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都在读《秋园》这本书,我是从纪录片《至少还有书籍2》中看到了这本书,八十岁高龄的老太动手写书,其作品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一家几代人,尤其是女性的故事,我也是很感兴趣的,就去找来看。
秋园是作者的母亲,也是这本书的主角,她的第一任丈夫仁受是一个让我觉得有意思的人。
性格恰如其名,仁厚且逆来顺受。做过地方官,却十分清正廉洁,可以说是爱民如子,甚至是爱民甚子,但是他身处在一个肮脏污秽的官场之中,自是不“合群”的,只得离开。
又因为放心不下自己的老父亲而回老家,又因此一家都逃过了南京大屠杀(他们原本是要回南京的,却因想见见年事已高的父亲而中途离开)。这也算是因祸得福吧。
只是原本以为家庭殷实,最后却发现他在老家连个像样的房子都没有。仁受的身体也不是很好,还得靠秋园撑起这个家。当时也没有什么计划生育的概念(我猜的),家里越来越穷,孩子倒是越生越多。
联想到《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这本书里,欧洲人到美洲进行侵略扩张时,传教士发放了很多by药,开始我并不理解其中缘由,后来明白了,殖民者并不希望这里的人口急剧增长,因为他们是穷人,穷人生下来的孩子只能是穷人,控制人口是解决美洲贫困问题的关键。当然,这只是殖民者一厢情愿或者说为了迷惑被殖民者说出的借口罢了,他们自己难道不知道美洲真正贫困的原因是什么吗?
所以我认为:贫困的根本原因也许并不是人口呢?
仁受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还因为被划分到旧官吏成分被抓到牢里,后来又经常开什么会就被拉出去批斗一番,经常吃不饱穿不暖,也没钱治病,没钱供孩子读书,吃了很多苦。
虽然是这样,仁受依然是一个仁慈的人,也因为他的仁慈,在家庭最困难的时候还有人送来粮食,全家人不至于饿死。可是在很多事情中,尤其是面对别人对自己的批判甚至是“暴行”,仁受从不反抗,这也是我为什么说他逆来顺受的原因。
在这个家庭中,秋园更像是个父亲的角色,教书的微薄收入是家庭开支的来源,还要做些针线活贴补家用,关照到家庭的方方面面,非常努力地工作,虽然得到的回报往往很少。
这不是一部小说,而是一部纪实性的纪传体作品。
我经常在阅读的过程中为人物的苦难经历感到心痛,可我又清楚自己不过是一个读者,我无法改变故事的发展走向,就好像那些事情就发生在我眼前,我却只能看着,无能为力。那种无力感不仅仅存在于阅读的体验之中,在现实中也是如此。很多时候个人意志的力量非常渺小,(正如这本书的序言所说的那样,像水中浮木沉浮)其实只是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浮沉不由己。
仁受这样的性格是“好”还是“不好”呢?我无法下定论。
也许本就无所谓“好”“坏”之分。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老好人”终究是苦了自己和家人,别人还能记得你一点好已是难得,对于自己而言是不值得的。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仁受的人性光辉却也是全书中的一个闪光之处,现实中这样的人也是有的,毕竟是少数才会被认为是人性光辉,唯利是图的人占大多数,可这也不能说到底是谁的错了。
同时,仁受也是虚荣的。会很在乎面子,甚至把面子看得比命更重。秋园差点被富平强暴,可是仁受却让秋园去死,说自己不能戴绿帽子。
原文是这样的——
仁受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悄无声息地走进灶屋,出来时手拿菜刀和绳子,往秋园面前一丢,吼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绳子也好,菜刀也好,你去死吧!没死之前,我不想戴绿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