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是晚上,所以也在晚上发这篇推送。晚上是个奇妙的时段,太阳那种明亮的光芒藏了起来,剩下月亮朦胧的光,就好像人收起了白天的理智,回归了感情动物的本质。
《北京遇上西雅图》第一部我有看,很喜欢,不论是吴秀波还是汤唯,他们的气质,一个微笑就是一段故事。很难让我不走进电影院去看第二部。
《不二情书》采用了一种很独特的方式来展现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他们生活在地球的两端,只是通过书信进行精神交流。在我看过为数不多的电影中,这是第一部用这种方式叙述爱情故事的。
它来自《查令十字街84号》,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只能通过电影欣赏这种唯美的爱情,在灯光亮起的时候,回味一秒,感叹一秒,然后就要马上站起身来,离开影院,不然拥挤的人流又会浪费我们好多时间。
来自距离感的美,是一种分寸感,是一种控制,是一片精神家园,是一种念想。在我们忙忙碌碌之余,想想这片家园,就觉得生活还有盼头,故事还要继续。
他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从不讲感情,认为一切深邃的感情都是欺骗,真实存在的只有欲,只有荷尔蒙。就像“女生励志文”中常常写的那样,像仙人掌一样长满了刺。
她是浪漫主义的一个极端,渴望爱情,渴望自由的生活,渴望美好的东西。就像一只小白鼠,在生活的迷宫里来来回回,反反复复。
最终,浪漫主义滋润了实用主义。仙人掌的刺“枯萎”了,反复受伤反复结痂的心痊愈了,他们见到了彼此。
我给这篇文章起名为《浪漫主义的复活》。在我理解,浪漫主义就是任何时候动能对美好的事物说一句:我就是要!是的,伤痕累累,而且非常疼,但她就是要,因为那是美好的,是极致的,是自己想要的,那就继续伤痕累累吧,那就继续疼吧,我就是要!
影片中那个和贵妇结婚的诗人是趴在地上,可怜地祈求月亮的光芒多一点洒在自己身上,那么她就是迎着凛冽的寒风站在高处,在月光中起舞弄影。
浪漫主义,一个被21世纪遗忘的词语,今天终于重新唤起了人们的记忆。它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了来自人类本性中对善恶美丑的划分,对美好事物的捍卫。
现实和理想,俗套的不能再俗套的一对矛盾,困扰着每一个人。记得电影死亡诗社中给出过这样的答案——我们活着,就是去追求那些美好的东西。可能是上帝让21世纪的天使传话的时候,一不小心听成了,我们活着,就是为了活着。人们就将它奉为真理,有些人偶尔登高一呼,马上就被淹没在人山人海之中。
一直以来,我是拒绝自己写出上面这种矫情的文字的,觉得这样很幼稚,与其高谈阔论,不如做些实事来的实在些。但此时此刻,我能大声地喊出,我就是要这么做,我就是要矫情,就是要幼稚地说出被长久压抑的人性,就是要守护那些美好的东西。
现实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这样一部电影让我们想起来人性中最原始的东西,让浪漫主义“死灰复燃”。
最后,再来看看爷爷那段向死而生的表白
“老太婆,你这一辈子不爱动,没事就坐在椅子上织毛衣。身体啊,没我那么好。你别怪我说话不好听,八成啊你会比我先走。那也挺好,你胆子小,又笨。我先走的话,家里那一大堆事你怎么处理。你又爱哭,留你一个人在那哭我不放心。老太婆啊,人死之前,有病,有痛,确实招人烦。不过你放心,你再烦,我也不会嫌你。我脾气不好,你要是到了那边,愿意的话,就等一等我。如果你不愿意,你就找一个脾气比我好的,我也答应。那咱俩就说好了,墓碑旁边我会空出一块,到时候把我的名字刻在你旁边,你看行吗?好了,赶紧地把衣服给换了,丑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