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路》让我收获很多,最主要的就是见识了美国的大学教育,明白了好的教育不是学校的名气提升了人的社会地位,而是人的成就使学校的名气得以提升。在一个氛围久了就会觉得最好的大学就是分数高可以进入,而大学之路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不是考得好,而是学得好。” “不是以教为主,而是以学为主。” 这些不同的思维方式在我的传统认知里始终交战着。大学决不是拿一个含金量的毕业证,美国的大学到底什么样?毕业证不重要那去学什么?什么是大学之路。读完这本书,大学已不是我以为的高等院校的统称,大学之路在我看来是大学之道。
什么是好大学?
一所大学能否让学生生活得开心,并且因此而激发出学生一辈子学习的热情,是衡量一所大学好坏的重要标准。
01古老的欧美名校
英国:牛津大学是英语世界里最古老的大学,1096年就有教授讲课带学生了,剑桥大学成立于1209年,是英语世界第二古老大学。而美国有名的私立大学虽然没有这么年轻,大部分也都距今几百年的历史。
美国:建国之前建立的大学都是私立大学,下面附有院校的附建校时间和在此学习过的中国部分名人名单。
哈佛大学建校1636年 (竺可桢、梁实秋、梁思成、陈寅恪等)
耶鲁大学1701年(詹天佑、颜福庆、马寅初、晏阳初、林徽因、李继侗,)
宾夕法尼亚大学1740年(林徽因、梁思成、沈宗灵、郎咸平),
普林斯顿大学1746年,(吴国桢、吴军)
哥伦比亚大学1754 年(胡适、宋子文、徐志摩、顾维均)
斯坦福大学1885年(牛满江、王文华等)
加州理工大学 1891年(钱学森、周培源)
麻省理工大学1861年(钱学森、张朝阳)
康奈尔大学1865年 (胡适本科、茅以升、李登辉)
02认识美国大学教育的理念
欧美优秀的大学有两类分类方法:纽曼教育理念和洪堡教育理念,或者两者结合。
约翰.纽曼
约翰.纽曼是19世纪英国牛津的大主教和教育家、思想家,被奉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先驱。纽曼的理念主要是奉行大行之道。认为大学是知识普遍传播的地方,而不是道德教化场所。注重多元化地选择科目,即是倡导通识教育,哈佛是体现纽曼精神的极致。为了让学生有足够多的选择科目,哈佛为本科开了3500门课。只有一半与专业有关。(写作是所有学生都有要求的课。)
以下是纽曼最经典的名言,足以看出他的教育理念。
“先生们,如果让我必须在那种由老师管着、选购学分就能毕业的大学和那种没有教授、考试,让年轻人在一起共同生活、互相学习三四年的大学(比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牛津大学就是这么做的)中选择性一种,我将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为什么呢?我是这样想的:当许多聪明、求知欲望、富有同情心而又目光敏锐的年轻人聚到一起,即使没有人教,他们也能互相学习。他们互相交流,了解到新的思想和看法,看到新鲜事物并且掌握独到的行为判断力。”
威廉.冯.洪堡
威廉·冯·洪堡是一位德国学者、政治家和教育改革家,1809年,洪堡创立“现代大学之母”洪堡大学。洪堡的理念是在纽曼的理念上加上了科学研究。而洪堡则是注重科学精神,用知识来创造的理念。
03中国学生的哈佛情结。
哈佛大学是通识教育的典范。哈佛大学注重以学为主而不是教,因此学不学是自己的事。
这是哈佛大学第25届校长博克(Derek Bok)所提出的教育定义的通识教育部分精桦,值得认真思考。
通识教育应该给大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让他们接触不同的事物,使他们能对学术及文化发展长远的兴趣。增进他们对自我的了解,最后能对其未来的生活及生涯做出明智的抉择。经过与不同的学生相处的经验,培养他们成熟的处事及处人能力,并且也通过这种经验培养人们对人类多元本质的容忍度。”
1869年,年仅35岁的埃里奥特担任哈佛大学校长,此后他担任校长40年,对哈佛的教育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一是给学生学习上选择的自由;二是使学生在所擅长的学科上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三是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的行为转化为自主的行为,使学生从对教师的依赖和从属关系中解放出来。
看看哈佛大学毕业生的去向。
哈佛毕业生去的地方真是五花八门,而且大部分都不是什么挣大钱的地方。很多人会到非常落后的地方去帮助穷人,或者参军,或者去考古研究历史,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服务于社会,这些在宣扬成功学的家长看来也确实没有什么可写的。
哈佛大学是中国学生最向往的学校,可能是因为中国学生都比较注重学校的名气和排行。而美国人却没有哈佛情节,认为不上名校,也可以成功。哈佛大学的毕业生很多都从事出力不讨好的或者低收入的工作。所以这在中国家长是难以想象的。美国学生理解的成功是多元化的,和中国学生不一样。哈佛也鼓励学生成为各个领域的精英,而中国大部分学生的领域都比较集中比如计算机。正因为如此,哈佛不太喜欢招收中国学生,这也是其中之一的原因吧。哈佛大学严进宽出。所以在录取时非常功利,首先要留出名流的子女名额,比如总统的子女,如果是教授,那么子女也相对容易。一是为了保证哈佛的人脉都是上层社会,还有亚裔的控制比例、非洲裔的比例等种族的问题,同时还受每个种族给学校的捐款的影响。2014年9月,拥有香港上市公司恒隆集团和恒隆地产的陈启宗、陈乐宗兄弟,通过家族基金“晨兴基金会”,向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捐赠3.5亿美元,创下哈佛378年校史上金额最大的单笔捐款。这无疑对于提高华人录取率和亚裔地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只要能被哈佛录取的学生,入学以后相对比较轻松,课程难度不是特别大。所以录取时功利,但哈佛教育决不功利。
04各具特色的名校——哈佛不会算、麻省不会写。
耶鲁大学——政治领袖的培养
耶鲁大学耶鲁致力于政治领袖人物的培养。所以更加注重通识教育。
正如理查德·莱文校长所说:“教育人们服务于社会并不意味着教育必须集中于掌握实用性的技能。耶鲁追求为学生提供一个宽广、自由的教育面,而非狭窄的、职业性的教育,以便使他们具备领导才能和服务意识。耶鲁大学同时也是一个相互尊重的社区,并且珍视自由的表达和对世间万物的探寻。在这个社区中人们的互动模式同样服务于社会。”——永远强调对社会的责任感、蔑视权威、追求自由和崇尚独立人格被认为是“耶鲁精神”的精髓,它是耶鲁人奉献给世人的一份宝贵财富。
麻省理工大学——工业领袖的培养
而麻省理工大学则是最好的工学院,致力于工业领袖的培养。比较喜欢麻省理工是因为它是所非常有个性的大学。有独特的书呆子文化和黑客文化,麻省理工的学生是一些卓而不群、执着甚至行为带点疯狂的人,对科学痴迷但缺乏人文气质。有个有趣的例子说麻省理工的学生黑客了一个大楼的灯光,据说是来玩俄罗斯方块。用我们的话讲是追求个性到极致。所以校长不得不对他们玩个性做一个限度规定。麻省学生都比较木讷,也许和他们追求学术的极致风气有关,麻省进入容易,出来难。麻省理工一方面是吸引对工科感兴趣的学生,二来吸引想来打理工科底子的人。很多人去麻省也不是毕业以后从事工科的工作,而是学会科学和批判的思维方式。所以毕业的学生大部分是医生和教授等,麻省理工大学的教授都是非常专注热爱学术教育的,也许是本身对教育的热爱,所以很少有教授出来搞科研,而且本科阶段一流的教授占到一半以上,一年级就是最好的教授来授课。所以麻省是打好工科基础的最佳院校,并且工科科目应有尽有,只有你想学什么都可以学到。
流传哈佛不会算,麻省不会写。
加州理工大学——科学家圣殿
而真正毕业出来目的性很强的大学就是加州理工大学,进入的学生也是立志成为世界一流科学家或工程师。科学是加州理工学院的主题,不仅成就了很多科学家,而且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年轻人的圣殿。所以麻省是对大学工科爱好者的学习,而加州理工则是工科天才的聚集地,钱学森就是毕业于加州理工大学。有个笑话说一个女生在加州理工一定要找个男朋友,帮她完成作业。这没有性别歧视的意思,只是说明进入加州理工以后的功课是多么难。一所学校对任何一个学生是不是合适才是真正的好,更不是有名气那么简单了。
斯坦福大学——硅谷的人才输出地,创新代表。
斯坦福大学是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最平衡的大学,等于哈佛加麻省理工。所以进也难出也难。斯坦福是创新的代表。斯坦福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教授的观念认为比起授课来说,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和他人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学生可以自由地选课、换课、退课,当然这也是因为私立学校的经费充裕为基础的。而斯坦福有20年在美国名校排名15-20不等,最近几年能够稳居第三,吴军和许多学校的内部的教授聊天了解到,最有相关性的是学校推出的一项改革,博士生也可以申请项目经费,改变了学生被动跟教授,受制于教授的局面。结果就是让斯坦福的研究项目更加灵活和丰富。博士生有了自己想做的项目可以主动找教授,如果教授不同意还可以换教授。也就是说落实到经费上才可以看出一个大学是否真的是以学生为主的办学宗旨。因为斯坦福的经费主要靠捐款,所以做到这个也是别的大学比较难以达到的。
硅谷与斯坦福
说到斯坦福必须要说硅谷,因为硅谷和斯坦福的关系是,斯坦福给硅谷持续输出了大量的科技人才,而硅谷则给斯坦福贡献了大量的捐款。硅谷的今天是和斯坦福的这种给学生最大自由分不开的。早期斯坦福大学由于经费的原因,经历了很久的经费不足的艰难局面,后来教授选择了卷起袖子自己干的方式,和学生自己创办公司,将技术直接变成利润。所以学校允许学生开公司,教授开公司,教授占很大的股份,学校所占的比例很少甚至没有。但尽管如此,很多创业成功的学生都会毫不吝惜地回馈母校大量捐款,这也是斯坦福办学的主要经费来源。所以应了开头的话,斯坦福和硅谷的关系是一种说不太清的关系。硅谷的很多公司都是斯坦福的学生创办的,而斯坦福鼓励创新的风气,也鼓励同学退学办公司,这在那种环境下退学办公司 已经变成非常正常的事。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也许能够说明创新的意义。也有个笑话说伯克利大学的校长说伯克利的学生毕业生都管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叫老板。
05反思终身学习
俞洪敏说,不是为了上名校而上名校,上名校是因为对知识的渴望。我想现在我明白了名校不是我以为的名校,知识也不是我以为的知识。
如今随着政治经济形势、华人的捐款贡献等因素,名校录取虽然比例不断变化,有上升趋势,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毕业生而言,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也许是因为国内的大学少有提供这种认识自我和发展自我的机会,所以职业咨询师,职业策划师应运而生。大学所学专业也许大部分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也找不到或者没有机会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在高考背负的太多责任面前,兴趣这会事早已被降低到了最低点。我想社会是不断进步的,一代代的更新迭代,兴趣越来越被重视。目前还是有很多人毕业后从事的工作都是非本专业的。在工作中再从头开始学习。然而大学90%的时间却都在学习和准备考试中渡过,虽然得到很好的专业训练,却让年轻人在一生最宝贵的时间里失去培养优秀品质和综合能力的机会。所以我想简单说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这应该就是上大学的目的和最该做的事。
恰巧吴军老师今天得到专栏第322封信是《中美大学本科课程教育的差异》,我简而概括之下三点。
1.数量和质量之差。首先中国本科生每学期的课程数量特别多,而美国大学每学期的课程数量并不多。北航的大学大一上学期有13门课。而且因为不是自己选择的,只能给什么学什么,功课紧又由于要参加考试,所以没有反思的时间。而美国一学期只修4门课。虽然课少但是作业量极大。简而言之,前者注重数量,而后者注重质量。
2.考核方式单一和多元之差。中国的考核方式主要是考试成绩。而美国是作业、测验、考试和实验或项目构成。前者单一后者多元。因此衡量学生的成绩的好坏是学得好,而不是考得好。
3.课程自由度不同。中国是老师一人讲,学生都在听。课堂气氛沉闷。美国学生的课堂可以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课,自由提问,教学相长。而吴军在霍普金斯大学里说学生随时可以找教授提问题,甚至是晚上10点多都可以推门去教授的宿舍。而学生也可以给老师打分,如果老师的分数一直不好,自然对老师的发展也是不利。
这些差异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积极性,只要考好就可以,形成了功利的心理,对知识不能够形成足够尊重,学会围绕制度想对策,而失去了学习真正目的和乐趣。还记得修身治国平天下么,大学应该就是从修身开始。
虽然国内的教育现状如此,每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进程各有各样,历史是在曲折的波浪线中前行的,不同时代造就了每个人不同的命运,中国的古人也曾有辉煌的思想和文化值得我们多读书,中国是孔孟之乡,中国近现代也要很多不朽的文化,中国经济在崛起,教育也该如此。这是历史问题,我们也不该过多的抱怨,教育的进步也需要时间和条件。于我们自己而言永远不该停止探索的脚步,如果没有条件,也要自己创造条件去学习多维度的知识,不论是学生还是已步入社会多年的人,终身学习的意义也在于此吧。
吴老师说通识教育的学生发展更有后劲。因为通识教育教会学生应付变化的能力,眼光长远,知识面广,社会经验丰富,综合能力强,了解社会,了解历史,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具备管理社会和应付各种复杂情况的本领,这些都可以作为检验自己读书学习的目标和发展方向。
(通识教育之后,是研究阶段,就是专才教育,这些不是本文重点,因此不再累述。)
05 结束语:求其上者得其中。
到这里,我想起曾经老师说过的一段话:
每一个喜欢阅读的人或者经常参加讲座学习的人,我想都是希望以此获得一些智慧,使得自己或者孩子能够在社会阶层上晋升几个台阶。有道是,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一个人如果追求的层次本身就在中下,是不可能靠运气不断进步的。
这也是为什么要学习最好教育理念的必要。
便于了解吴军老师,下面附吴军老师的简历
吴军简历
吴军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本科)和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硕士),并于1993-1996年在清华任讲师。
他于1996年起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博士,并于2002年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在清华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期间,吴军博士致力于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特别是统计语言模型的研究。他曾获得1995年的全国人机语音智能接口会议的最佳论文奖和2000年Eurospeech的最佳论文奖。
吴军博士于2002年加入Google公司,任Google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到Google不久,他和三个同事们开创了网络搜索反作弊的研究领域,并因此获得工程奖。
2003年,他和两个同事共同成立了中日韩文搜索部门。吴军博士是当前Google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在Google期间,他领导了许多研发项目,包括许多与中文相关的产品和自然语言处理的项目,并得到了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的高度评价。
吴军博士在国内外发表过数十篇论文并获得和申请了近十项美国和国际专利。他于2005年起,当选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系董事会董事。
吴军是一个还不错的摄影爱好者,一个古典音乐迷,喜欢享受高质量的影视。
2010年,吴军博士离开Google,加盟腾讯公司,担任负责搜索业务的副总裁。并担任国家重大专项“新一代搜索引擎和浏览器”项目的总负责人。
欢迎你给我留言交流想法,如果觉得文章有用请不吝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