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陵子
家是港湾,家是给人温暖的一个地方,为什么会伤人呢?
读武志红老师的《为何家会伤人》,里面列举的案例让我触目惊心。
有婚姻的,有婚恋,有青春期叛逆;还有的孩子为了买苹果手机拿刀砍父母的,有的孩子为了达到买苹果手机的目的,甚至卖器官的……
家是港湾,家是给人温暖的一个地方,为什么会伤人呢?
荣伟玲老师说:“好的父母是天赐的运气,可以让我们有一个好的心理基础。但是,生命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我们能作选择。”
好的父母,看到孩子的真实存在,同频地发现孩子的真实需要,并帮孩子实现他的需要,这便是真爱。不是说父母不爱孩子,而且他们没有让孩子感受到真正的爱。
心理学上有个“镜像”的概念,是指父母亲是孩子心理上的第一面镜子,一开始孩子不清楚自己是谁,应该怎么样,靠着父母亲给他的反映、评价,从而建立自我形象和自我观念。
中国旧的传统的教育理念是“棍棒底下出孝子”,觉得没有棍棒教育不成才,很多时候不分青红皂白,动辄就是一顿棍棒。
一时间也许孩子屈服父母的棍棒,终究心里还是不服的。
还有的父母一味的否定自己的孩子,任何时候总是拿别人的孩子作比较,使得孩子变得自卑、没有自我价值。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但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
幸福的家庭,看起来都充满幸福、和谐;不幸的家庭有各种不幸,有父母和子女的,有夫妻之间的,有婆媳三角关系的……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在五岁前就已基本塑造成型。不止人格,我们的情感基础也常是童年形成的。如果爸爸妈妈给了我们足够的爱与安全感,我们就会在潜意识中将爸爸妈妈当作爱情的原型,并按照这个原型去寻找恋人;如果爸爸妈妈给我们的爱很少,我们一样也容易按照这个原型去寻找恋人,只是情形更加复杂。然而,恋人和父母的原型是不同的,这就引出了许多幻灭的爱情。
现实中如果找到的爱人,不是爸爸妈妈的模型,或是给不了自己足够的安全感,爱情幻灭了,家就开始伤人了。
还有就是,纵容型溺爱的父母,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不管合理不合理,他们都会拿出全部力气去满足。
就像武志红老师案例上说的,有的孩子为了买苹果手机,父母拿不出钱来,竟然拿刀砍向父母的。
还有的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惜去贩卖自己的器官。
这样的孩子在成长中,就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父母什么都应该为他准备好,从而不能理解父母甚至他人的感受。
一旦中心坍塌了,家就开始伤人了。
武志红老师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概念,从日常的案例分析中,在我面前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同时也给我警醒。
家庭是传统爱的载体,家是港湾,爱是退路,拥有爱,家才不会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