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这本书,其实是一个外力与内力相互作用的巧合。由于最近工作都比较忙,而各种生活压力非但没有下降为次要矛盾反而逐渐升级,所有情绪终于在今日爆发,和远在异国的先生大吵了一架。于是,极度郁闷的我按照惯例选择了看本“小书”(页数一般不超过200页)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没想到翻开的“小书”真是不“小”。
故事的“人”物形象来自于《柳林风声》(但是我更喜欢小时候“书虫”系列中的《风语河边柳》这个翻译,当年超爱的一个故事),所以当时隔多年的亲切感通过薄薄的纸页传递而来时,心便静下了一半。然而,没想到,这片刻的静心后,便是心潮的汹涌澎湃。
看到对于蛤蟆先生的外形、精神状态以及生活环境的描述时,虽然不想承认,甚至在别人眼中我和“蛤蟆先生”绝对联系不到一起,但我明白,之于曾经的自己,现在的我,就是本书开篇那个疑似抑郁的蛤蟆先生(值得庆幸的是,根据书中后续情节,能够有这样的自我认知,至少说明我在当下做到了对自己的“诚实”,比蛤蟆先生还是好一些的)。
看着周围所有人都在全力奔跑向前,而我除了狂增的体重、满心的疲惫和好像无解的失眠,什么都没给自己留下。再想着2021年即将过去,年初设定的目标基本都没有完成,年龄和家庭的压力又给原地踏步实为倒退的自己一次次狠狠地嘲讽,和蛤蟆先生一样,“整个人都不太好”,甚至是非常不好(毕竟,我还会伪装)。
没有挚友的嘘寒问暖,没有家人的关心,总以怕他们担心不愿提及,其实内心也在彷徨会不会即使说了也没有期待中的反应与回馈(这同样也是书中点明的一个问题),而早年经历也让我更倾向于靠自己调解与控制情绪。没想到这样“独立”的我,居然在这一年的大多数时间中都处在“儿童自我状态”,小时候“为了得到周围人认可而让父母骄傲故努力成为‘别人家孩子’”的想法一直在影响着现在的我,我以为这些年的见闻与见识让自己可以坦然承认“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但我的潜意识却仍然按照儿童时代的剧本一遍遍熟练上演着:
工作中出现了无关痛痒的瑕疵(多数情况下别人很难发现)会不由自主焦虑他人会否因这一点而质疑我的专业性,从而影响我的后续工作?同事业绩优于自己时也会陷入低落中,担心自己是否就这样平庸下去了?周围人非常忙碌而自己相对清闲时又在发愁长期工作量不饱和会不会实现不了将来的收入规划?而特别忙碌时,如果当时还能分出一点心思的话,可能已经就在考虑是不是工作效率是否还不够高……诚然,适当的细节、压力与反思可以让人更快成长,但在打下那个省略号时,我再一次真切体会到,我,已经失衡了。
而顺着苍鹭(心理咨询师)的思路,和蛤蟆先生一起回顾了童年,我发现今年我做的许多选择,其实是“潜意识的选择”(“条件反射”),而它的依据来源于“自然型儿童”的“恐惧”和“适应型儿童”的“取悦”与“依赖”,而非我一直以为的“自我成就”。这一发现,让我一下子联想到,工作上很难拒绝以及维系一些很缥缈的人脉,实际上是我的能力和所谓优势在团队中已经变得可替代,为了不被取代,对工作态度愈发小心翼翼,对于不合理要求也尽可能满足,听到别人说一句“XXX不就弄出来了”甚至还有点沾沾自喜。为将来计,当前不应当在这些“性价比低”的地方投入大量精力,而是应当专注于提升自己专业相关的能力。
和蛤蟆先生一起,与苍鹭先生“面对面”的咨询在不知不觉中也来到了第五次,这次的主题也算是最应景的,毕竟我在几小时前刚和先生吵了一架(不过平心而论,我们的争吵都是以我单方面输出和他表情一言难尽且极少开口为主要形式)。这里我又发现了自己的“复杂”之处,其实我不太符合儿童释放愤怒的表现形式,反而是我先生,挺符合“郁闷”与“拖延”这两点,根据苍鹭先生的解读,我更符合“父母自我状态”下的愤怒表现形式(甚至我和先生相处时还有些“挑剔型父母状态”倾向),而通过蛤蟆先生的困惑,我意识到在面对先生时自己的情商是远低于一般情况下的情商,而这一点,虽然呈现形式上所有不同,本质却正是我极为反感的我父母的相处方式,我也不止一次地提醒自己不要成为这样的他们。幸好,现在还来得及。
之前的自我剖析不可避免地带有情绪色彩,虽然和蛤蟆先生觉醒“成人自我状态”(我也非常认可苍鹭先生的只有这个状态下“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的观点)的过程有所不同,但我认为这也是回归自己的客观与理性的尝试,在这个“十字路口”做出合适选择的必要的自我探索,我期待的人生坐标是“我好;你也好”这一象限,而我不希望通过“心理游戏”来获得自己想要的,故最终,我选择“负起责任”——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对自己的家庭负责和对自己的事业负责。或许明年“责任”将会更多,“共生性”也会在那时有更明显地体现,但是我喜欢现在这种细化的感觉,毕竟“对自己负责”对于当下而言,过于宽泛而缺少执行力。
于是,在开写这篇读后感(实际是自我剖析)之前,我放弃了外卖而给自己做了一个简单的清汤蔬菜鱼丸小火锅,饭后沿着小区步道边欣赏夜景边散了一小时的步,然后在久违的心情舒畅后,用这种方式,代替蛤蟆先生和他的朋友们的聚会,记录下我对这本“及时书”的感谢以及逐渐明晰的内心感受。而且,是的,我现在就在行动。
也许这是我最近写得最没有逻辑与结构的一篇文字,但我喜欢这种“信马由缰”的畅快感,而且许久没有使用第一人称行文了,写至此处,更是酣畅淋漓。所以,我的“蛤蟆先生”同伴们,希望你们也可以通过阅读与思考这本书或其他有益方式(毕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来汲取生活的力量,像蛤蟆先生和他的朋友一样,也和我正在努力的一样,与灰暗道别,迎来可以描绘的、细化的新生!最后以本书中我最喜欢一段话结尾:
“我们看到的自己,并不一定总是我们喜欢的样子。从当下的你,变成你想成为的自己,必定要经历行为和态度的转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勇气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