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延巳,五代南唐人,字正午,南唐中主李璟的时候,官至宰相。词学专家夏承焘先生认为延巳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冯氏一名延嗣,常常是取其声音相近;还有一个理由是干支纪时。子丑寅卯辰巳,巳时是九点到十一点的时间,巳时一延长就到了午时。午时者是日正当中之时,那就是正中。夏氏曾引焦竑《笔乘》论“释氏六时”说:“可中时,巳也。正中时,午也。”这是关于他名字的秘密。
第二,冯延巳是一个命中注定的悲剧人物,这要从他的身世和南唐国运说起!
冯正中是广陵人,是在南唐的国土之内。南唐是五代十国中的一个小国,当北方的梁唐晋汉周中最后的周慢慢强盛起来的时候,南方的小国就会一个一个陷入危亡!“复巢之下,岂有完卵?”个人的命运和国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再看看家庭渊源。父亲冯令狐曾做吏部尚书,而且冯延巳从他年轻时起就跟南唐的宫廷之中有了密切的交往。南唐第一个君主烈祖李昪,就令冯延巳跟他的儿子——后来的中主李璟相交游,当李璟作太子的时候,曾经被封作吴王,后又徙封齐王,冯正中就先后在吴王、齐王的幕府之中作掌书记。等到李璟即位,自然而然冯正中就一步步官至宰相了。
最后说一说当时的国家形势。当时南唐国内主战派和主和派的党争。如果不战,只有听凭人一步一步地侵略过来。你不能战也就不能存;可是你战,南唐这偏安的小国,你有胜利的把握吗?定要有能向外作战的能力,才能够图存。南唐是曾经尝试过伐闽之役和伐楚之役的。伐闽之役中间牵涉到冯延巳同父不同母的弟弟冯延鲁,战败之后政党的攻击都集中在冯延巳身上,冯延巳不得已就离开了宰相的地位,去做了昭武军抚州节度使,有三年之久。
清代的词学评论家冯煦,在为冯延巳的词集《阳春集》写的序言中曾说:
翁俯仰身世,所怀万端,缪悠其辞,若显若晦,揆之六义,比兴为多……其旨隐,其词微,类劳人思妇、羁臣屏子、郁伊怆怳之所为。《阳容集·序》
冯煦与冯延巳同姓,所以当他写冯正中的时候,就表现了一种特别的感情。他说吾家正中翁,冯正中的身世与南唐关系密切,而南唐注定了是一个必亡的国家。所以他内心无限感慨,有说不尽的万种头绪。所以“缪悠其辞,若显若晦”。他所说的话,好像是你可以看出“若显”的,可是他又没有明白地说,所以“若晦”。如果用“赋比兴风雅颂”这六义来考察的话,冯延巳所用的大半是“比兴”,即表面是一件事情,而里边所包含的是另外一个意义。“其旨隐,其词微”,他所写的好像是劳人思妇,好像那些遭遇不幸的人,或者被贬逐在外的逐臣,好像是丈夫远离的闺中的思妇,或是家里不要的儿子……总而言之,是在身世上遭到不幸的这样的人。“郁伊”,感情深沉盘郁,“怆怳”,内心迷茫悲怆!
关于冯延巳的词,王国维曾有过一段批评的话:
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与中后二主词皆在《花间》范围之外。——《人间词话》
他说冯正中的词表面看起来,虽然也没有失去五代词的风格,多写伤春怨别的哀伤,可是他的堂庑特别大。堂是正厅;房是厢房。是说他的规模和内容特别大,超出《花间》词的范围之外,因为《花间词》多写男女爱情!王国维是在感发,冯延巳不像温庭筠那般不具个性美感的联想,也不像韦庄那样只写直率真挚的感情事件,!他所写的是感情的意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又不给人这种情事的拘限。
好似刘锷《老残游记》里一段白妞黑妞说书的故事,说白妞王小玉说书:“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 《鹊踏枝》
“谁道闲情抛掷久”,这是很妙的一句词。“闲情”是什么样的一种情感呢?你难以确指它是某一种感情的事件。只要你有闲暇的时间,就无端涌上心头的这样的一种情绪,这就叫做闲情。建安时代的曹丕写过一首四言诗中有言,“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善哉行))他说高山一定有一个高起的山崖,树林的林木一定有丰茂的树枝。而一个诗人有的时候他内心有一种感情,是天生来就如此的。李商隐诗:“锦瑟无端五十弦”,(《锦瑟》)是无端五十弦,是莫知其为而为,不知道什么缘故它天生来就如此了。“忧来无方”,这种优伤来到内心,是找不到它的方向的,甚至于连诗人自己都难以确实地言说。 李商隐另一首诗说: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暮秋独游曲江》你不知道他这种哀伤是从哪里来的。我自己经过挣扎和努力,何尝愿意有这样的忧伤?忧来无方,我并不愿意有这样的闲情。
既然是莫名其妙来的忧伤,我曾经挣扎努力,要把这闲情“抛掷”,此其一。而且我不但努力了,而且努力了很久,是“抛掷久”,此其二。“谁道”,是谁说我真的就抛掷了?是想要抛掷而没有能成功,是曾经尝试过、努力过,但是我发现我没有做到。此其三。“抛掷”、“抛掷久”、“谁道闲情抛掷久”,可见冯延巳的词是最有盘旋郁结情致。冯煦《阳春集·序》评冯延巳说:“郁抑怆怳”。香港的学者饶宗颐说:“余诵正中词,觉有一股莽莽苍苍之气。《鹊踏枝)数首尤极沉郁顿挫。”(《人间词话评议》)就是说他的感情不是像韦庄那样直接说出来,他是转了一个圈子然后才说出来的。韦庄的词也有转折,那是这一首与那一首,“人人尽说江南好”——“如今却忆江南乐”,前一句跟后一句,前半首跟后半首,前一首跟后一首之间的两个反复的转折的呼应。而冯延巳是在本句之中,一句之中,就盘旋沉郁地写出来了。这是在风格上的一个主要的不同。
‘’每到”、“依旧”,也是笔法的盘郁。刚才是“闲情”,现在是“惆怅”。都不是具体的感情的事件,是仿佛有所追求,仿佛又有所失落,是一种精神没有依傍的一种落空感受,用一种回旋往复的笔法,描绘一种缠绵的、不能够摆脱的、感情的意境,是这一种固执的、执著不改变的,虽然在痛苦之中也不放弃的一种感情的境界。按照西方的tragedy悲剧的精神来说,冯延巳的词是最有悲剧精神的。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文字整理于叶嘉莹《唐诗宋词十七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