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画完家庭图后,我看到我老公好像有我爸的影子,以前总想着不要找跟我爸一样的人,结果还是找了个一模一样的。”
“我昨晚回家后给我父亲的原生家庭画家庭图,突然有点明白为什么他会不顾家不关心子女。”
……
上周语禾老师心灵地图的系统课带领大家从自己原生家庭切入,学习画家庭图梳理家庭规条,透视家庭结构,分辨从原生家庭中承继或排斥的模式。很多学员在画完后都恍然大悟,对自己有了很多新的觉察跟发现。
在语禾老师带的团体中,常常会玩这样一个游戏叫“认知角度”,玩法非常简单,大家围一个圈,选一个人站在圈内中心作为观察对象,其他人面向他,另外再放一张椅子在圈里的某个位置。在老师的口令下,逐渐往右走,当走到椅子附近的人就要站在椅子上观察圈中的人。在不同的位置,理所当然的会看到观察对象的不同方位的部位及特征,而站在椅子上的人所看到的范围会更高更广。这样一个简单的体验,目的很简单,就是提醒我们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知角度。
在之前的课程里,语禾有跟大家分享认知思维的角度,有点状思维、线性思维、平面思维、立体思维、逻辑思维等等,当我们似乎陷进一种模棱两可,胶着的状态时,不妨尝试以立体的思维视角,把自己拔高再回过头来看目前的困境。画家庭图,透视家庭结构而是其中一种立体的视角与认知思维。
这次继续摘录杨蓓老师《亲密、孤独与自由-关于人生的25道习题》书中的章节,选取“亲密产生的迷雾”这一章。 亲密,看似一团迷雾的原因,起源于我们很少有机会真正地回头去疑惑自己,就像是一只蚂蚁在桌面上爬,看不见桌面,以为世界就是这么大,理所当然的认为这就是世界。要看清亲密关系中的迷雾,需要跳脱自以为是的视框,真诚的面对自己、面对伴侣、面对这份关系。
以下内容为书中 “亲密产生的迷雾” 这一章
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亲密感,为什么?因为亲密里有我们活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元素——爱与被爱。而人生在追求一生的美好的同时,爱与被爱的满足,是非常重要的酬赏之一。
但是我们又常问这是真爱吗?于是我们抓住各式各样的线索来肯定这就是爱,也肯定自己被爱。所以当有人送花,送礼物时,我们认为那就是被爱。我们没有能力真的去感受,没有能力去觉察,只能藉着一些外在的事物来告诉自己:我拥有这些,所以我拥有爱,我也能够去爱。
在我们追求亲密的过程中,也因为性的接入,让我们对于人与人之间真正的感受——爱与被爱,变得很模糊。因为性行为让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自我认同感的变化衍生出控制、嫉妒、背叛、信任等课题。于是自然而然的,我们会问“亲密”的追求,到底是真?是假?人在找寻或者肯定“我是否真的被爱?”或是“我是否真的爱这个人?”的问题上,费尽心思。
亲密,看似一团迷雾的原因,起源于我们很少有机会真正地回头去疑惑自己,问问自己在逃避什么?于是,所有的外显行为皆成为衡量亲密的标准。亲密,成为紧抓不放的桎梏,而不是真挚的分享和自在的对待。
事实上,人在自以为是的亲密中,逃避真诚的面对和自我真心的慈悲。
为什么真诚的面对是这么的困难?因为,人在面对自己的时候,都逃得驾轻就熟,更可况是面对另一个人。然而,我们逃到哪儿去呢?逃到各种角色扮演当中,只要把角色扮演好,其中有没有真实的人味,就显得不重要了。所以,角色也常常是一种面具。夫妻、父母、师生……等等都是角色,角色让我们维系住所有的社会关系,但其中是否有亲近的满足感呢?这是很值得我们去细问自己的。这也是我们进入中年时,常会自己问自己的。
中年,充满生命疑问
当我们的生命进入充满成熟的阶段,人生角色开始增加,可能要结婚、工作、养小孩、奉养父母等等;很多人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出现疑惑的,因为感受到苦。
由于种种角色积压下来所产生的压力,让我们的体力、心力各方面都负荷不了时,那种苦的感觉,一方面让我们透不过气来,一方面我们会开始问自己:“我做这些事情到底为了什么?”很多人也在这样的压力下,开始回头想自己,回头看自己。
可是,我们才想着、看着没多久,便进入了中年,所以有的人会说中年危机最可怕。如果以承认发展的理论而言,不管男性或女性,会出现“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的疑问,大概是在三十五岁左右,因为三十五岁时所承受的压力是在高峰状态,所以疑问便开始冒出来。
当心中疑问冒出来时,有些人会发现这些好像都不是他真正要的,那时,虚假的感觉就会浮现出来。
其实,就算我们体会到这些现象的虚假,还是会面临一个疑问:“我到底要给这些事物怎样的定位?虚假的现象难道就要全盘否定吗?”所以,三十五岁这个中年前期的疑问:“我这样做,到底是要肯定它呢?还是要否定它?”而事实上,想要肯定的是自己的付出是否有价值,是否被人所认可,更进一步,想要确认努力付出是否真的换取到了“爱”与“被爱”。
然而,这个过程中,无法确认的主客观因素还真多,于是这样的自我怀疑,有时就又回到了以外显事物来肯定自我的模式里。例如某个人事业有成或是家庭幸福,就会比较容易回头来肯定自己过往的付出,因为人比较容易从看得见的成果来肯定自己。
这是一个旧有的模式,我们还是从过往那种不停地追求成果,顺应整个社会所加诸在我们身上种种的规则里,来帮助我们给自己一个定位,大多数人仍然会在这样子的一个框架里头,一路到老年。有某个层面来看,这样的追求即使心中有些“虚”的感觉,也就差强人意的度过一生,所以,即使“虚假”也无妨,因为,人生必经是由自己来定义和解读的。
但是,中年的这些疑问,其实也是追寻生命意义的转折点,如果这些疑问促使我们去落实自己的定位和意义时,虚假才会浮出台面,逃避才会成为议题,放下也才有可能。
所以,当逃避成为议题的时候,人,开始与自己靠近,用自己的柔软去面对在外游荡已久的心,虚假不再可恶,真实不再可怕,让自己的心,有回家的感觉,那是一个领略到爱自己的过程。
跳不开视框,卡住生命
就是那位染发学生的例子,当他披着一头像怪医黑杰克样子的头发时他是活在自己视框里的,他认为这样很炫,认为这是他的真实状况,可是他看不见他心里所隐含的矛盾——想要被人家看见,可是又怕被人家看见的矛盾。他带着这个矛盾过日子却看不见,或逃避去看这个矛盾。我想我的解读太直截了当了,迫使他不得不去好好看看自己。
这位学生在两、三个礼拜中写完了厚厚一本日记,是一个转折点,虽然我没有看到他的日记,但可以相像,他是如何勇敢地去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挣扎与矛盾,又是如何地在自己心里,为这些矛盾和挣扎画上逗点或句号。在这个过程中,心,必然是痛的,但也是柔软无比的,因此才能承受,才能观照;之后,他才能享有清楚、轻松和清爽。
这种情形就像是一只蚂蚁在桌面上爬,它看不见桌面,以为世界就是这么大,理所当然的认为这就是世界。如果我不是一只蚂蚁,而是一只飞蛾,我可以飞离桌面,看到整个桌面,还可以看到一只蚂蚁在爬。如果我们没办法跳开自己的视框,看见自己的视框时,生命就卡在那里,这时想要放下,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然而,在重重的虚假当中,放下,也会随着视框的大小、深浅而产生许多不同层次的效果,而生命的真实,就在这层层放下的过程中显露出来。
现代人愈来愈害怕结婚,也愈来愈不敢生小孩,却从来没有停止对追求亲密的渴望,其中的关键,在于人们都害怕面对真实而陷落在虚假的追逐中。因此,现代人的亲密就犹如浮萍一般,不必有责任与承诺感,合则聚,不合则散。即便是这样的关系,人们在付出时,其实并未减少,因为当“爱”的时候,任谁都是全力以赴的。如果这时知道自己的付出,是在这一个“虚假”视框里的付出,那时付出会变得更有效。因为你知道自己为什么爱这个人,为什么愿意为他付出,于是可以不计后果承担爱的责任。
所以,无私的爱,不是不可能,而是必须在过程中学习到如何放下自己的害怕。放下自以为是的期待,放下自以为是的视框,看见自己的真心,看见自己的愿意付出,那么付出成为一种感受,一种以对方为中心,而又休戚与共的感受,亲密自然就存在了。
接纳,承接与容纳
放下,其实是一种接纳,接纳自己的矛盾、挣扎、害怕,也接纳自己的狭隘、自我中心。尤其,我们把“接纳”两字拆开来看时,是“承接”和“容纳”,所以是一个人以内外一致的心态去承接自己、容纳自己。事情、现象可以存在着矛盾、冲突,但在心态上不和自己对立,也不和这些让自己过不去的是过不去。心的平和、自在也就出现了,所以,接纳和放下是一体的两面。
然而,当我们在逃避的过程中,终于面对虚假时,接纳是很困难的。其中可能伴随着愤怒、怀疑、哀伤、失落,因为原有的目标,可能不再具有意义,甚至可能在这过程中受了伤。这种种的情绪反应,好像成为我们要跳开视框的绊脚石。事实上,如果我们善于观照自己,这些情绪反应正式我们要进一步接纳和探索自己视框的素材,就这样,我们一步一步地靠近自己的真心,其中可能来来回回,可能走两步、退三步,也可能走三步、退两步,人生的意义就在这过程中开展出来。
这过程就像桌面上行走的蚂蚁,它觉得这是一片很广阔的世界,对它来讲,仍然有意义;假如换作是一只飞蛾,从它的视框所看到的世界,原来是一张桌子,也看见蚂蚁始终没有离开桌子;可是这只飞蛾也没看见有人在看它。当人在看这只飞蛾时,人看到的是这一个空间里面的飞蛾,也看见在桌面上在爬行的蚂蚁,这就是视框的不同所造成不同的认知。
而当我们站在后者的视框时,接纳了前者的视框,也放下了前者的视框。就像如果蚂蚁能飞了,它会看见生活中的那个世界,原来只是一个小小的地方;飞蛾如果能站到人的位置来看这个世界,它就会发现自己原来也是人看到的一个点而已,所以原来看到的东西就变成不真实,而且不完整了。
所以,在虚假的层次中,如果自己不跳开来,便看不见它的虚假,也就会以假乱真。
结语:
无私的爱,不是不可能,而是必须在过程中学习到如何放下自己的害怕。放下自以为是的期待,放下自以为是的视框,看见自己的真心,看见自己的愿意付出,那么付出成为一种感受,一种以对方为中心,而又休戚与共的感受,亲密自然就存在了。
放下,其实是一种接纳,接纳自己的矛盾、挣扎、害怕,也接纳自己的狭隘、自我中心。尤其,我们把“接纳”两字拆开来看时,是“承接”和“容纳”,所以是一个人以内外一致的心态去承接自己、容纳自己。
文:语禾的生命花园编辑整理,内容仅供参考。
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