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诺曹去上学了,带着杰佩托的期盼,也带着自己无穷的幻想。这一切就如同这世上的万千孩子和万千家庭一样,满满的都是希望。然而,正所谓世事难料,我们可怜的匹诺曹和杰佩托都没有想到,狠心的科洛迪竟然在这样的时刻分开了他们,而且直到故事结尾时才能再次团聚。
好吧,其实这一切只能怪匹诺曹自己。因为他禁不住木偶戏的诱惑,卖掉了杰佩托用唯一的一件外套给换来的识字课本;因为他无法抑制自己的贪婪,中了两个骗术拙劣的骗子的圈套;因为他听不进“不要结交坏朋友”的忠告,以至于险些闯出“杀人”的大祸……
匹诺曹的身上几乎拥有我们用来定义“坏孩子”的所有元素,他顽皮淘气、不听话、爱撒谎、不喜欢学习、好逸恶劳、一次又一次地违背诺言……所以,匹诺曹总是不停地被各种“规则”所惩罚。
但与此同时,匹诺曹的身上也拥有着很多难能可贵的优良品质,他勇敢而有担当,宁愿自己被烧掉也不愿意让自己的朋友去替他送死,并由此得到了马戏班主的赞赏;他忠于职守,因为帮助农夫捉住了偷鸡贼而使得农夫原谅了他的偷窃行为;他善良而富有同情心,把因追捕他而落入水中差点溺水而亡的大狗“艾利多罗”救了上来,使得他之后能够逃脱被当成“木偶鱼”吃掉的命运……而正因为有了这些,每每到了关键时刻,匹诺曹总是能够获得帮助。虽然我们可以说这些都是童话故事,这些都是是科洛迪的巧妙安排,但在现实的世界中,这其实也是存在着必然性的。无论如何,一个拥有了如此优良品质的孩子,无论他现在是多么的不争气,也是不会让我们感到绝望的,不是吗?
从匹诺曹独自一人去上学开始,到最终考取了全校第一名的这一大段时间里,科洛迪为他安排了许许多多跌宕起伏的离奇经历。如果我们仅仅把这些当做童话故事来读的话,这些描写现在的确是有些跟不上时代潮流了。然而,如果我们正时刻苦恼于孩子们成长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的话,这些描写也许会使我们豁然开朗。
每当匹诺曹又一次犯错之前和犯错之后,科洛迪总是不惜笔墨甚至有些显得啰嗦地大段描写匹诺曹的心理活动。而这些心理活动却绝非杜撰,它们非常准确地反映出了大多数孩子们在此时此刻的真实想法。与此同时,科洛迪也会紧接着给我们示范面对此情此景最有效的应对方法——先进行适当的惩戒,然后再进行充满爱意的谈心和讲道理,二者缺一不可。
每当匹诺曹犯错之后都会痛悔不已并且决心不再去犯,然而没过多久,他却会又一次犯下错误。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可以对此蹙眉抱怨、仰天长叹,但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这种事情发生在孩子们身上其实是非常非常正常的。千万不要用“屡教不改”这样的词汇去理解孩子们这样的行为,听到一个指令就可以准确执行并且贯彻始终的不是孩子,那是机器。孩子们的成长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所以我们的教育也必须有一点一滴积累的足够耐心。
不仅如此,科洛迪为匹诺曹勾勒的世界并非如同一般童话那样黑白分明,而是充满着与现实世界相似的混沌元素。小仙女教育匹诺曹不能说谎,而紧接着对骗子说了实话的匹诺曹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赞赏;被欺骗了的匹诺曹去要求惩罚骗子的卑劣行径,没想到自己却反而被关进了监狱;明明打伤同学的并不是匹诺曹,然而警察却要将匹诺曹绳之于法;还有那三个被小仙女请来给匹诺曹看病的荒唐医生,呵呵,大家肯定已经发现,其实这样的“专家”在现实中也是为数不少……
纵观整部童话,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也如同现实世界一样,面对这一切,抱怨和辩解都毫无用处。想办法进行应对,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无论如何,匹诺曹终于又一次死里逃生。这一次,保证痛改前非的匹诺曹足足遵守了一年时间的诺言。当然,他也因此理所应当地取得了大考全校第一的好成绩,并且获得了他一直梦寐以求的变成真孩子的机会。
只要等到明天,匹诺曹就不再是一个小木偶,而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孩子。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啊!
然而,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匹诺曹接下来还要经受一次巨大的磨难。那些把《木偶奇遇记》当做普通的童话故事阅读的人们,都是想当然的认为这只是科洛迪的又一次巧妙地安排而已;而对于那些时刻关注孩子们成长的爸爸妈妈和师长们来说,他们则能清楚地看到这其中的必然性。因为匹诺曹的身上的问题其实依然存在,这些问题其实从来就没有被真正解决。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