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每一个职场妈妈都欠孩子一个对不起》,虽然我是全职妈妈,但我仍然对文章里的观点不能苟同。
这篇文章里有句话:“如果孩子受委屈、受伤、失踪了,最受伤最内疚的就是妈妈,因为我没有照顾好,所以他才会受伤;如果当时我陪在他身边,就不会发生意外。”
这段逻辑不通的话不知道赚了多少职场妈妈内疚的眼泪。但是仔细想一想,即使是全职妈妈,即使你二十四小时寸步不离的陪着孩子,你能保证你的孩子不受伤不受委屈吗?有多少坠楼案发生的时候孩子家长没在家里?有多少孩子被偷走的时候家长没在附近?孩子发生意外是由内部和外部很多复杂的原因造成的,并不能简单的归结到妈妈身上。
人生根本没有两全其美的选择,无论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妈妈,一定都是经过综合权衡、慎重考虑,才做出了当下对自己来说最好的选择。
刚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打算当全职妈妈,因为我觉得我承担不了全职妈妈的累和苦。但是后来由于形势所迫,我不得不做出辞职回家全职带孩子的决定。现在孩子还小,我不能评估在她生命的前三年我的全身心的陪伴是否给足了她一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是否在她的内心筑起了深厚的爱的根基。我的选择只是当时那种状况下的必然选择。
有人会认为我全职带孩子就牺牲了我的职场前景;经济不独立意味着做什么都得仰人鼻息;二十四小时带孩子没有个人时间。
然而,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很多工作都可以在家里做,即使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也可以在家里开辟新的战场。如果刚好你对原来所从事的工作并不是十分的感兴趣,那么可以趁这个时候考虑一下,重新开始。而一旦你有了这种的想法,你会发现生活有很多种可能。就好像高考结束的时候,未来就握在你的手中。不同的是,现在你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你更明确你想要做的是什么。
至于经济不独立所导致的家庭地位问题以及个人自由问题,这个完全取决于自己个人的看法。如果你自己都觉得不赚钱在家里没有地位,那么你的老公很可能也会这么觉得。事实上全职妈妈所创造的劳动价值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只是家庭分工不同而已,并没有地位高低之分。在任何一种分工不同的家庭模式中,夫妻之间的地位都应该是平等的,如果不是,那你可能只扮演了一个保姆的角色。
全职妈妈虽然全天24小时陪伴孩子,但是高质量的陪伴未必会有职场妈妈多。一个全职妈妈每天要准备孩子的一日三餐,打扫屋子,采购食物。除去这些时间,陪伴孩子的时间真的不多,就算到了能陪孩子玩的时候,也会因为太累了或者玩手机而只能放任孩子自己玩。而职场妈妈因为工作的时候不能陪孩子,休息的时候就会推掉一切琐事,全身心陪孩子读绘本或者做游戏。
职场妈妈选择了工作,并不意味着放弃了孩子。我们工作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孩子的安全感并不是二十四小时寸步不离的陪伴营造出来的。努力工作的妈妈会给孩子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榜样。
董卿曾发表过一段关于“职场妈妈”的见解:
“我总觉得,我还应该很努力地,去把自己变得更好,让他在未来真正懂得的时候,他对于你有爱、也有尊敬。他从你身上可以学到一些好的品质。我不想放弃我继续成长的可能,我不想因为他我就变得止步不前了。”
职场妈妈最关心的问题其实是,不能24小时被妈妈陪伴的孩子就比别人差吗?
我们来看下面一项研究。
1991年,由美国国家儿童健康和人类发展协会主办的早期儿童护理研究网,发起了一项范围非常广泛的研究,按时间记录儿童看护与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尤其对比了由母亲专职照顾与一般看护的结果。整个研究对1000名儿童进行了为期15年的跟踪研究。
2006年发表的一篇成果汇总报告说:
由母亲专职照料的孩子和那些由母亲和其他人同时照料的孩子在个体发展上并无不同。他们在认知水平、语言表达、社交能力、人际关系及母子感情方面都没有什么差距。
父母的行为因素,包括责任心强、积极乐观的父亲,主张“孩子自主行动”的母亲,以及较高的父母婚姻感情亲密度,这些因素对孩子的影响比任何形式的看护照料多出2-3倍。
母亲的照顾与孩子的发展并无关联,因此,妈妈们没有理由认为自己选择工作就会对孩子有不好的影响……
表面上看,全职妈妈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但是,如果加上“质”的考量,职场妈妈陪伴孩子的时间说不定更长。
绝大部分的职场妈妈,都会对自己的孩子感到内疚,不能时时刻刻照顾和保护自己的宝宝。不只是职场妈妈,任何一个妈妈都经常会内疚,因为每个人都会想做一个完美的母亲但做不到。因为没有一个育儿模式是完美的。选择去工作意味着你不能时刻陪伴;但选择在家就意味着不能给宝宝更好的经济条件,或者不能成为孩子心中的职业楷模。
我觉得不管事职场妈妈还是全职妈妈都不应该感到内疚,真正应该内疚的是那些无论工作还是闲赋在家,都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自己当甩手掌柜的妈妈们。
我们努力生活,我们认真工作,我们相亲相爱,我们的孩子肯定不会太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