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看人轶闻
曾国藩见过慈禧太之后,不禁大失所望。
据史料记载,曾国藩是1864年末才第一次与慈禧太后会面。曾国藩见过慈禧之后,就在当天的日记中极其失望地写道:“两宫(东太后慈安、西太后慈禧)才地平常,见面无一要语。皇上冲龄,亦无从测之。”
曾国藩除了写下对于两位太后的观察,他还这样写执掌重权的军机处诸大臣:恭亲王“有小智”,但受慈禧猜忌,“晃荡不能立足”;文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参与者和领导人之一)人很正派,“而规模狭隘”,不知道广纳贤良辅助自己;倭仁(晚清大臣、理学家。道光九年进士)操行尚好,特立独行,“然才薄识短”。其余的人就更是庸碌不值一提了。
后来,曾国藩权倾天下,但他并没有什么野心,只是他对清王朝的结局也很不看好,他曾问自己的学生赵烈文:“京城中来人说,都城里气象甚恶,明火执仗之案经常发生,而市肆乞丐成群,甚至于妇女也裸身无裤可穿,民穷财尽,恐怕会有异变。为之奈何?”
赵烈文也算一奇人,一开口就说出惊人之语:“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分剖离析。然而主德隶重,风气未开,若无抽心一烂,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我估计,异日之祸,必先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赵烈文直接说出清朝的寿命不到五十年了
果然,清朝后期,朝政愈发腐败,而面对列强入侵,慈禧束手无策,只能割地赔款求和。且慈禧挥霍无度,厚颜无耻,看成千古第一人。只可惜,曾国藩虽然知道慈禧无用,但是曾国藩骨子里的忠君爱国思想,却使他在最可能取满清而代之的时候选了了放弃。
李鸿章领着三个人来拜见曾国藩,恰巧曾国藩出门散步去了(曾氏有饭后三千步的习惯),于是李鸿章示意那三人先在厅外等候,自己进到里面。不久,曾国藩散步归来,李鸿章禀明来意,请曾国藩考察那三人。
曾国藩摇手笑言:“不必了,面向厅门 ,站在左边的那位可做后勤供应一类的琐事;中间那位只宜分派一些无足轻重的工作;右边那位脸上有麻子的,是个将才,当可重用。”
李鸿章很是惊奇,问:“还没和他们交谈,老师您如何看出来的?曾国藩笑着:“刚才散步回来,在厅外见到了这些人。走过他们身边时,左边那个态度温顺,目光低垂,拘谨局促, 可见是一小心谨慎之人,因此适合做后勤供应一类只需踏实肯干,无需多少开创精神和机敏的事情。中间那位,表面上恭恭敬敬,可等我走过之后,就左顾右盼,神色不端,可见是个阳奉阴违,机巧狡诈之辈,断断不可重用。右边脸上有麻子那位,始终挺拔而立,气宇轩昂,目光凛然,不卑不亢,是一位大将之才,将来成就恐不在你我之下。”
那位右边脸上有麻子的“大将之才”,便是日后立下赫赫战功并出任台湾首任巡抚的淮军勇将刘铭传。
由此历史说法可见,曾国藩识人可见一斑,他著有的《冰鉴》一书被很多人传阅,听说晚年的他悉心研习《易经》,又结合自己用人、识人经验,才著成此书。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冰鉴》一部纵横中外的人才学教科书,一部关于识人、相人的经典文献,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它因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冰鉴》为读者打造一条走近曾国藩的智慧之道,感受他独到的识人、用人策略。一部真正的智慧经典,不仅可以跨越他所属的领域,而且可以跨越时空!
【神骨】作为《冰鉴》一书的开篇,可见其重要性。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他家兼论形骸,文人先观神骨,开门见山,此为第一。」
这里告诉你,双眼的神和面部的骨骼是论相的第一要点。
神
曾国藩在《冰鉴》中所说的“神”并非我们日常所说的“精神”,它有着比“精神”内涵更加丰富的内容,是由人的意志、学识、个性、修养、气质、体能、才干、地位、社会阅历等多种因素构成的,是人的内在精神状态。
比如我们知道我们吃的大米,实际上是稻谷。刚收的稻谷是不能直接食用的,需要将谷物外面那层外壳给去掉。所以曾国藩说“脱谷为糠,其髓斯存”,神之谓也。顾名思义,去掉作为谷外壳的糠,谷的精髓依然存在。
人跟谷物一样,不管外面包括多厚的伪装,其精髓其实是不变的。比如病人不管如何假装健康,一看就是病人,而小人不管如何伪装,也无法伪装君子的正气,气质神态,那是一个人在环境里长期锻炼的结果。
人的相貌有美丑之分,肤色有黑白之别,但这些都不会影响“神”的外观,换句话说,“神”有一种穿透力,能越过人相貌的干扰而表现出来。
而曾国藩给我们识人看神相的方法:
一个人的精神气质,都隐藏在双眼之中,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骗不了人的。所以当我们想知道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先看他的眼睛,进而解读出他人的心理状态。
心有所动,眼神就会发生变化。神光内敛,锋芒外显,神所传递的心性正邪、智慧、愚笨都是掩盖不了的,一如云层厚积中的阳光,区别仅在于会不会鉴别。
「相家论神,有清浊之辨,清浊易辨,邪正难辨」
目光的清浊如何看?就是看他的瞳孔到底是清澈有光、有神韵、神气,还是浑浊不堪,无神兼无力,这个还是比较好认的。
「欲辨邪正,先观动静,静若含珠,动若水发;静若无人,动若赴敌,此为澄清到底。」
先论好的、正直的眼神。静得时候,眼睛演像珠子含在里头似的,大家去佛寺看看,佛陀的眼神都是三分眼,一般人大约五分眼,眼睛在里头正直、清亮,则可为静若含珠,静若无人类似这个意思。
「静若萤光,动若流水,尖巧喜淫,静若半睡,动若鹿骇,别才而思」
那么差的眼神是什么呢?静止的时候,眼睛隐隐发出泪光,很像少女漫画中的闪亮眼,眼神动的时候,像流水一样,柔软却无正气,这种人静静的时候,好像要睡著似的,动的时候,又像动物的眼睛乱转,跟他讲话,他老是不专心,眼神四处飘荡,这是差的眼神。
骨相
曾在冰鉴讲了九种骨相。
骨有九起,天庭骨隆起,枕骨强起,顶骨平起,佐串骨角起,太阳骨线起,眉骨伏犀起,鼻骨芽起,颧骨丰起,项骨平扶起。在头以天庭骨枕骨太阳骨为主,在面以眉骨颧骨为主,五者备,柱石器也。
天庭骨:位于发际、天庭下方,额头的上半部,如果这边丰隆有起,可以为贵相,但是太凸也不好,这使过犹不及的道理。
枕骨:后脑之骨,如把后脑分为上下,上部即是。枕骨主中年,如果有势有起,则表示中年较易轻松得志。
顶骨:就是头顶,顶骨以平正而不突兀为贵,像蒋公的顶骨较突,所以从小就得历经风浪,所以如果你吃得起苦突出来也没什麼不好。
项骨:在脖子后面,是头骨和脊椎联结的部分,这个地方要有肉,并且平伏而不突出,才是大贵。
佐串骨:又称鬓角骨,就是从鬓角的部分开始会有一条骨头往上串往头顶的样子。这个骨和你能不能好好的掌权柄有关,当老板最好长得好。
太阳骨:位於两眉尾端,太阳穴和额头间,此骨宜细而显则贵。
鼻骨:两眉之间为山根,山根即为鼻骨的根部,这个地方要有起势,随后鼻子有挺,感觉有力道,就是好鼻,可显贵气。
颧骨:在两眼之下,会有两个突出的骨头,如果这两个骨头没有起,则很难担大任,容易孤独,在事业上没有朋友帮助。
眉骨:就是眉毛下面的骨头,眉骨要有表示这个人有主见,但是眉骨太强,则会成为反骨,所以普通的起势是必要的,但太突出的话则不好,如果这时候又耳后见腮,此人个人意见特重。
如果以上五种骨相完美无缺,此人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如果只具备其中的一种,此人便终生不会贫穷;如果能具备其中的两种,此人便终生不会卑贱;如果能具备其中的三种,此人只要有所作为,就会发达起来;如果能具备其中的四种,此人一定会显贵。
神骨是我认为看人的第一要素,当然书中还有刚柔篇、神色篇、情态篇、声音篇、气色篇等等,内容较多,不在此一一赘述。
四十字诀
当时曾国藩在同治四年十一月十三日的日记中写到的识人口诀,短短四十字可以说他一生识人相人的智慧总结,也是对《冰鉴》一书的提炼和概括,可以参考其中。
一、邪正看眼鼻
二、真假看嘴唇
三、功名看气概
注解:所谓功名看气概简单来讲,就是看一个人的气度和气质。气度非凡的人往往是能够成事的人。气质猥琐的人往往给人的感觉是失败、颓废。
四、富贵看精神
五、主意看指爪
注解:主意看指爪:手的掌纹又粗又深的人,纹路少,代表此人心定,人只有心定且专注才能开启无上智慧,有自己的主意和见解。谈到手的特点时,曾认为手心应该温润而柔软,手背应该弯曲如弓,这才是一双好手。
六、风波看脚筋
注解:这里的风波指的是褒义,脚筋粗壮,足部丰厚而饱满,脚心要空,足部呈“凹”形,这样的人大富大贵,喜欢奔波,闲不住,到处参加活动,性格外向,喜交朋友,容易找到机会,获取成功
七、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注解:最后一点指的是曾国藩非常看重人的说话,办事的条理性。他喜欢听言,即观察两个人谈话,看他们能不能切中要害,能否抓住对方要表达的意思,条理性往往反映了一个人的逻辑性、思维敏捷性、语言组织能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