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游行方队有自行车队伍,想起那个年代,家里要有辆自行车那可牛掰了!70年代初,自行车好像也要100多元钱一辆。
那时,生活水平还不高,自行车对一般家庭还算奢侈品,我父亲是上海支援内地的技术工人,工资比较高。但自行车非常难买,母亲就托在上海的舅舅买,上海也不是很好买,28寸平把的话自行车上海也紧俏,买了一辆26寸的羊角线闸自行车。
记得自行车寄来时,邻居都围观看父亲拆那个外包装,黑漆油亮,羊角线闸突显有些“秀气”。我也不少在同学和小朋友之接显摆,并约好等下了课家长没下班,偷偷地骑一下……
我记得约了2个同学,我们三个人真是憨胆大,一个骑一个坐后架,另一个旁边扶着,摇摇晃晃地左右摇摆行进在大马路上,现在想起来好像我们都虽会骑,但不会带人呢。当时,正峰下班路上人多,同学骑的不稳,一个不小心就撞到了马路牙子上,车线闸断了,吓得我脸都白了。
我们家住四楼,我扛车放到家里,心里想着怎样与父母交代?当时我们也去找修车的,但没有线闸配件,我想不会再去上海买吧。还好父亲本就好脾气,母亲不懂这些也就稀里糊涂地过去了。
这辆车可出了大力了,我们家那时一天3顿大米饭,记得三口人一年大概吃600斤大米。所以,要用白面去换大米,父亲每次去驮100斤左右的面,星期天赶个大早,约几个朋友一起去附近的县里,运气好的时候傍晚就能回来。有一次晚上10点多才到家,可把我母亲急坏了,父亲说:“100多斤要好几家一点点换,还要等一起去的朋友……”。
现在依稀记得,我和父亲也一起骑自行车,去白面换大米,好像我驮了30斤或50斤,记不太清了。父亲借了一辆28寸的平把自行车,我就骑了我家的那辆26寸女车,我大概是读4~5年级的样子吧。
平时,我骑的轻巧飞快,这后面驮了面,车把都不好控制,还好骑上去了,也就稳当多了,但遇到车流人多时,我会紧张手心都是汗。父亲骑马路外侧,我骑里侧,来回路程大概也要3~4个小时,为了吃大米饭,这也真是辛苦哦!
一直到80年代初,我有幸接触到了紧俏的自行车。那是我参加工作进了工厂,分到了总厂计划财务处价格科,那个年代是计划经济,所有生产资料都是要定价上报,所以有了专门的价格科。
那时,我们厂成立“自行车分厂”,那吸引了全市人的眼球。当然,价格也是我们科定的,所以也有一些小特权。
在这里想起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插曲,我们工厂很大,所以与市里各有对口单位,那市里的各个部门都来厂里找人买自行车。
自行车分厂就是每天加班,产量再高也满足不了“特需”,自己职工就别提了。总厂的各个职能部门,也要对所对口的市里各部门应接不暇。
自行车的票也非常难弄,也要看谁的“来头大”。我们价格科对口的就是市政府的物价局,也是比较高的部门,科长派我去协调此事。
那天,我已经先拿票,再提车,但提车也是一项复杂高难度的关口。提车排队也是要看需求者的“身份”,来提车的是市政府开“红旗车”的一个司机,那个年代开红旗车多牛逼啊!
我也趁此坐一次“红旗车”,我的那个兴奋劲就别提了,20出头的我,也就刚参加工作不久,就有这个机会坐了市里屈指可数的,市领导才能坐的“红旗车”。
说说这“红旗车”吧,每个市里也就1~2辆吧,给市长、市委书记专配的。在路上能看到都很难得,比现在的“宝马”级别高了去了。
车子徐徐地沿着厂里的马路行进,我抑制不住喜悦,朝车窗外认识的人打招呼,他们无不外乎地,说不上是惊讶还是羡慕的表情。反正我整个人都兴奋,有些忘乎所以,也是一个“虚荣心”作怪吧,脸一直是红红地发烫。
这一路上都有工人好奇的眼光,这排场一直到了销售处,已有很长的队伍在排队开票。这红旗车的到来,大家刷的一下就看过来了,我开了车门还没下车,同行的会计就已朝我挥手,大声打招呼来到车前。
他也兴奋地一边看着车,一边与我聊着,直接带我来到开票处,我到有些不好意思看着后面排队的,但他们都还惊奇地看着车,感觉这大人物来这插队,应该理所应当吧!
朋友看我的那眼光也流露出高兴但有些疑惑,我懂,那是“红旗车”地位太高贵了,我怎与它“高攀”上了?不过,后面的过程也都顺风顺水了!
我父亲一直想买一辆名牌28寸的自行车,当时,我们厂和杂牌的自行车都很难买到,别说这名牌了。无都有偶,我们价格科与北京部委都有工作联系,他们也经常下到工厂里来,我就托了他们,他们又托了我们自行车厂销售科的,在上海自行车厂买了一辆28寸的“永久”牌自行车,那已是大概84年吧。
这一圈绕的可真远,我们厂生产自行车与上海自行车厂有紧密联系,尽管能买到也是非常有限的。这辆自行车是我们家里除了电视剧外最宝贵的了,我父亲一般不骑它,还单独买了一把弹簧锁黄色的,特别粗。
后来,我们单位有个师傅,总拿他们家的那个事说笑,她说星期天一家人准备去市中心逛逛,她们家有一辆28寸自行车,爱人掌控车把,小儿子坐在前梁上,她抱着女儿坐在后架上,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交警挥手让停下,到了跟前,看了一眼顿了一下问:“你们家里还有人吗?他爱人说,怎?没了,都在这车上了……”
说到这,我又想起我家老邻居,每次见面那个阿姨就说,孩子她爸差点丢了老大,是有一次孩子她爸骑自行车去市中心,她大女儿坐在后面车架上,大概不知什么时候,大女儿掉了,她爸骑的快没感觉,结果到了市中心才发现,又骑回家也没见着,那个阿姨又吵又打……,结果大女儿自己坐公交车回家了。这就成话柄了,时不时拿来说事!
自行车的故事很多,也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烙印!
那时,生活水平还不高,自行车对一般家庭还算奢侈品,我父亲是上海支援内地的技术工人,工资比较高。自行车非常难买,母亲就托在上海的舅舅买,上海也不是很好买,28寸平把的话自行车上海也紧俏,买了辆26寸的羊角线闸自行车。
记得自行车寄来时,邻居都围观看父亲拆那个外包装,黑漆油亮,羊角线闸突显有些“秀气”。我也不少在同学和小朋友之接显摆,并约好等下了课家长没下班,偷偷地骑一下……
我记得约了2个同学,我们三个人真是憨胆大,一个骑一个坐后架,另一个旁边扶着,摇摇晃晃地左右摇摆行进在大马路上,现在想起来好像我们都虽会骑,但不会带人呢。当时,正峰下班路上人多,同学骑的不稳,一个不小心就撞到了马路牙子上,车闸断了,吓得我脸都白了。
我们家住四楼,我扛车放到家里,心里想着怎样与父母交代?当时我们也去找修车的,但没有线闸配件,我想不会再去上海买吧。还好父亲本就好脾气,母亲不懂这些也就稀里糊涂地过去了。
这辆车可出了大力了,我们家那时一天3顿大米饭,记得三口人一年大概吃600斤大米。所以,要用白面去换大米,父亲每次去驮100斤左右的面,星期天赶个大早,约几个朋友一起去附近的县里,运气好的时候傍晚就能回来。有一次晚上10点多才到家,可把我母亲急坏了,父亲说:“100多斤要好几家一点点换,还要等一起去的朋友……”。
现在依稀记得,我和父亲也一起骑自行车,去白面换大米,好像我驮了30斤或50斤,记不太清了。父亲借了一辆28寸的平把自行车,我就骑了我家的那辆26寸女车,我大概是读4~5年级的样子吧。
平时,我骑的轻巧飞快,这后面驮了面,车把都不好控制,还好骑上去了,也就稳当多了,但遇到车流人多时,我会紧张手心都是汗。父亲骑马路外侧,我骑里侧,来回路程大概也要3~4个小时,为了吃大米饭,这也真是辛苦哦!
一直到80年代初,我有幸接触到了紧俏的自行车。那是我参加工作进了工厂,分到了总厂计划财务处价格科,那个年代是计划经济,所有生产资料都是要定价上报,所以有了专门的价格科。
那时,我们厂成立“自行车分厂”,那吸引了全市人的眼球。当然,价格也是我们科定的,所以也有一些小特权。
在这里想起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插曲,我们工厂很大,所以与市里各有对口单位,那市里的各个部门都来厂里找人买自行车。
自行车分厂就是每天加班,产量再高也满足不了“特需”,自己职工就别提了。总厂的各个职能部门,也要对所对口的市里各部门应接不暇。
自行车的票也非常难弄,也要看谁的“来头大”。我们价格科对口的就是市政府的物价局,也是比较高的部门,科长派我去协调此事。
那天,我已经先拿票,再购买,但提车也是一项复杂高难度的关口。提车排队也是要看需求者的“身份”,来提车的是市政府开“红旗车”的一个司机,那个年代开红旗车多牛逼啊!
我也趁此坐一次“红旗车”,我的那个兴奋劲就别提了,20出头的我也就刚参加工作不久,就有这个机会坐了市里屈指可数的,市领导才能坐的“红旗车”。
说说这“红旗车”吧,每个市里也就1~2辆吧,给市长、市委书记专配的。在路上能看到都很难得,比现在的“宝马”级别高了去了。
车子徐徐地沿着厂里的马路行进,我抑制不住喜悦,朝车窗外认识的人打招呼,他们无不外乎地,说不上是惊讶还是羡慕的表情。反正我整个人都兴奋,有些忘乎所以,也是一个“虚荣心”作怪吧,脸一直是红红地发烫。
这一路上都有工人好奇的眼光,这排场一直到了销售处,已有很长的队伍在排队开票。这红旗车的到来,大家刷的一下就看过来了,我开了车门还没下车,同行的会计就已朝我挥手,大声打招呼来到车前。
他也兴奋地一边看着车,一边与我聊着,直接带我来到开票处,我到有些不好意思看着后面排队的,他们都还惊奇地看着车,感觉这大人物来这插队,应该理所应当吧!
朋友看我的那眼光也流露出高兴但有些疑惑,我懂,那是“红旗车”地位太高贵了,我怎与它“高攀”上了?不过,后面的过程也都顺风顺水了!
我父亲一直想买一辆名牌28寸的自行车,当时,我们厂和杂牌的自行车都很难买到,别说这名牌了。无都有偶,我们价格科与北京部委都有工作联系,他们也经常下到工厂里来,我就托了他们,他们又托了我们自行车厂销售科的,在上海自行车厂买了一辆28寸的“永久”牌自行车,那已是大概84年吧。
这一圈绕的可真远,我们厂生产自行车与上海自行车厂有紧密联系,尽管能买到也是非常有限的。这辆自行车是我们家里除了电视剧外最宝贵的了,我父亲一般不骑它,还单独买了一把弹簧锁黄色的,特别粗。
后来,我们单位有个师傅,总拿他们家的那个事说笑,她说星期天一家人准备去市中心逛逛,她们家有一辆28寸自行车,爱人掌控车把,小儿子坐在前梁上,她抱着女儿坐在后架上,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交警挥手让停下,到了跟前,看了一眼顿了一下问:“你们家里还有人吗?他爱人说,怎?没了,都在这车上了……”
说到这,我又想起我家老邻居,每次见面那个阿姨就说,孩子她爸差点丢了老大,是有一次孩子她爸骑自行车去市中心,她大女儿坐在后面车架上,大概不知什么时候,大女儿掉了,她爸骑的快没感觉,结果到了市中心才发现,又骑回家也没见着,那个阿姨又吵又打……,结果大女儿自己坐公交车回家了。这就成话柄了,时不时拿来说事!
自行车的故事很多,也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