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3月28日,张纯如出生了。
那时,张纯如的父母刚从哈佛大学拿到博士学位,这个粉嘟嘟的小生命给一家人带来新的生命体验。
张纯如出生前,父母已替她取好名字。然而,它们却冥冥中暗含了张纯如降生世间的使命。
中文名“纯如”是母亲的主意,出自《论语》“乐其可知也......从之,纯如也”意思就是纯正和谐。张纯如的母亲给予女儿最美好的期望,希望她天真纯洁,永远幸福快乐。
张纯如的英文名“Iris”是父亲取得,来自希腊神话,本意为彩虹女神,负责传递天堂和人间的消息。她是众神与凡间沟通的使者,每当她经过,身后便会留下一道彩虹。善良人死后的灵魂,通过天地间的彩虹桥,被她携回天国。
在医学中,Iris有虹膜之意,是眼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这样说,我们通过张纯如的眼睛,看到了世界残忍却真实的一面。
此外,Iris还有鸢尾花的意思。鸢尾花的花语是娇艳而美丽,是下凡到人间的女神。在神话中,鸢尾花还是一种开在通往天堂路上的花。
欧洲人认为鸢尾花象征着光明和自由;古埃及人认为鸢尾花是力量与雄辩的象征。而波斯鸢尾花的花语是“华丽”,受到这种花祝福而生的人,多才多艺,具备了闪亮、辉煌的个性。
不过,鸢尾花的花语里还隐藏着一种绝望的爱。或许,在人间最后的时光,整日埋首于那些看不完、写不完的人性黑暗,张纯如绝望了,可能离开才是她唯一的解脱。
张纯如的一生,仿佛是专门为别人度过的。她要做一个真正的作家,而不是玩文字游戏。她要通过文字传达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和感情。
她很有才华,完全可以驾驭各种素材,但与黑暗相遇,可以说是命运,也是她自己的选择。
张纯如本是计算机系的高材生,却因在大学期间,编写剧本,写作故事,认定了将来的职业方向,最终转入新闻系。当然,学科跨度太大,其中的难度和挑战可想而知,但张纯如凭借自己的执着和能力,证明了自己的选择。
张纯如的第一本著作《蚕丝:钱学森传》就获得业内的一致好评。她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深入浅出地展现了自然科学,还写出兼具文学性的优秀作品。
就在完成钱学森这部作品的期间,张纯如在加州的一次摄影展中第一次看到南京大屠杀的照片。
张纯如的祖父张铁君参加过那次战役,最后死里逃生。所以,张纯如从小就听爷爷和父母讲述1937那个冬天的故事。虽然张纯如知道日军惨无人道的暴行,但亲眼看到照片的时候,她的心还是被深深刺痛了。
但更让张纯如难过的是,她翻阅无数书籍,却找不到任何一本记录真相的图书资料。而远在东方的日本,还一再否认这一罪行。
一天中午,张纯如与母亲相聚午休的时候,她把这次经历告诉母亲。母亲鼓励她应该用文字记录下这段惨痛的历史,还历史一个真相,告慰那些在地狱里惊恐不安长达6周的灵魂。
张纯如接下来的写作,并不顺利,她要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搜寻证据。就在那些日子里,她发现了拉贝(二战期间,德国人拉贝保护了无数国人,并用日记记录下日本人在南京的暴行),并和拉贝的孙女取得联系,还促成拉贝日记的出版。
直到今天,我依然没有勇气独自观看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所以,我们无法想象张纯如在亲临历史的黑暗时刻需要多大的勇气。张纯如飞到南京,寻访大屠杀的幸存者;千方百计寻找欧美国家的目击者,甚至去日本采访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本人,倾听他们口中还原的历史真相。
恐怖、暗黑的历史资料给张纯如带来巨大的精神冲击,她失眠,掉头发,食欲下降,体重下降,但最终她挺了过来。
《南京大屠杀》于1997年12月出版,立刻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之后,张纯如开始了繁忙的售书会、巡回演讲、各种活动。面对日本方面的质疑,张纯如走上电视,当面驳斥日本右翼分子的诡辩。
之后,在2003年,张纯如出版了最后一部著作《在美华人》,同样大获成功。书中讲述了最初移民美国的华人曾经受到的歧视,还有他们做出的贡献。
新书刚刚出版,张纯如又开始投入下一部作品的准备当中。它是关于二战期间,美国大兵在菲律宾被日本虐待的历史真相。
张纯如明白,一旦她开始暗黑主题的写作,自己就站在了悬崖边上。各种负面信息都向她涌来,很多读者来信向她诉说痛苦,她都要抽出时间阅读,回信。因为她明白自己身后有无数双无辜的眼睛渴望她,也有无数邪恶的灵魂提防她。
她说:“我要将这些遇难者从遗忘的角落里拯救出来,替那些暗哑无言者呼号。”因此,张纯如依然义无反顾地选择做一名斗士。
但张纯如生前被无数压力压得透不过气来,而压垮她的原因实在是太多了:
1、负面信息大面积过载,没有合适的渠道及时疏通情绪(南京大屠杀、美国大兵在菲律宾)
2、右翼势力的骚扰,恐吓,增加张纯如的心理负担
3、工作完美主义,日夜颠倒的写作,没有预留休息和放松的时间
4、生活的经济压力,做过各种兼职,做电话推销员、送外卖
5、丈夫多次希望她找一份有规律的工作,抱怨她花钱无节制,买太多书
6、渴望做个完美母亲,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多重身份失衡
7、天生的敏感性格,担心成为家人的负担
8、心理医生的不作为,教条主义最后压垮了张纯如敏感的神经
种种迹象之下,家人和朋友都感觉到了张纯如的巨大变化,那个原本阳光乐观、魅力四射的她变得沉默寡言,满脸疲惫。张纯如的母亲不断地寻找合适的医生和治疗女儿的方法,可惜张纯如没有给母亲太多的机会和时间。
张纯如出发前留下了一张字条,希望家人们永远记住她生病前的样子,她说:“我曾认真生活,为目标、写作和家人真诚奉献过。”
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这个曾为南京30万冤魂奔走呼号的女子,将自己的白色轿车停在一段荒僻的公路旁,然后掏出手枪,结束了自己年仅36岁的生命。
相信那一天,一定有一道美丽的彩虹挂在天边。那是张纯如用绚丽青春的生命盛开了的鸢尾花,它们铺满了通往天国的路,无数冤死的灵魂在她的笔下被人们看见,然后像一阵风一样随她而去.......
正如美国人权基金会在张纯如丧礼上的致辞:
如彩虹般,你带给了人间美丽和希望;
如彩虹般,你展现在天地间一座桥梁;
如彩虹般,你只能短暂的逗留,留下来的是人们无限的回忆;
如天使般,你代表了善良和勇敢;
如天使般,你是她的使者,为正义,为无言者请命,为历史见证,为人道,你付出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