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称为英雄,这对一个年轻人来说,负担太沉重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坐公交车时,移动电视放着《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预告片,瞬间被吸引,想着上映之后是一定要去看的。说实话,相对于这部片的导演李安,我更加感兴趣具体的剧情。
李安在这部电影里采用了120帧/4k/3D的技术,惊世骇俗,我不是很懂这个技术在原先的电影层面上有多少突破,据说这对演员的演技要求是极高的。虽然在中国电影院还不能感受到这样的技术,但是这部电影的剧情还是很值得去看的。
19岁的德州士兵比利.林恩与其他七名幸存的突击小队成员,因为在伊拉克与当地反对武装进行了3分43秒的激战,机缘巧合成为国家英雄。扮演比利的是一个新人演员,但却非常准确地还原了一个正值盛年的少年的矛盾心理。
每次上战场前班长会依次拥抱每个战友并互相说“我爱你”,看到这里时还不太明白这一举动,但“蘑菇”班长战死后,我才忽然明白。原来每一次上战场都可能是永别,一定要在那之前说这句话。
影片是以穿插的方式回忆他们与敌人激战的画面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当记者问到他获得一次与敌人近身对抗的机会有什么感受。他说:“获得?我不认为这是一种荣幸,如果可以,我也想只远远地攻击。”是啊!有谁不想好好活下去,他们只是有一个保卫祖国的信念。在与记者的对答过程中,不断地穿插战场的炮火满天飞的画面,这无疑强调了一遍他们的回答,那一刻,他们的回答对观众来说更具说服力。这样大量曝光在观众面前,他们是非常不习惯的,甚至说是有一点害怕。
他们被邀请至足球赛中场表演亮相,出场时,他们难受极了。
“我们真像是一群待宰的羔羊,这样的感觉真tm不好”
“别紧张,这只是一场演出,还能见到梦寐以求的真命天女Beyonce哦!”
“所有人都在表扬你这辈子最惨的一天,这种感觉真奇怪!”
在烟火放出的一刹那,仿佛回到了战场,隆隆的炮火声和烟火声是如此地相似,以至于他们差点崩溃,那一刻,我感到好心疼他们。演出导演给他们说了一长串的走台,他们一个都没记住。中途比利一个人随着歌声走向舞台中间,他似乎看到了自己和啦啦队那个女生在家里亲热,这一个联想镜头完美地诚信出比利有多么想像一个常人一样,一样去生活,一样去拥有爱的权利。
我们都知道战争对人的心理创伤是极大的,但我们似乎天经地义地认为军人是应该承受这些的。是的,作为一个军人,保卫祖国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战争给他们留下的心理创伤是极大的,比利的姐姐意识到自己的弟弟可能有战后心理问题,极力劝阻他不要再回到伊拉克战场,并说这样回来并没有什么羞耻,你的责任已经尽到了。电影非常细致地展现了比利的心理活动。死去的班长的话不时在他耳边回响,但遇到那个啦啦队女孩后,他也好像拥有一个平凡的人生,能够安分地去爱,安分地去生活。
比利,你的故事已经不再只属于你自己而是全美国的故事了。
他们的故事仅有一人买,且是以极低的价格。他们和制片人的对话无疑是整部电影的高潮,制片人说人们是容易遗忘的,也许现在你们的事迹非常出名,但过不了多久,人们便会忘记,这样对于我们来说风险太大。
这不是一个故事,我们能做的不是什么故事或观念,而是我们真实的生活。我知道,每个人对战争都有着不同的理解。
说完果断拒绝了制片人出卖他们的事迹,我想比利是在这时坚定了要回到部队的信念吧。
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个军人。
影片结束后,我脑海中不断回响着《Soldier》那首歌,内心极度压抑,几乎快要在座位上哭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