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有机会拜读了吴军博士的《大学之路》,很遗憾,或许应该在大学入学之时就阅读一些这样的书籍,那样或许对大学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和规划,不过还好,正如作者本人在书中所说: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升学指南。其中所传达的也不单单只是择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相信从中所收获的东西可以长期甚至终身受用。尚未读完,只是来记录下自己当前阶段的所思所想。
教育是一辈子的事
这应该是本书最先令我记住的,并且我自己也非常认可的一个观点了。正如萧伯纳的名言: “好书读得越多,越感到让人无知。” 当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就能突破当前的认知圈子,进而接触更多的未知世界,而接触的未知事物越多,又越能激发自己去探索未知。与此同时,自身的见识和格局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读书无用论
所谓“读书无用论”,我个人比较认可的一种反驳的观点是: “那是因为读的书还不够多,或者准确的说,读的好书还不够多。”感觉自己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认为多读书很重要,决定坚持多读书,并且也在不断践行它。虽然当今社会不乏那些看起来好像有悖于此的案例,但多读书总归是没有坏处的。
当然作者所说的教育也不单单是指闷头读书,还包括社交、实践等等任何有利于提升自己的方面。当今社会只会读书显然是不够的,书呆子称呼的产生,应该就是因为很多人只注重了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其它方面。多和他人交流也是获得自我提升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如书中所引,英国教育家约翰·纽曼所说的
当许多聪明、求知欲强、富有同情心而又目光敏锐的年轻人聚到一起,即使没有人教,他们也能互相学习。他们互相交流,了解到新的思想和看法,看到新鲜事物并掌握独到的行为判断力。
这和孔子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所传达的思想如出一辙。记得曾经在哪里看到过一段比较经典的问答,说“如何在二流大学里得到一流的教育?”,回答是“融入学校一流学生的圈子”。从他人身下学习东西虽然没有从书本上学习的效果来的那么快,但是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并且收获是书本上很难得到的。
通识教育
作者在书中多次强调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不过作者也坦言,对于当今社会的很多年轻人,学习一门技能是最现实的。因为家庭、社会的原因,需要习得一门手艺在社会生存。本科四年,做到既通又专实在太难。大家在进入大学、选择了不同的专业之后就像进入了多个平行空间,互不了解对方所在的领域,连见面聊天的话题都少了许多。当然在自己领域有所突破是好的,不过还是要多找机会多了解非自己领域的人和事,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对起跑线的看法
很多中国的家长都在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想方设法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尽可能地抢位子。但其实,成功的道路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拥挤,在人生的马拉松长路上,绝大部分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动退下来了。到后来,剩下的少数人不是嫌竞争对手太多,而是发愁怎样找一个同伴陪自己一同跑下去。因此,教育是一辈子的事,笑到最后的是一辈子接受教育的人。
这里还是贯彻了作者的教育是一辈子的事的看法。不过个人认为还是对自己的未来规划和对下一代的教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人生也是一场长跑,暂时的领先或者落后并不能决定什么,慢慢前行,顺便欣赏路途的风景,坚持向前跑不停息,这也未尝不可。
好的大学要扮演好的四个角色
一所好的大学应该扮演好四个角色。首先,它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要将那些有潜力、有志向的年轻人培养成对未来社会有所贡献的人。第二,它是一个研究的中心,引领世界科技的发展,并且会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第三,它是一个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以此推动社会的进步。第四,它是年轻人的家,是他们度过人生最好时光的地方。
第四点感同身受,在一个人的人生生涯中,大学时光绝对是值得铭记的前几位。四年前进校时,大家都是相似水平,四年后离校时,可就有天壤之别了。踏入大学校门之前,我们可以凭成绩争取一个好大学。踏入校门之后,就是看自己的了。与其抱怨自己学校的种种,不如想办法提升自己,身边不缺可以学习的东西,只是很多人不去学罢了。大学四年的时间不算长,但是却能影响自己以后的路。正如作者所言,成功的大学经历应该是这样的
当一个学生从某一所知名大学毕业后,他不需要再把母校的名字天天挂在嘴边;当一个学生从一所二三流大学毕业后,那所学校今后会因为曾经出过这样一个学生而自豪。这样的大学经历就堪称完美了。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