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师是主动打电话到我办公室投稿的作者。也许是因为电话里面聊的比较融洽,我把自己邮箱留给了他。没几分钟,就收到他发来的书稿内容。虽然事先说好,我只需要看样张和目录,但他还是把整本书稿发给了我,还非常贴心地设计了封面。在回复邮件的几分钟内,我又连续收到他发来的两封邮件。连忙打开看,原来,每一次都只是改动稿件上的一两个错别字。
简单回复之后,我开始浏览陈老师的书稿。书稿大概是他近几年全部成果的展示。有文本解读,有上课实录,实录后面还有专家的解读文章,还有教学感悟和教学随笔。看后第一感觉就是太杂,而且书名也过于诗意,反而失去了个人的特点。
老实讲,作为年轻教师能取得如此多成果,也意味着陈老师的努力和认真,文本解读和课堂实录部分确实有自己的教学特色,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作为一本书,如果将课堂实录,文本解读,教学随笔等都杂糅在一起,不仅显得乱,而且会有凑字数之嫌。我决定跟陈老师好好谈谈对书稿的改造。
在过往经验中,我跟作者商谈如何改造书稿往往都很顺利,毕竟编辑的作用就在于用自己的专业判断看出作品所欠缺的地方,从而帮助作者把控作品,作者往往都很乐意听取编辑的意见。抱着这样的想法,我跟陈老师进行了沟通。先说了书名的事情,我建议接地气一些。他答应修改,十分钟后发来另外一个更虚飘的题目。
看来是思想没有转变好,那我先跟他商谈内文的改造吧。我建议对实录点评部分进行删减,毕竟本书的主题是个人教学成果,有太多别人的点评,一则有胁名人自重的感觉,严重点说就是狐假虎威,一则是删改后可以更突出主题,更加精到。陈老师听完后,大摇其头:点评也是对个人的肯定,是不能再删减的了。而且,别人出书都可以这么做,为什么我不行。(按:目前因为出版社出于弱势地位,只要有钱就可以出书,把别人的文章整理下然后大摇大摆挂上“著”的人比比皆是。)我只好解释说学术规范的问题。但陈老师貌似认准了别人可以,为什么我不可以的道理,一直说不愿意修改。最终,我妥协,那么获得点评老师的授权吧,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了。
我本意想把陈老师这本书做成一本走市场的图书,这就需要他保留解析文本,课堂实录部分,摒弃那些教学随笔以及教学感悟的文章。为了更突出他教学的特点,我建议其写一篇长长的理论文章,交代自己解析文本的基本思路和特色,如何形成这样的特点,又是如何运用这样的理论指导自己教学实践的。我深信,这样改造后,即便仅仅是市级名师的陈老师,其作品深度和实用性也会超过市面上大多数图书。但是,陈老师一直强调其教学随笔是理论文章,是这本书有机组成部分,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能删掉。我尝试电话说服他,但他仍旧是这个观点。最终,我也只好舍弃改造的想法了。陈老师的书或许仍旧可以出,但泯然众人矣,也得自己花钱买走所有的书,毕竟这样杂糅的书是没办法准确找到其市场定位的。
通过跟陈老师的交流,我发现大多数人对自己的作品抱有“迷之自信”,相信这些作品怎么好怎么好,当编辑从另外角度提出要修改的时候,他们会觉得自己受到了极大的冒犯:这都是心血啊!你怎么懂!怎么能随便修改!但如果真的是心血的话,请你写好之后先放一放,放一两个月之后再去读,如果觉得还是精品的话,那或许是可以拿出来见人的了。
随着社会发展,出书和写书越来越简单。但不是把自己所有东西堆砌在一块就是书了,这是对书籍缺少起码的认识和尊重。书写好后,也并非就是精品,需要一遍遍打磨,需要细细琢磨才好。陈老师明显没有对自己的书稿好好打磨,毕竟认真的话,不会连续发来数版本只改动几个字的稿件过来。他听不得别人太多修改意见,认为自己书稿就是那样才完整。也许,在他看来书就应该是那样。有可能他是对的。但作为专业人员的编辑来说,对书的感觉更为准确。在这一点上,作者最好还是要仔细听听编辑的意见,合理的地方要听,不合理的地方确实需要反驳,但每一条修改意见都不接受确实很罕见。
坚持己见的作者值得尊重。但坚持己见的作者也很难沟通。书籍是需要多方努力,共同完成的作品,不是作者一个人的功劳。或许,以后再也不敢跟陈老师合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