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候,每次放学回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作业写完,好像不写完作业就去玩是一件很令人不安的事情。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回到家的我开始先喝口水,上个厕所,然后再看会儿电视,总之,就是迟迟不想动手,等到实在不写就写不完了的时候,就开始糊弄着写完。
等到再大一些,写不完就不写了,脑袋里想的不再是怎么完成作业,而是明天去了找谁的抄?万一抄不着怎么找理由跟老师讲?
总之,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我越来越懒也越来越猾。在那个年代并不流行也很少有人知道"拖延症‘’这个词,我们把这一切都归咎于懒。这种懒的行为的副作用却与日俱增。
首当其冲的副作用就是养成了一种做事不认真甚至是糊弄的心态。刚开始不愿意做,能拖多久就拖多久,到最后为了完成任务开始糊弄,反正也是完成了不是吗?可是,一切所作所为对人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当糊弄变成一种常态,你会发现,你上课不认真听了,做事不认真做了,看书不求甚解了,从而也养成了另一种坏习惯:不耐心。我有过以下体验:当面对一件很细密繁杂的事情需要处理的时候,我往往会产生一种快要窒息喘不过气来的感觉,这个时候需要深吸一口气来调节,至今我还不知道这到底怎么回事儿,是不是很多人都这样,在我所认识的人中,也只有我一个人是这样。
在这种糊弄与不耐心性格的双重影响下,决定成败的那个细节你便很难找回来了。比如,你看到物理老师讲一道题,你觉得天呐太简单了,然后你低下头自己做,天呐,怎么做着做着结果并不对,dei,这就是常说的眼高手低了,丢掉了细节就容易产生这种情况,当同桌过来提醒你,你这个公式少了一个平方,你就会恍然大悟或者是产生‘唉,老师啥时候说这个地方有个平方来?’的疑惑。不注重细节的人往往会给人一种“笨”的感觉,往往浮于表面不深入思考就去做,结果做不下去或者错误百出。
拖的另外一个直接影响就是学着开始找理由。因为完不成应该完成的事情,大脑就开始高速运转找借口蒙混过关,不过据我观察,是没有领导喜欢一个爱找借口的员工的,进入社会以后,别人都只注重结果,管你什么原因,再这样就走人,因为自己的拖而耽误总体的进程,要知道,在一个组织里,没有一个拖油瓶是受欢迎的,这样下来人缘绝对不好,不用说升职了,早晚看人脸色也待不下去。这还是好点儿的,还有人选择了逃避。就直接不想去了,还是学生时的我就是这样,去了怕老师说,干脆说自己肚子痛,然后在家里把作业补完了。这样容易养成不敢直面现实的心态,往往朝着比较‘舒服’的安全选项做出选择,快毕业了,不想工作,快考研吧,研究生读完了,不想工作,再考个公务员吧,要知道,上面说的是对事情拖,那么现在说的就是对人生历程的拖了。人生没有那么多时间让你做出更多的选择,你耗得起,你爸妈耗得起么,你七大姑八大姨看在眼里不过来叨叨么?看似选择了一个心理舒适区,实际上在应该做什么的阶段却没有那么做恰恰是一个压力区。逃避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我们越长大越聪明,聪明在总会为自己的不务正业找到理由。我们越长大越笨,笨在总为自己的不务正业找理由。假如我们一直保持着小时候的那种及时做完作业的状态,绝对比现在过得好不是么?
如果你经常有了计划或目标却先玩会儿手机再说,先干点儿别的再说,要减的肥还没开始减,要看的书还没来得及翻,那么你得病了啊,得治啊,这真的是病,是一种折磨心理,消磨人生的病,常此下去,自己会贬值的。而与此同时,有一群人却先把项目完成再玩,他们往往就是我们眼中的牛人,或许你会说,他们也会拖啊,他们是真的头脑聪明,身有异能,对啊,要不说你蠢,因为他们拖的程度跟你不一样啊,你那叫重度,而人家那叫偶尔任性。
记住:有些事儿,你现在不想做,待会儿,你就更不想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