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这是孔子观察人的道理。
圣人怎么观察人的呢?我们先来看看相算命,大家相信相由心生吗?
看相算命,在中国有几千年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非常流行。中国人的看相,自有一套,包括现在市面上流行的,麻衣、柳庄、铁关刀,乃至现代意大利、日本人研究出来的手相学、掌纹学,什么新的旧的玩意都加上,也逃不出中国相法的范围。但中国人还有另外一套看相的方法,叫“神相”或“心相”,这就深奥难懂了,有时甚至是可意会不可言传。
“神相”,不是看“形态”,而是看“神态”;“心相”,则是立足中国文化的基本立场,有一句话说的是:“有心无相相由心变,有相无心,相随心转。”一个人思想转变了,形态就转变,譬如一个人快发脾气了,是怎么知道的呢?因为从他相上看出来了,他心里发脾气,神经就紧张,样子就变了,变丑了。所以说,相由心生,相随心转。
有人说,印堂很窄的人度量小,印堂,是指的两个眉尖中间的距离。很宽就是度量大,有道理吗?有的人是这样的性格,稍遇不如意事,就皱眉头,有事没事都皱眉头,慢慢的印堂的肌肉就紧缩了,回不去了,眉间距变窄了。还有人说露门牙的人往往短命,因为露着牙齿,睡觉的时候嘴巴闭不拢,呼吸时脏的东西进到体内,于是,久而久之,健康就出问题了。
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然而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其他的没有了,其实传下来的有两套,另一套是曾国藩看相的学问—《冰鉴》。这部书所包涵的看相的理论,不同其他的相书。曾国藩说:“功名看器宇”,“器,就是东西。“宇”,代表天体。什么是“器宇”?,度量、胸怀、气概、风度、仪表。
我们说:“这个人风度翩翩”,是说一个人拥有文雅美好的风采举止。事实上,吹来吹去是“风”,衡量多宽多长是“度”。而一个人的“风度”是讲不出来的,因为这是一个抽象的形容词,但你却能看到,感受得到。譬如大庭广众之中,有的人长得并不漂亮,但他就很吸引人,站立行走自有风度,这就是风度。
“功名看器宇”,是说这个人有没有功名,要看他的风度。读书时看到有人把人分成了三等,有些意思,“上等人,有本事没有脾气;中等人,有本事也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有牌气。”大家是不是总能在生活中看到这几种类型的人呢?我觉得这真是太有意思了。
我所遇之人,真的是越有学问和品德者,越谦和,对亲友也很仁爱友善。原来在工作中经常接触到中间这一层级的人,中不遛秋的这一拨,没多大个官,来检查工作,真是派头十足,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谁,好嘛,有能力也有脾气。当然,对于这一部分人,确实有能力有脾气者,我们用其长,欣赏其长处,比方他的才能、他的学问,而忽略他的臭脾气。才能和学问是他的优点,臭脾气是他的缺点,那是他自身的毛病,与你何干?何必去跟他的臭脾气计较,自讨没趣,那不是庸人自扰吗?哈哈。
还有一部分人,我们也常遇到,没本事脾气还不小,尤其把不能超越能人异士的失落和挫败感转嫁到家人身上,在外面蔫得跟只鸡一样,在家里却是河东狮吼,总冲着家人发脾气,这样的人其实挺可悲的,因为反应了他内心的脆弱与不堪,与处事的不成熟不稳健,他其实并没有长大。
孟子也喜欢看相,孟子怎么看?他观察人的眼神,光明正大的人眼神一定很端正;喜欢向上看的人多半傲慢;喜欢向下看的人会动心思;喜欢斜视的人,说明他的心理上有问题。这是看相当中的眼神,是孟子看相的一科,也可说是看相当中的“眼科”吧。我们的礼仪教学中不也有目光的礼仪吗?看人的三角区,以及视线接触的区域和时间长短,都反应了一个人的礼貌教养问题。
孔子说“视其所以”,是看他的目的和动机是什么?“观其所由”,是要看他的来源和行动的过程。“察其所安”,则是看他平常做人是安于什么?是安之若命还是野心勃勃?孔子以这三点观察人,所以他说“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廋”,是有所逃避的意思,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来观察一个人,就没什么可逃避的了。
看任何一个人做人处世,他的目的何在?他的做法怎样?前者属思想方面,后面属行为方面。另外,再看他平常的涵养,他安于什么?有的安于逸乐,有的安于贫困,有的安于平淡。如颜回,贫而乐,因此,孔子最喜欢他。学问最难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业都可以做。因为他不会被事业所困扰。安于平淡的人,就算发了财,也不会觉得自己钱多了而睡不好觉;如果穷了,也不会觉得穷,为钱而苦恼。所以安心是最难。
我以前爱对我的美女学生们说一句话,“记住,一颗阴暗的心永远撑不起一张灿烂的笑脸。内心有什么样的感情,脸上就有什么样的表情。”
相由心生,相随心转,然后会影响到你的生活,影响到你的命。
-2018.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