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为己》是由李泓琪所著,系统性地探讨了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脉络。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孔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人在一开始便强调“学习为己”,学习是个人的事,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从中获取快乐。又有《论语》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要时常回顾,感受乐趣与快乐。“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古之君子为己不为人,此所谓经典儒家的教育观。
时至今日,中国的教育仍然在强调“快乐学习”的观念,尤其是在教育启蒙的阶段,我们通过动漫,游戏,玩具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让小孩在体会到快乐的同时,获取知识。
似乎我们也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保持对于学习的兴趣,要比掌握学习技能更加重要,但是一提到中国的学生,给人们留下的印象还是踏实和刻苦,很难把中国学生的学习和快乐联系起来,为什么在中国,很多时候学习让人快乐不起来?因为,中国的教育太沉重。
学以为“己”
古之学者为己,强调的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但随着古代各个朝代设立官学,地方官学,教育的目的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至少在封建统治者看来,通过官学设立,国家希望教育能够服务于朝廷统治。到了隋朝,科举制度的完全建立,对于大部分读书人来说,学以为己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己”已经成为了自己仕途上的平顺坦荡。另一方面,对于大部分读书人来说,考取功名,出仕为官被认为是最好的出路,因此大部分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已经变得功利化,“学以为己”的基础已经发生了动摇。
越长大,学习越不快乐
从古代到现代,教育对于个人实现社会阶层的上升变得越来越重要。古人所谓人生四大喜,其中之一便是金榜题名时,十年寒窗苦读,一朝状元高中,犹如鲤鱼跃龙门,至此便能光耀门楣,衣锦还乡。
在当代的中国,类似的事情依旧在重复上演。此前在网络上有一篇很火的文章,叫做《寒门再难出贵子》,核心观点就是在强调中国社会阶层的固化。在英国也有一个著名的社会调查,选取来自各个阶层的孩子,跟踪其50余年的生活轨迹,发现原本属于平民阶层的孩子,只有2个成功地进入到了精英阶层,而这2个小孩,改变自己社会阶层的关键因素就是教育和婚姻。
由此可见,不论社会文明进步到如何地步,教育的本质是没有改变的,在当代中国,教育仍然是寒门自己打破原生家庭的束缚,实现社会阶层进阶的关键要素,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学习总是让人快乐不起来,无论我们小时候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掩盖教育的本质,让小孩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和快乐。但是,只要小孩成长到足够的年龄,能够认识到教育背后所具有的这一社会功能,就能难再快乐得起来,这样的教育对于每一个学习者来说,过于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