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最近一直焦虑,我把手头的工作交给了手下,然后自己变成无所事事。每天多出来的时间,留给我的变成两种我不太喜欢的事情,一种是他们做到最终不行,我来给他们擦屁股;另一种是去找客户聊天应酬。整个人不像以前那么充实,每天都是忙着干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设计。我这样是不是不愿走出舒适区?
L:现在你不再是一个人单干,那么工作的内容就一定要拓宽。首先,得学会培训队伍,把自己的经验提炼总结出规律,并且有框架有逻辑的内容,这样的培训才能更标准更高效。这本身就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你想想,干了十年的设计,经验可算丰富。可是你能够有效的教给手下的,实际差不多也就十分之一二,有很多情况是你知道该怎么处理,但是你没办法教会他们自己怎么处理。这就是说,我们真正掌握的知识,其实占我们学过的知识和认知,还有积累的经验,比例是非常小的,所以我们需要用什么方法把输入在头脑里的知识,转换成能够输出的知识,这需要多少时间来完成。
其次,既然带领队伍来,就要拓宽整个队伍的认知边界。做设计不能只学习设计,还有很多相关联的知识要学习。有了这个提升,一方面是推高团队的天花板,另一方面是避免员工过快的自满,不然他们在你这学个一年半载就感觉没什么不懂的了,那就不利团队成长。那么,围绕设计,至少要学习营销、品牌、整合传播,学好这三个方面的理论和案例分析,才能让设计有灵魂。决定一个品牌的成功,设计只是很小的一个因素, 更大决定因素是除了设计以外的其他部分。把营销战略弄懂了,设计是水到渠成的。
第三,你有时间,应该是多去客户走动,不是单纯的拉业务,而是要多了解客户他们的行业信息,比如经销商、供应商、渠道、经销系统,资金流动情况,生产工艺和流程、终端竞争情况、相关竞品等等,包括他们的关联产业也都可以了解。
只有这样,你才能站在更高处,去指挥团队的进步。
C:以前我也这么觉得的,所以也会去跟客户聊这些话题,但是有些客户听了也不以为然。另外也有些朋友提醒我说,你做设计就做设计,聊那么些无关紧要的话题,反而显得主次不分。还有一个,人家也有市场部营销部,你一个外行说的话,他们会听吗?
L:这问题就说明了思考的重要性,得分几个方面深入的分析。
你想,你以前尝试过跟客户聊这个话题,但是你自己对品牌和营销学了多少?如果只是学了一些皮毛,那么就变成人云亦云的空话套话,对客户没有什么触动。就算客户有触动了,你接下去也说不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那么难怪朋友要建议你就设计谈设计,憋主次不分。因为,确实你谈设计才是肚子里有东西,能体现你的经验。再有,人家有营销部就不会听外行人的话吗,你跟我探讨经营管理的问题,是因为我们同行。但是,除了我之外,你就不会跟不是同行的人探讨吗?有时候,旁观者清才是一语中的。每个关注自己行业太久的人,都会有局限性眼光和惯性思维,其实都需要多个维度的意见,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所以关键不是你该不该跟客户聊这些,而是你对于这些问题有没有洞察力。这方面的学习更是需要多花精力。这样的话,你还会无所事事吗?你应该感觉时间非常不够才对吧。
C:被你这么一讲,我突然明白了!
L:我们做设计,一定是依托于营销策略来的。除了大品牌,他们交给你做设计的时候,已经有清晰的营销策略,然后会给你一份设计要求说明书,让你全面了解他们的竞争品牌,他们的对应手段,他们的产品定位,目标消费群,销售价格,产品特点,亮点,设计调性,包装联想。等等等一系列完整的说明。LSB接大品牌的设计单就是这样的。而我们面对的客户,他们不但没有,你给他做这么一份表格叫他填,他还不一定能填完整和明确的内容。
所以,我们就有了价值体现的地方,我们就得给他们解答这些问题。哪怕我们的解答不一定非常的专业,但是,我们跟同行对比,就多出了那么一大截。同时,也应该跟设计师们引导这个理念,一个不知道市场的竞争状况的设计师,他的设计就只有凭自己的偏好去想象。这样的设计是没有灵魂的。
最后再延展一下这个话题,我们从小就在《西游记》的包围下长大的,每一年暑假寒假都看着这部剧过来的。可以说,我们对剧情滚瓜烂熟,倒背如流。对吧?可是现在我问你,你能否简要跟我讲一下西游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或者你给我从第一集到第二十五集,给我讲讲每一集的故事梗概。傻了吧?你能讲多少?再看看《诗词大会》也好《灯谜大会》也好,那些选手对答如流,那些老师评委引经据典的点评和补充说明。那是什么概念?所以,那些才是他们掌握的知识,经过海量的输入,再经过海量的输出练习,才有这样牢固的掌握。我们要学习多少才能在客户面前对答如流,而且能够触碰他们的痛点并给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比之下,忽然一身冷汗,看过无数遍的《西游记》,那个是我们的认知和经验,而能够讲明白的那一部分才是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这时才真切的理解“知识贫乏”、“知识浅薄”说的不是那些建筑工地的苦力或者菜市场里的农民,其实就是在说我们自己!从这个层面上来理解罗胖为什么提出“向终身学习者致敬”,能不致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