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对于不管是刚入职场还是资深职场人员,不管是普通员工还是领导及老板读了后都会有深深的启发和作用。生活家庭的各种琐事处理也适用。
而我从这学到了无论工作、家庭任何时候放下自己的评判去真正地倾听别人;我感悟到了共情别人就是要看到别人的需求;我明白了工作中要“多心”,多问问工作背后的“why”;我知道要大胆向上去影响,勇敢提出自己合理的需求;我懂得了如何说服自己,合理拒绝他人不合理的请求;我也清楚要积极面对冲突,站在更高点去寻找那个“A”和“B”以外的“C”。最重要的是,我似乎开始拥有“合作思维”这颗耀眼的北极星。
第一:拥有影响力的前提,是建立合作思维
1.当你说了很多,但仍达不到目的时,很有可能不是因为你不会说,而是你不会听。
2.一味表达的姿态里,包含了两层意识:“你是错的;我是对的。”这是典型的非合作思维。它认为,只有赢得对话,才能达成合作。它把合作当成了目的,实际上却割裂了合作。
3.合作思维是把合作当前提——“我们已经是合作关系,我要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才能让合作顺利展开”。
第二:合作式倾听:时代的红利属于倾听者
基础的“反应式倾听”
反应式倾听比较容易上手,它一共有三步:忍、等、问。
1.“忍”发生在对话之前,唯一需要你做的是,搁置自己的兴趣。
2.提问方式:复述式提问和开放式提问。
更高阶的“行动式倾听”。
第三:共情能力:最高级也是最基础的一种人际能力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有了共情能力,你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与他人建立信任,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第四:运用共情式沟通:从对立到站在一起,从僵局到合作
第一步叫作“停一停,放一放”。
任何时候,当你需要共情却感觉不到共情时,请按下心里的“暂停键”。
第二步,叫作“拿起来”。“拿起来”的另外一个表现是,你可以把它“说出来”。
常用的共情式表达方式:“描述对方的问题+承认对方的感受+询问对方准备怎么办”。
第五:向上影响:跳出惯有的“考试思维”,实现自己的影响力
我们的工作中并非都是毫无余地的必解之题,只要跳出考试思维,你就不再是个闷着头也做不出题目的被动考生。你可以成为和对方合作,共同确定目标、达成目标的主动玩家。
第六: 向上管理,找到老板的核心需求,搞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站好位置,非常清楚的知道“我是来创造价值的,是来跟团队一起作战的!”
2.“多心”是让我走到权威身边,跟他成为战友的一个方法。弄懂“为什么”,是破除考试思维和合作思维之间那堵墙的关键。
小技巧:
和权威沟通时可以套用以及要注意避免的句式:
1.不要说“老板,这个任务我完不成”,而要说“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个任务,我想了解以下这些内容”。
2.不要说“最近我的事情太多了”“这个任务太难了”,而要说“为了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目标,我需要这些帮助”。
3.不要等问题发生了,才去跟客户说“对不起,这件事我们失误了”,而要在发生困难的时刻就及时同步:“我们现在遇到了这个困难,为了更好地完成双方的目标,请你和我们一起努力。”
第七:对抗“杏仁核绑架”,正确地应对他人的批评
第八:积极询问加反馈:从“害怕批评”到“用好批评”(换频道、问出来、给出反馈)
面对批评,你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第一步:切换频道。切换到合作频道,摆脱杏仁核绑架,看到双方的目标。
第二步:问出来。你以为的只是“你以为的”,那不是事实。在合作思维的鼓励下,大胆地问出你的问题。但要注意,要提问,不要指责。
第三步:反馈。就提问得到的结果进行反馈,与对方得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第九:提出需求有三大“坑”,避开它们的前提是正视自己
第一个“坑”是抱怨式提需求,即把抱怨当作提需求。
第二个“坑”是暧昧式提需求,即没有明确的主张和态度,很容易犹豫和改变。
第三个“坑”是威胁式提需求,即让对方在接受需求的过程中感觉到了威胁。
你们已经是合作关系了,而且你们是平等的、互相需要的、相辅相成的合作关系。这个思维会决定你提需求的姿态。
姿态很重要。人和人的沟通是互相影响的——你坦荡,对方就会被这份坦荡影响;你还没说话就开始紧张、开启防御,那么对方就会被影响,认为你心虚。
第十:说对需求,才能达成真正的合作
这个提需求句式由三部分组成:
1.你(合作方)想要什么?(看到并肯定对方的需求。)
2.我们共同的目标是什么?(找到利益共同点,越具体越好,让对方看到你实现这个目标的可能性和不可替代性。)
3.我的需求(深层需求)是什么?我的需求如何帮助我们双方更好地达到共同目标?
提出了需求的“灵魂三连问”。
第一问是:“我的深层需求是什么?”注意,是深层需求。
第二问是:“我的合作方是谁?”这里引入了一个“利益共同体”的概念,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寻找合作方,由此找到合作方的需求是什么。
第三问是:“如何说服对方满足我的需求?”这一步,我分享了一个精准表达需求的公式——“你(合作方)想要什么+我们共同的目标是什么+我的需求(深层需求)是什么+我的需求如何帮助我们双方更好地达到共同目标”。
第十一:如何提出批评,但又能让人舒服地接受
互动关系是双向的:你的批评会激发对方的防御,对方的注意力也会从解决问题转移到维护自尊上。
我们之所以总是处理不好批评的尺度和方式,是因为我们经常会陷入一种“权力思维”,觉得被批评的对象要么低我们一等,要么只能让我们仰望。只有认识到双方是平等的,才能让批评者逃开非强即弱的困境。
第十二:合作式批评: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反馈方式
三种反馈的方式:事实式反馈、求助式反馈,以及关怀式反馈
事实式反馈,它的核心理念是“放下评判,用事实说话”。
(“带着好奇的心态,以探究事实为目的去沟通,才能在双方之间建立起一座牢固的理解之桥。”)
事实式反馈的第二步是提出具体的需求。你要在指出别人的“错误”后,接着提出怎样做是“正确”。
在求助式反馈中,我们通过求助提出批评。当然,这个批评是带引号的。
还有一种反馈方式叫作“关怀式反馈”,它不仅能指出问题,还能激励对方主动解决问题。
“当你发现有人做得不好时,换位思考一下,然后想办法和他一起解决问题。如此一来,你就不会成为一个严厉的批评者;相反,你会成为一个良友,对方也会觉得他拥有了一个和他共同解决问题的盟友。当你们建立这种关系后,你的‘新朋友’不仅会特别感激,而且会竭尽全力,不让你感到失望。”
或许有的时候,你实在控制不住脾气,会升高音量、大喊大叫——那也没关系,我们不是圣人,我们也会犯错。但你必须记住一个原则:你和对方是合作的关系,你的批评和反馈是为了帮助你们把事情做得更好,而不是为了单纯地发泄情绪或者伤害对方。这么想的话,哪怕是发了脾气,你也会在事后有勇气站到他面前,看着他的眼睛向他道歉,邀请他复盘整个事情的过程——也许因为这次冲突,你们之间有了更深的联结也说不定。
第十三:精准表达:金字塔沟通法,帮你说对话,每天节约2小时
精准表达的定义是:准确描述事实的同时,表达出的每句话对看的人、听的人都有重要性。就是说,每一句话对大家来说都有意义、都有关系。
金字塔:
第一层:“发生了什么?”——事实;
第二层:“我怎么看发生的事情?”——分析;
第三层:“我要做什么?”——目标;
第四层:“我要和你实现什么?”——合作。
金字塔表达法的关键是:当我们开始向对方表达时,我们不能让对方重新爬一遍金字塔,而应该直接把对方轻轻放在塔尖,让他上来就能一览全貌。接着,我们可以从塔尖一层层往下表达。
表达的顺序是从塔尖到塔底,正好和“爬金字塔”的顺序反过来——先说“我要和你实现什么”,再说“我要做什么”,而我要做这件事的原因就是“我怎么看发生的事情”,最后附上“发生了什么”的数据和事实。
准备的时候要“爬”,表达的时候要“溜”
一条是准备表达之前的思考过程,我们用爬金字塔的方式从下往上,层层推进;一条是表达时,我们要用溜金字塔的方式,自上而下,结论先行。
第十四:知识的诅咒:找到对方的“信息缺口”,实现沟通同频
人们会忘记你说的话,人们会忘记你做的事,但是,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你给他们带来的感觉。”
第十五:故事思维:用感官化的语言还原现实
感官化,就是想方设法调动听众的视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让别人对你的体验感同身受,从而打动他们。
第十六:得体有效的拒绝,可以实现更高级的合作
若想用别人乐于接受的方式影响他们,首先你自己应该处于一个愉悦的、想主动达成目标的状态。不要一味委屈自己,学会说“不”,是发挥影响力的重要前提。
第十七:逆向影响力:冲突不是合作的终点
第十八:直面冲突,用冲突解决冲突
解决冲突的两个有效步骤是:第一步,对人不对事,即在冲突中照顾好自己的情绪,认真倾听,保持共情。第二步,对事不对人,即把焦点放到事情本身上,不要对人进行评判。
忍、等、问
1.有意识地闭嘴,忍住打断和争论的冲动;
2.多等一分钟,让对方把话说完;
3.和对方确认:“你的意思是什么,我这么理解,对吗?”
简单的两步:“停一停,放一放”和“拿起来”。
“停一停,放一放”的意思是,暂时搁置自己的需求;“拿起来”的意思是,好好看看对方的需求,试着进入对方的感受中。你还可以将对方的感受言语化
就是倾听和共情的力量。情绪在人心里永远是最底层也最有力的。倾听和共情能帮我们暂时放下事,把焦点放在对方这个人身上,为合作赢得空间。
“对人不对事”里面的“人”不仅指对方,也指你自己。合作是两个人的事情,你把对方这个人照顾好的前提是,你先照顾好自己。如果你在冲突当中已经失控了,那么你就无法进行倾听和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