》——路阔花繁霞飞,绿树茂草碧水,散学车迟晚归。道边小驻,随心随意揽翠。《天净沙 操场散步》——天蓝日朗气清,人喧车闹鸟鸣树,绿花红草,青校园早醒,操场上我痴行。
“赏读千古天净沙,活用一招到笔端”,刘老师布置的作业是用《天净沙》这种古老小令的形式表达自己当下的所见、所感所悟。
(本节课的朗读加上三个板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一步步引领学生拾级而上、积累丰厚。尤其是第三个浏览环节,刘老师自己所创作的《天净沙》组群小令,读来朗朗上口,画面感十足。我们日常可以模仿着去表达我们对生活的热爱)
七、《与朱元思书》
【诵读】第一步是读顺读畅,然后全班齐读;第二步是边读边纠错别字;第三步是进一步理解句意,学生任意选择ABCDE中的一句,解释标红的词语;第四步是学习句逗,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横着无标点读、竖着无标点读、参照书法古版“佳作美书,耦合天成”读),感知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的奇山异水;第五步是“见字如晤”,按照写信的形式,补书,加上开头和结尾后整体朗读;第六步是重拟标题《奇山异水富春江》,按照异水奇山的结构朗读,眉清目秀,一目了然;第七步是补充骈偶与“四六”的知识;第八步是对对子,上联:奇山多峻险树泉鸟蝉猿聚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下联:异水碧清急舟影鱼石藻集经纶世务人窥溪望返。横批是天下独绝。
(诵读的八个步骤,每一次都不是平面滑行,都有细腻的朗读指导,都有趣味牵引着思考。)
【亲睹】要求看图读文,说感受。依次呈现图片,找出对应的文言文中的句子,感受风光秀美的一祯祯画面。(图文对照,更有冲击力,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表达丰富真切的感悟,提升语言的表达力;每一幅图文背后都有训练点,比如,刘老师出示“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结合文章,学生回答我言“富春山水天下绝”;在活动中积累丰厚,比如,在理解文中描写水清的侧面描写句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时,刘老师链接了3篇文章中侧面描写水清的游鱼的诗句:郦道元的《水经注》中“俯视游鱼,类若乘空”、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发现】吴均在《与朱元思书》的写作中,运用了哪些方法,请你说出发现与理解。
学生根据出示的例子聚焦一个点进行赏析。(此环节是赏析环节,刘老师为学生做了丰厚的铺垫,递抓手做示范,学生自然而然地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赏析。)
【友均】了解作者吴均及吴均体。
在远方,在江南,有条溪叫富春江;在南朝,在浙江,有文人叫吴均。(刘老师的课堂上处处充满了诗意,处处流淌着语文,学生在这样的小步清迈的文学熏陶下,语文素养怎能会不提升呢。)
(本节课以“诵读”为主线,刘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设计的语文活动丰富有趣,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衔接自然。学生在刘老师的引领下读懂文章、读懂作者、读出自己。)
八、《渡荆门送别》
【读 背】多种形式朗读,借助书法朗读,将这首诗读得烂熟于心,背得滚瓜烂熟、脱口而出。(读背积累,细腻指导,书生琅琅,韵味十足)
【说】第一次交流疑问:初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你,对这一首诗有怎样的理解与疑问?
【改诗】五次改写,由易到难,逐层深入,完成了五次创造性的思维训练活动。
一改:荆,楚。山,(江)。月,云。水,舟。
二改:渡,(游)。山尽,江流。月飞镜,(云结楼)。怜故乡水,遥送行舟。
三改:渡荆门,楚国游。山渐尽,(江静流)。月飞镜,云接楼。故乡水,送行舟。
四改:渡远荆门,来楚国游。(山随野尽),江入荒流。月下飞镜,(云生结楼)。怜故乡水,遥送行舟。
五改:渡远荆门千里外,来从楚国大地游。山随平野(渐渐)近,江入大荒静静流。月下江底飞天镜,云生(天际)结海楼。仍怜(多情)故乡水,不辞万里送行舟。
第二次交流疑问:再读李白《渡荆门送别》,你对这首诗又有了怎样的理解与疑问呢?(学生在刘老师的点拨和引领下,思维有看得见的提升。刘老师设计的问题遵从“问题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的规律,理念的背后藏着对学生无限地相信。相信相信的力量,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6个微讲座】
作者李白及写作背景的介绍;根据地图了解荆门,积累两首诗《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文片段:郦道元的《三峡》,杜甫的《旅夜书怀》,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海市蜃楼的介绍;律诗的常识(五律、七律、四联、对仗、押韵);赏品示范。
第三次交流疑问:听了微讲座,你再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对这首诗又有了什么新的理解和疑问呢?一起填对联:
上联:由川入楚过荆门群山始断平畴万里视界阔远;
下联:(自少及壮)怀抱负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豪情蓬勃)。
横批:一路星辰
【作业】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渡荆门送别》赏析短文。
【浅悟】
刘老师开课即迅速的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朗读语境,给学生争取到更多的品读课文、积累语言的时间,让课始环节显得简洁洗练,语文的情味浓郁。
刘老师本节课最有创意的设计是“改诗”的环节,学生在改写中理解了诗意,了解了对仗的特点,训练了炼字品析的能力。
六个微讲座,资料积累,知人论世,铺陈渲染,刘老师在课上进行了如此厚重的铺垫。看似无奇改诗、资料积累、对联设计,都是刘老师在浩如烟海的书籍里精挑细选、反复吟哦的,课上深入的赏析都是刘老师潜心研读文本的发现。
【理论篇】
1.对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理解
课标中要求:要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文言文的一体四面是文化、文言、文学、文章。文化指的是文言样式、传统思维、古代文化、圣贤情思;文言的首要特点是词汇和语法;文学是指语言的锤炼,章法的考究;文章指的是实用、载道、言志。四文合一、四文融合是文言文教学追求的境界。
2.文言文教学的基本定位
学习文言文,首先是对“文言”的学习;学习文言文,贵在研习章法,体会炼字;学习文言文,重在体悟“言志”与“载道”;学习文言文,指向文化的传承与反思。
3.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定位
刘老师用一个四文相交融的平面图展示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对于初中语文日常文言文教学中所占的比重。文言最多,依次是文章、文学、文化。
【悟】关于初中语文的文言文的教学,曾经听到徐杰老师所作的讲座与刘老师所阐述的古诗文教学策略有诸多相通之处。徐杰老师提出文言文教学需遵循五个基本原则:
一是文言文教学要“讲”,但不要“串讲”,可以在朗读中“讲”,渗透文化,可以随文而“讲”,接通“文”“言”,可以在活动中“讲”,打通“言”“义”;
二是文言文教学在文言“词句”中来来回回。第1个来回是对课文语句的初步理解、第2个来回是愚公精神内涵的理解、第3个来回是古代寓言的寓意理解;
三是“四文”要融合而不是叠加。文字疏通放在文章全局的视野里,文学手法欣赏与文段内容结合,文句逻辑分析中实现文化批判。
四是文言阅读也是文体思维。尊重“故事”的讲述视角,挖掘“故事”的留白空间,拓展“故事”的现代意义。
五是文言积累不等同于背诵默写。脱离了理解欣赏的背诵,是一种机械的记忆,最容易忘记,效果甚微。文言积累是理解之后的沉淀,是运用的过程中,心有所动,心有所悟的东西。
刘老师所列举的八个课例,每一个课例都有丰富深入的创意学习活动,这都源于刘老师日常的不懈的积累,博收约取,厚积薄发的沉淀。每一个经典有创意的设计背后无不是文本研读的结果,体现了教者设计的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朗读以及细腻有效的朗读指导,隔着屏幕,我们仿佛能够听到学生琅琅的读书声、看到一张张绽放的灿烂笑脸、融到师生共长的润泽教室。
如果用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的理想课堂》来观课,刘老师的课堂符合“六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的特点,充满了活力、情趣和智慧。
刘老师的课堂诠释了余映潮老师对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非常讲究课文研读”“十分重视教学思路”“关键在于课堂活动”“精心考虑积累丰富”“特别关注能力训练”。
刘老师深入研读文本,从古诗文教学素材的宝库中选取合宜的教学内容。确定主问题,设计丰富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活动,且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能全程、全员有效的参与。课堂上充满着自由轻松的氛围,师生间有愉悦的沟通和交流,学生有充足的活动时间积累文言常识,训练赏析品评古诗文的能力。
还记得整理复盘刘恩樵老师第三次课程内容前,我阅读了刘恩樵老师公众号中6215字的《<湖心亭看雪>备课笔记》,深受感动,感动于刘老师对语文教学有着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信仰。
一棵树,我们只倾慕它的树干高耸入云,却不知在我们看不见的地下,在无边的黑暗中,它的根是在怎样向土壤的深处扎下去,在进行着怎样艰难的探索,没有树根的事业也便没有了树干的事业,树冠是花的事业,果的事业。余映潮老师、刘恩樵老师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夜以继日的努力,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欣赏的不仅仅是刘老师的课堂集趣味和素养于一身;我们赞赏的不仅仅是刘老师的课堂教学创意是那么灵动智慧,经过千雕万琢、被打磨的圆润精致、浑然天成;我们感动叹服的更是刘老师对待语文的千般用心、万般热爱,他会一坐四个小时在电脑前,只为把大家(200多份)的作业逐一审核,整理成值得收藏的“作品”。他的亲切从容、博学儒雅、谦恭无私都是我们最好的学习榜样。
期待下一次走进刘恩樵老师的灵动课堂,如果你也想成长,特别推荐关注刘恩樵老师的公众号(化言樵语)学习,相信你不会空手而归!如果你想聆听刘恩樵老师的课,邀请你加入新网师,选择“构筑理想课堂中学语文”课程,相信你定然会满载而归!
附:课堂笔记(不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