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圆子
“如果罪犯只是路过镇上呢?”
“那就采集全国男子的血样。”
“那如果罪犯只是路过美国呢?”
“那就排查所有成年男子的血样。”
这是影片《三块广告牌》中米尔德丽德与警察局长威洛比的对话。
从这段对话,我们不难猜出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点是美国密苏里州的埃宾镇,七八个月前,这里曾发生了一起奸杀案。米尔德丽德是被害者安吉拉的母亲,因不满当地警方查案的缓慢进度,包下了当地三块硕大的广告牌,用这些广告牌向警察局施加压力。
围绕着这三块广告牌,埃宾小镇发生了许多的故事。
影片开始就揭露了受害者母亲米尔德丽德与警察局的对立。愤怒的母亲,懈怠的警察局长,散漫的警员,冷漠的看客。影片仿佛在控诉着警察的无能,呈现了一位痛失爱女的母亲,无力而愤怒的反抗。
但紧接着,我们会发现,懈怠的局长其实已身患癌症,愤怒的母亲越来越咄咄逼人,散漫的警员却对局长知恩图报,冷漠的看客中也不乏正义的广告工人。
随着剧情的深入,我们就会渐渐推翻自己对每个角色的评价,会发现所有的事情都有着它自己发展的逻辑,狭隘的视角只会造成轻率的评价。
1、愤怒只会招致更深的愤怒
影片中,这句话是出自查理的19岁女友的口中,却误打误撞安抚了米尔德丽德的怒火。从影片的戏剧走向,我们也不难看出这句话的寓意。
因为愤怒,米尔德丽德立下了三块广告牌,让威洛比局长十分难堪。而威洛比死后,因为威洛比的小小报复,却也让米尔德丽德遭受了小镇居民的怒火。
三块广告牌被查理恶意纵火,却激起了米尔德丽德更深的怨恨,警察局因此招致报复性纵火。
查理对米尔德丽德施加暴力,却被儿子拿刀威胁。
这些以戈止戈的做法,只会殃及更多的人被怒火支配,做出更加偏激的事情。
2、世上从来没有非黑即白之人
《三块广告牌》高明的地方就在于,它不同于以往的英雄主义,没有划分绝对的善恶之界,没有绝对对立的邪恶与正义,它给予观众的是灰色地带的人性。
备受小镇居民爱戴的局长,却也会在死后报复米尔德丽德。以正义之名发声的母亲,却无礼对待帮助她的小矮人。恃强凌弱的狄克森,却会坚持寻找事情的真相。
他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但人性中的恶绝不会掩盖他们善的闪光点,但同样,罪恶也不会因为他们善良的一面而消失。或许这就是导演想给我们展现的灰色的人生。
3、生者,我们当予尊重;死者,我们当予真相。
“对生者我们当予以尊重,对死者我们当予以真相。”这句话出自伏尔泰语录,用在这里,再适合不过。
对于逝者的亲人,我们能给予的是尊重,而不是无知的轻蔑。这个尊重,也不单单指对于受害者而言。对于警察局,米尔德丽德也不应以正义的名义去伤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在无知的指责发生前,我们应做的,是给予他人充分地理解与尊重。
对于逝者,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悲伤,对其的尊重是还原死者的真相。有伤害,就应该有曝光,而不是任由伤害在阴暗的角落里腐臭,人们匆匆经过它时,只会选择无视与遗忘。
对于影片女主,有人说她是斗士,有人说她是悍妇,但对于一个母亲为爱女执著地发声而言,这没有任何错处。这世界的常态是遗忘,但相比遗忘,我们更需要有人来铭记被遗忘的伤害,来追寻被隐藏的真相。
在影片结尾,仅因为听到了一个人对无证明犯罪的吹嘘,米尔德丽德与狄克森便共同踏上了一段寻找真相的旅程。在路上,狄克森望着窗外倒流的树,不禁问到“我们真的要去干掉那个家伙么?”米尔德丽德冥思半刻,回答道“我也不确定,但我们可以在路上去决定。”是了,即使是得到不确定的答案,他们也绝不会因此而停下寻找真相的步伐。
有些事情,会被风遗忘,但在太阳的审视中,它终会暴露于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