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定位三阴三阳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开合枢的争议,这个一两千年来,被中医界反复研究剖析,但却越搞越头大,没有最终结论的概念。
在这个世上,任何事情都有因有果,不可能凭空出现一个争议性的话题,而没有起因。
三阴三阳定位,和开合枢的问题,我觉得最早,应该源自于原始图谱的失传,因为这实在太基础了,太直观了(配合图谱学习的话)(也就六个东西,排排次序,能有多难?),所以内经时代,仲景时代的前辈,也没想过后世会争议至此,乃至圣道蒙尘。
这是中医界的千古奇冤。
为什么说“冤”呢?因为即使原始图谱失传了,内经里,也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给出了结论,“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合…太阴为开,少阴为枢,厥阴为合。”在我看来,就是对人之三阴三阳的总结结论。
它本来就不应该有争议,哪怕一个不懂中医的普通人,直白的理解这句,可能也接近了真相?但,衰就衰在,内经体系是个半封闭的理论体系,而中医这个职业啊,更是个想得太多,思虑太多的职业。
当学了第一步,再研究深入一些,咦?三阴三阳开合枢,出自素问《阴阳离合论篇》,这里的三阴三阳定位,又前又后又上又下又开又合的,完全一点也对不上,不知所云啊!(大家可以拿张纸画画看,比划比划此篇内容,看能不能对上?)
医学的理论体系,本来就该是严谨的,解释不了的理论,自然没法大规模投入使用。
解释不了阴阳离合论,定位不了三阴三阳,开合枢的理论,就不能用了,就认为错了,内经里相关的配套理论体系,后世解释不了的,要改,改不了的,干脆放弃,不提了。
这真心是冤,恐怕传下内经的古医家圣人,看到我们后人将简单的结论如此折腾,也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
可是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阴阳离合论》的文字上,本身就是个大坑,巨坑,这也不能全怪我们后人不肖啊!
那关于“开合枢”有关的理论,内经里还有没有呢?有,分别是在《灵枢。根结第五》
原文:
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窗笼者,耳中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故开折,则肉节渎而暴病起矣。故暴病者,取之太阳,视有余不足。渎者,皮肉宛膲而弱也。合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阳明,视有余不足。无所止息者,真气稽留,邪气居之也。枢折,即骨繇而不安于地。故骨繇者,取之少阳,视有余不足。骨繇者,节缓而不收也。所谓骨繇者,摇故也。当窃其本也。
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太阴为合,少阳为枢。故开折,则仓廪无所输,膈洞。膈洞者,取之太阴,视有余不足,故开折者,气不足而生病也。合折,即气绝而喜悲。悲者取之厥阴,视有余不足。枢折,则脉有所结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阴,视有余不足,有结者,皆取之不足。
可以看出,根结篇的内容比较丰富,这方面阐述了三阴三阳的根,结位置,开合枢,和开折,合折,枢折的后果,明显可以看出,《灵枢。根结第五》,说的开合枢,是结合了位置定位和人体功能来说的。
还有《素问。阴阳类论第七十九》,虽然没有直接写出开合枢字眼,但对三阴三阳的定义明显相关。
原文:
帝曰: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此知五脏终始。三阳为表(此处疑为错简,张介宾改为三阴,存疑),二阴为里,一阴至绝,作朔晦,却具合以正其理。
又曰:
帝曰:三阳为父,二阳为卫,一阳为纪;三阴为母,二阴为雌,一阴为独使。
这是素问的最后面篇章,第七十九篇,答疑解惑的老师换成黄帝了(翻身了,呵呵)。和前面素问第六,灵枢第五不同,明显看出,这里是以人体功能,脉象分类三阴三阳,和前面开合枢遥相呼应,但不能完全套用。
好了,内经里对开合枢的记载,大致就这几篇,可以看出,开合枢和三阴三阳这方面的记述,是既有论述人体功能,也有定位的,而从《阴阳离合论》的行文结构来看,主要是定位,总纲式描述,不论功能细节。
可是历代医家,由于在定位上出现了疑问,解释不了开合枢,所以许多人就开始逃避了,常见的说辞,一是说开合枢单纯是以功能来说,说定位是错误的。二是彻底否定开合枢的合理性,认为是内经里错误的记载,一家之言。三也有认为阴阳不能清楚明白的截然分类,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所以解释不明白才是正常的。(和稀泥了)
这些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从上面内经原文,和《阴阳离合论》的简单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开合枢,三阴三阳,是既有功能上的阐述,阴阳气血多少的对比,也有实实在在的位置定位,而且是于不同的篇章分开阐述,都是不可偏废的。
开合枢的理论,对后世中医影响很大(当然反对者也不少),可惜却是歪楼的理解,这里不得不说两本重要的书,第一本那就是医圣张仲景的《伤寒卒病论》,后世分出的《伤寒论》。
而第二本则是隋末唐初人,杨上素所作《黄帝内经太素》。这是目前认为现存最早的内经注本,比唐人王冰编辑注解的内经还早一些,可惜改动也比较多,非最佳版本。
从伤寒论里的内容来看,仲景是得了内经学派的真传的,极有可能掌握了内经里珍贵的各种原始图谱,伤寒论里对三阴三阳的定义虽然有细节不同,但大体和《阴阳离合论》是完全相通的。
但后世对伤寒论六经的理解,却出了问题。
图
如图所示,这是目前对伤寒六经的主流理解,定位模型,太阳在表,阳明在里,少阳半表半里,对三阳定位的理解,临床用之疗效最好的,其实也以三阳经方为主,这方面问题不大。
但到了三阴定位,各种问题就来了,在这个主流定位,开合枢的概念中,三阴三阳是分为内外六层的,三阳在表,三阴在里面,就像是内外两重门户,而太阳是对外的“开”门,太阴是里面门户,阴阳之间的“开”门,人的气以外面的最强,越里面的气血越弱,在这个内外六层的理论中,病入三阴为虚症,恢复起来麻烦。(和三阳病比较。)
六经内外六层概念,矛盾重重,争议很大。
首先,内外六层的概念,一点也不符合人体实际,无论从解剖上,还是经脉走向,腧穴上,或者是用于针灸推拿,内外六层的说法都结合不上实际,更像是一种想象的抽象概念。
定位不行,那大家就认为,内外六层的结构,只适用于讲述功能阴阳变化,只用来指导经方用药?但实际上呢?内外六层理论,一涉及三阴就开始不靠谱,而且仔细思考的话,即使是功能方面,也完全违背了内经伤寒的内容。
内外六层的结构问题太多,我在这里仅举两例:
一,太阴主水湿运转,持内外六层结构的看法是,太阴脾主脏腑水湿,六腑消化水液,是行于内,故在三阳之内,为内门户之“开”。那,我想请问,足太阴为脾经,手太阴为肺经,中医基础有言:“肺主皮毛”,请问,太阴肺经为何在“内门户”中呢?
二,按照内外六层结构的理论,越靠里面的气血越虚,越难补充恢复,所以最内层的三阴病越是危险麻烦,而以厥阴为最,你看,都逼到最里层了,退无可退了,能不严重么?
但临床所见,厥阴病(足厥阴肝,手厥阴心包),却非是绝症,反而是能拖延许久的慢性病,如果算上潜伏期漫长的特点,那病程更长了。而且即使是伤寒论内,大家可看厥阴病条文。
原文: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这真的是被逼到绝路,最内层,最后战场的形容吗?
再看少阴病条文:
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大家请注意,在用汤方之前的论述,厥阴病篇无一“死”字,反而少阴病篇用经方前,连串的用上了“不治”,“死”等字(指危急,难治),至于用药后出现“死”,各篇均有,不足为奇,就和我们现在吃错西药,过度医疗一样,即使原本是个感冒的小病,也有几率被搞成不可收拾的问题一个道理。
从以上条文可以看出,功能病机上来说,少阴病比较厥阴病,更绝更“死”,那六经内外六层的结构,厥阴为最里的定位,又如何成立呢?
内外六层的结构明显有问题,所以研究伤寒的同行,就转脑筋了,将阴阳分开,内外门户分开表达,换成这样行不行?
可惜还是有同样的问题,“太阳为开(表),阳明为合(里),少阳为枢(半表半里)”没问题,三阳无论从定位还是功能,临床指导用方,都完美。但对上“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三阴时,就无论如何都凑不上,解释不通了。
问题出在哪里?我认为,将三阴三阳“开合枢”,分为内外门户,就是错误的开始!
而内外门户的概念,最早是谁提出来的,是隋末唐初人氏,杨上素编著的《黄帝内经太素》。
在历史上,内经的流传也是波折重重,目前我们所看的《黄帝内经》素问经典版本,是唐朝道家高人王冰编注整理的,但在王冰之前,还有《太素》,虽然内文结构有所改动,注解问题较多,但《太素》无疑就是我们目前能看到的,内经最早版本,所以杨上素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太大了。
要说杨上素的医学水平,这没得说,唐宋以前,有信心写书,立言立道的,学术上都是猛人,乱写乱扯刷名气的风气,是从明清才泛滥起来的。
可是编辑注解医书,尤其还是内经这样的经典,医学水平并不是唯一所需的素质,严谨的学术态度,文字编辑的才能也是关键,杨上素在严谨程度上,比较之后的王冰,那是差了太多太多了(当然医学水平也有差距),以“开合枢”的问题为例子,太素和王冰注本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不过王冰注本对这方面,那是真正做到了滴水不漏,可是杨上素却为后世挖下了一个大坑。
要说这老杨啊,他自己看《阴阳离合论》中的原文,估计也是看得百思不得其解,烧脑烧久了,后来脑洞大开,就想出了一个“外三阳,内三阴”,内外两道门户的概念出来,写的书章节标题,也不叫阴阳离合了,《太素》里此篇改名为《阴阳合》。
老杨也还算是明白人,知道按照“开,合,枢”的字义,内外门户的理论,无论如何也是解释不通的,在唐初那会,中医界的高手还是比较多的,至少“药王”孙思邈还在呢!为了不被大家喷死,为了让内外门户的理论变得合理起来,老杨就偷偷改了一个字,将“开”改为“关”,还特地写了一段文字解释这么做的理由。
可是这没卵用啊!其它流传的内经各版本都是“开合枢”,就你老杨写的太素变成了“关合枢”,说不是你老杨动的手脚,谁信?
所以在《太素》内外门户的理论里,是“太阳为关”,“太阴为关”。(关有门户玄关之意思)
老杨还算有点节操,可是他的脑洞这一开啊,就影响了后世一千多年,挖下的巨坑误导了多少中医人,后世中医更不严谨,没有看到老杨改“开”为“关”的底气不足。大家围观一看,咦?内外门户的理论,看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就直接拿来用了,内外门户,配“开合枢”,再配伤寒六经,OK,很PERFECT是不是?内经“开合枢”,三阴三阳定位问题,就开始彻底乱套了。
好了,回来说《阴阳离合论篇》,我在前文,说《阴阳离合论》文字上是千古巨坑性质,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前文说过,在汉代之前,纸张还未制出,记载文字是很麻烦,成本很高的事情,所以内经的记述是需要压缩文字,以最少的字数,纳入更多的信息量,这压啊压的,习惯成自然,竟然压出了大坑,习惯性的精简文字,竟然完全没写上理论描述前提角度,前置条件!
近几年,医学界有句话在网上很流行:“抛开剂量说毒性,就是在耍流氓。”这放在中医理论也是相通的,我们可以说:“没有前置条件说理论,就是在忽悠人。”
而《阴阳离合论》就是习惯性精简压缩文字,压过头了!没有提前置条件了。
也许有人会说,这有什么?古文,文言文不很多都这样吗?
老天,请恕本人孤陋寡闻,学识浅薄,目前还没见过比《阴阳离合论篇》更坑的,请看原文。
原文: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
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
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
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
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帝曰:愿闻三阴?
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
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
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
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
阴阳(雩重)(雩重),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请注意,在以上这短短的半篇文字里,关于三阴三阳离合,定位序,开合枢的半篇里,足足需要七个前提前置,才能完全解读,定位形成基本体系!而且这七个前置不但原文中全部忽略不提,需要钻研内经其它基础篇章,以经解经才能了解,而且有一半都像隐藏谜题,这简直就是丧心病狂,说它千古巨坑,绝无夸张!
在上一章节里(中),我已经详述了其中第一个最关键前置,解了一小段,那就是关于广明,太冲,少阴的关系,天地人合一,是三阴三阳经脉体系运转的前提,还没说的,是广明和太阴的关系,这我在后面会尝试阐述。
也带过了第二个前置,也就是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在《灵枢。根结篇》里,三阴三阳都有详述根,结所在。
但在《阴阳离合论篇》里,其它五经只有“根起于何处”,而只有太阳有“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仅太阳有结,这不是偶然,而是隐含着关键深意,但这里面涉及人气阳气运转的道理,篇幅比较大,我将在后面详述相关理论时解说,本章先说三阴三阳定位,暂时略过。
第三个前置,和本篇名《阴阳离合论》有关,“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
这也是一个关键信息,关键在何处?即阴阳能离能合,在本篇里,离则分成三阴三阳,合则变成一阴一阳。
也就是说,三阴三阳运转的结构,必须在某个角度,能阴阳分离,也能重新合三为一,正经必须有相对稳定的阴阳结构,要是三阴三阳运转的方向和结构零零碎碎,不能三阴三阳分别合一,那是绝对不符合《阴阳离合论》的阐述的。
第四个前置,原文有提及,阳予之正,阴为之主,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三阴三阳的运转,推动的力量,是以阳经阳气推动,但其结构的定位,却是以阴经为主定位。
为什么如此?内经里有具体定义,阴为之主,是以气行前后来论,前文说过,行于十二正经的主要为“营气”,而“营”就是五脏六腑之气所“运”行。而以前后论,是三阴之气先至脏腑,而三阳之气再至,所以三阴三阳定位,是阳予之正,阴为之主。
而这个前置的潜藏概念,则是三阴三阳经脉,是以上下运转,有阴阳对接关系,形成循环。(此概念后世大家都知道,但不得不提一下)
大家请看,若高举双手,手心向前,则三阴之气都是上冲,而三阳之气都是下降
若细分一层,则是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由此形成完整循环。
要具体定位三阴三阳,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个阴阳基础概念,就是阳进阴退的概念,阳是进的,按数字来说就是123456,而阴退呢,却是654321,请大家千万不要理解为阴阳同进退。
所以在气而言,表面上看起来是同一个直线,或者同一个方向循环,但在阴面阳面的不同,其实直线方向已经是有阳进阴退之不同。
第五个前提其实和第四个前提密不可分,就是《阴阳离合论》中,三阳是以三阴来定位,需要阴阳结合来看。即上下,前后,表里。
不好意思,这个图弄错了,前为阴,后为阳才对,迟点换上。图
上下分阴阳,有两种说法,一是以腹以上以下分界,一是以胸腹分,本图为胸腹上下分。
再结合“开合枢”的深度概念,开偏向表,合在里,枢在半表半里,中间。
请不要说开合枢只是论功能无关定位,因为在《阴阳离合论》里,开合枢明显就是定位总结之用,何曾有一丝半毫在说功能分析?
也不要理解为内外六层结构,《阴阳离合论》定位三阴三阳,就是以上下,表里,前后定位,内外六层如何形成立体结构?
好了,先简单定位。
“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以阴阳结合定位,以上下分。
上为阳,下为阴,阳进阴退。
“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以阴阳结合定位,以前后分。
这里的阴阳,却不是我们身前为前,而是应该从人体阴阳来看,阳进而阴退,所以太阴之前,以阴阳分,阳明在身中,太阴在身前。
在这里,我要说明一点,我对阳明脉的理解,在现在的经络图中,阳明经腧穴都在胸腹身前,但按我的理解,这只是体表的取穴位置,并不是经脉真正所在,若不解决这里的阴阳问题,是不可能正确定位三阴三阳经脉的。
在三阳来说,太阳阳气最大为三阳,阳明为二阳,但请注意,这是以阳气多少来论,若以阴阳结合,气血结合来论,阳明为全身最大的脉。
差异比例大概有多大呢?在《灵枢。经水》里说,足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脉最大,血多气盛。
刺足阳明深六分,留十呼。
刺足太阳深五分,留七呼。
最悲催的足厥阴,深一分,留二呼。
这不是单纯的,六分,五分,一分比例,大家可以以一个立体的管子,或者立体的杯子,里面装水多少来想象,这比例是很悬殊的。
而且这里的针刺,指的主要是取脚上腧穴,经气行到躯干部位,这按比例差异只会更大。
在内经里,阳明脉是气血最多的脉,比太阳经还多,但按现在的经脉图,腧穴图来看,却完全体现不出这点,足太阳经几乎遍布整个背部和腿脚后方,而足阳明孤零零的在前面,脉一点也不“大”啊?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只是体表相关腧穴,并非经脉具体位置,少了个深浅大小的概念。
在内经的开合枢理论中,太阳为开,阳明为合,伤寒六经理论,太阳为表,阳明为里,这都是对的。关键是,阳明这个合,这个里,具体在哪里?就在前后分阴阳,靠近这个阴阳的分界线上,就是为“里”,大家千万不能从现在的经络腧穴图角度,从体表平面看上去来理解。
而作为“二阳”的阳明,实际气血却是全身最多最大的经脉,比“三阳”太阳还大,那在身体这个靠中线的地方,如何体现呢?我认为啊,阳明脉这个“巨无霸”,必然是有一部分“跨线”现象,跨过了阴阳分界线,脉体的一部分,跑到前面阴面去了,所以才能以二阳,称最大。
所以阳明经的经络腧穴,在身前胸腹取,就是这个道理,实际阳明经脉呢,在很深的地方,在靠近人体前后中线的地方。
相比起来,同样是“合”,在附近区域的厥阴脉,在体积与气血多少上来说,和阳明脉可说完全不成比例,简直就是巨无霸和瘦竹竿的区别,可怜得很。
好了,下一个
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以厥阴结合定位,以表里分。
表为阳,里为阴,深浅有别。
第六个前置呢,就是三阴定位,《阴阳离合论》里,三阴以彼此定位,不以阴阳分,这单纯的阴面定位,看的角度呢,却和阴阳结合定位不同,是要换成平面角度来看。
先看上面两个变化图。
因为是单纯的阴面定位,我们看三阴的角度,可以是从体表看上去,三阴并行铺开成平面,三阴经的排列规律就是这样的。“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
为什么不直接说第一个是少阴,第二个是太阴,第三个是厥阴呢?因为在全身的运转变化中,太阴厥阴会出现变化,大家可以拿着经络图慢慢对比,看全身任何一处的三阴并行规律,是不是符合“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
可是单是这样,还是不够的,不能看清三阴的立体结构,三阴之间也有开合枢,也有深浅不同,需要结合起来,更精确的定位。
结合之后,从另外一个角度,剖面图来看,就变成这样了。
从这个剖切面的角度看,大家是不是对开,合,枢的定位,还有三阴的离合有较为直观明显的了解了?分则为三阴,若脉象融洽,阴经没有明显的脉象差异,这三经之间的联系,从这个剖面角度,也可看成一气柱,即合则为一阴。
那从整体看如何?说接下来的第七个前置,进行阴阳结合整体定位前,我需要再说两个基础认识。即关于“五腧穴”的理论,和脉度的概念。
脉度,是以什么来定的呢?内经里有明确的定义,脉度以骨度定,因为经脉,经络的运转,在运行到全身各关节处时,会有一定变化,扭曲的现象,我们的关节是能某程度活动扭动的啊,气行自然也要跟着有所调节,而且我们的身体结构,有深有浅,有厚有薄,按中医皮肉脉筋骨的基本深浅结构分,其实处于中间的经脉,某些时候和肉的层次密不可分,有些时候,又和筋的层次联系紧密,甚至不同的人之间,肥瘦高矮,健壮虚弱,某些疾病的影响,都会影响经络的具体结构,不可一概而论。
既然经脉和筋,经脉和肉,经常会出现紧密结合,难以清晰分开,那经脉的具体度量标准,该怎么办呢?
内经里给出了答案,即脉度以骨度定,我们的身体,最坚固,最稳定的结构,就是骨,除了躯干胸腹之外,经脉位于骨头之外运行,这就算是“铁标准”。
但躯干胸腹例外,我前面说过,经脉中所行“营气”,即五脏六腑之精气运行,所以当到了脏腑所处的胸腹区域,经脉则不再遵从“脉度以骨度定”的规律。
脉度以骨度定的概念,又引出了另外一个概念,即本腧的定义,因为我们全身的筋骨皮肉,是阔数,深浅,高下不一的,在躯干,腰臀,大腿,大手臂之类的部分,骨头外的空间宽阔,让经脉这“气之大经隧”的存在,有足够的空间隐于内部深处运行(体表不可见),但到了四肢末端,手脚掌背,手指脚趾时,这骨外的空间就很少了,大家摸摸自己的手指脚趾,骨头外的皮肉,就剩下那么一点点,经脉经气运行至此,还怎么隐藏呢?
所以啊,到了手肘至手指,膝下至脚趾的部分,内经里就多了一个“本腧”的概念,腧即输,输送,脉气转输之意,后世总结为“五腧穴”的概念,即 “井、荥、输、经、合”。
所出为井,十二经井穴分布在手指脚趾,经气一路上行,一路增强,到分布于手肘,膝盖区域的合穴,所入为合,现在一般的说法,是指经气合入脏腑。
所出为井、所流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阳经再加一原穴,所过为原。请看图表。
后世总结的五腧穴概念,有没有道理呢?大体无错,但具体的原理理解上,要结合内经概念理解,现在很多人都断章取义,认为经络是从四肢末端开始的,往身体方向走,其实不应该如此解释。
内经里的概念是什么呢?即经脉之气,最大的部分,是五脏六腑之精气,水谷精微,呼吸之气等等运行,整体而言,“大本营”在躯干胸腹,五脏六腑这里。但当气从躯干广阔的“气之大经隧”运行到四肢末端时,这个经脉所在的骨外空间越来越小,道路越来越窄,到了手指脚趾末端,井穴这里,小到了极限,经脉就和体表腧穴直接接触了,受气之道短,这所出为井啊,就是这么个意思,道路太窄,避无可避了,出来冒头一下了,而到了合穴,手肘膝盖这部分以上,空间道路又大了,这里的经脉,又藏入深处,“气之大经隧”,体表不可见了。
本即脏腑,腧在四肢末端,即《灵枢。本腧》之大致意思。
而从 “井、荥、输、经、合”这个路线上,都是这个道理,经气走到了这里,和体表腧穴的受气之道短,是在体表可以接触到部分的,尤其是手,手之阴阳,受气之道最近(骨外空间,脉度),而且接近肺经,其气迅疾,按《灵枢。经水》的说法,手经无论三阴三阳,针刺均最深不超过二分,留针不超过一个呼吸,这和足经,足部五腧穴,还有相当操作空间和差异对比又有不同。
当然,这么狭窄的道路,不可能所有的气血都过来跑一趟,四肢末端的气血运行,肯定是不及躯干多的。
可是大家别小看这四肢末端运行的一部分气血,一来这是体表能接触到的,我们最容易施加影响的部分,二来,就类似多米诺骨牌效应,对这一截经脉腧穴施加影响,加速或者减速,自然也会带来连锁效应,影响全身同一经脉,十二正经的运行,达到治疗的目的,这也是针灸最常用的穴位。
关于本腧的详细内容,和一些与后世不同的概念(如手少阴经独无腧),我以后会再提及,一些后世的争议,其实在内经的完整经脉体系概念下,都不是问题,让我们回到《阴阳离合论》三阴三阳定位,开合枢。
为什么我要在上面长篇大论的说这么一堆基础概念?因为解《阴阳离合论》的第七个定位前置,就和以上概念直接相关,在《阴阳离合论》里三阴三阳都有列出“根起于何处”,都是足经的腧穴井穴,很显然阴阳离合论,取的是足部,脚趾脚掌区域作为定位根基之一。
而另外一个隐藏的意思,是三阴三阳,从这么狭窄的部分上行,一路到小腿,大腿,躯干一路增强,空间变大,虽然有变化,但大体阴阳分布规律,是有相通之处的。
大家请看脚趾脚掌的井穴,根起之处,我们从正确的角度来看是关键。
结合井穴的分布,和“开合枢”表,里,半表半里的深浅定位,肌肉多少丰厚度的不同来看,大家是否略有所悟呢?
请注意,原文里有一句“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如何找到这个“中”区分阴阳分界线,是理解经脉很重要的一环,而其中不离骨度的概念,骨头的配合定位。
脚趾脚掌这里看不清? 看不清不要紧,我们从小腿的横剖面来看,会更清楚。
从剖切面角度看,结合三阴三阳定位,和“开合枢”深浅定位,再区分阴阳分界线,是最关键。
阴阳分界,和“骨度”骨头有密切关系,腿脚这里的形态比较特殊,分界线是斜线,即前方和内侧为阴面,后方和外侧为阳面,所以阴阳斜行分割。
大家看看这图,这时候,是不是对阴阳离合,三阴三阳为何能合成一阴一阳,有点了解了?
再看看躯干横剖切面,这是以肚脐位置为剖切面,由于腹部没有骨头,阴阳分界线,能从比较均匀的前后位置分。
左右,合则有两阴,两阳,分则为两个三阴三阳。
大家好好琢磨体会以上两图,我想图示至此,关于三阴三阳定位,应该比较直观了吧?
最后再总结一图
这是从侧面看,排除六经具体腧穴和走向细节,只以大体分,即从前到后,六经排序依次为太阳经(开),少阳经(枢),阳明经(合)(中线身后为阳面),(中线身前为阴面),厥阴经(合),少阴经(枢),太阴经(开)。
太阳-少阳-阳明-厥阴-少阴-太阴
为何《阴阳离合论》开头,黄帝会有“三阴三阳不合阴阳”的疑问?这就是了,一眼看上去,确实完全不应阴阳,但经过本篇的讲解,剖切图展示,大家应该也明白了其中的规律吧?三阴三阳之离合,实际还是阴阳变化而已。
这个三阴三阳排序,比现在中医界常用的内外六层模型完全不能同日而语,第一,它紧密结合了经脉体系,是能结合实际定位的,用于具体治疗,针灸推拿等等。
第二,即使是按内经伤寒,人体功能,病机上的分析,诊断,运用来说,也解决了目前相关的大部分基础争议。
例如,同为“开”在表,太阳和太阴在功能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处理水湿的功能等,不同之处是阴阳性质不同。
同为“枢”,少阴和少阳的功能也是如此,例如内经里说,少阳枢折,会有筋骨摇动无力的问题,而少阴病也有类似筋骨问题,少阳手抖大家都知道道理,但伤寒论里,也有少阴手抖的症状,原理上大家都解释得不太好,结合六经在人体的具体定位序,这一切不就清清楚楚了吗?
同为“合”,厥阴病阳明病的症状,同时出现也是常见的,如中风,按中医理论,大部分是厥阴风木为患,但很多病人病人,往往会在极短时间内,全身萎缩,骨瘦如柴,为何影响阳明如此迅猛,一般的中医理论也是语焉不详(单纯按五行分,说木克土,有点勉强,而且手足阳明为土,金,木克土,金却克木),结合这六经定位,两者既同为“合”,又位置靠近,为隔壁邻居,互相受到影响自然最为迅猛。(阳明还排在厥阴,少阳的中间)
在这个三阴三阳的定位排序中,有三种规律影响最直接:
一是现在大家都知道的,一阴一阳相表里,经络上下循环。
即:
少阴与太阳相表里
太阴与阳明相表里
厥阴与少阳相表里
二是阴阳同位置,功能上有相通。
即:
太阳与太阴均为开,为表。
少阳与少阴均为枢,少阳半表半里,少阴为里。
阳明与厥阴均为合,阳明为里,厥阴为至绝(三阴为最里)
(PS:少阴和厥阴,在内经中记述有不同,少阴为里,厥阴为至绝,虽然位置定位上,厥阴肯定比少阴更里,但其中多有琢磨玩味之处。)
三是阴阳之间,位置靠近的,自然容易互相影响。
按以下排列:
太阳-少阳-阳明-厥阴-少阴-太阴
如:
太阳和少阳
阳明和厥阴,少阳
少阴和太阴
………………
等等靠近的经脉,自然容易互相受到影响。
(对于老婆手画的草图还是有怨念,不太好看,但我朋友最近忙,电脑图进度很慢………大家将就吧,以后做好再换了。)
(好了,三阴三样的基本定位序和开合枢,终于写出来了,后面我将再写关于经脉体系的方方面面,如宗气,营气,卫气规律等,这里面,有部分是现在中医基础理论也经常说的基础,但也有部分,因为历代对三阴三阳的定位疑难,被后世忽略,弃用,修改了。
三阴三阳定位只是第一步,内经经脉体系,是个很大的概念,涉及生命根本。
我将尽量还原内经基础的本来面貌,探索更多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