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认知模糊,思考暂停。虽可以感到身体的存在,但是更多的事物我却无法拥有。就像灵魂蒸发出了脑壳,无奈看着涌流的人群。
每次看路边的小花,他有颜色色泽之分,可以让我呼吸到短暂的香气。转身离去,它只在我脑中留下蜗牛粘液般的印记。
我喜欢去超市,导购员的礼貌让我舒服。我认定她是一个好人,默默地祝福她。
同事的观念总总令我信服。他对于"醉驾"“木刻”"开封犹太人"…有漂亮的见解,看到这些成熟的文章,只能一个个知识点地背诵才能理解。
怕一个人吃饭,但是因为我在交往中贡献不了内涵,苍白的头脑外部表现是笨拙呆滞的表情,只有很主动才能吸引到交面不交心的朋友。
也怕那些人看出我心中的不安。
黑夜更加漫长,冰冷的气息充塞沙哑的呼喊,惘然带有愈发的痛感。为了自保紧紧封闭自我,反而身心俱疲。手机上装满app,看似亲昵但调动不了更多的兴致。房间很简单,床,落地灯,书桌,书桌上有顺手买来的书。 信息的荒芜强迫去翻开封面,并不是愿意去读。
「如果说历史和政治搭成的死角,让外部的死亡变得艰难,那么内部的消失呢?」能清晰的觉察到我的精神废墟这个现状,此前我只是在用焦虑堵塞认知。
对作者的关注震惊,他关注生活细节,他关注创造环境,他关注人性本身。对于难以着手的事实,他由浅入深,轻车熟路展现包容,这些铅字浮现的魅力,电子设备所远不能及。
我生活中的极度焦虑只是他面对问题时的一瞬间,生活在他的手中变得非常可控,这种可控是他从容处事的基础。
依然不喜欢书,因为满是文字,认知的困难使得读起来吃力。而隐于其间的处事态度无疑是所要汲取的。对于每件事的衡量,很抱歉,学校没有教授给我。书看起来是唯一的途径,照亮这个依旧黑暗的世界。
揭开封面,正如把自闭的纸箱揭开一个洞,外边的光亮透射进来。这些曾经让我胆怯的人,看起来也不坏嘛,不,简直是很有魅力。
之后的三年,书桌上多了不同类型的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阅读的目标为获得资讯而读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这样的观念支撑整个阅读生涯,方向找对了,在阅读方面你会发现其实你比你想象中的更有能力,这本事讲了一些短时间提高「把书读好」能力。
「乡土中国」这本书是满让人感同身受的一本书,书的作者以乡村出发,挖掘陈旧观念的现实依据。在城市化速度超乎人们宽松态度变化的底色下,你会发现,说的「地缘社会」说得就是诸多隐痛的事实。
「分为两半的子爵」这本书是在速读下读完的,书中人性中不痛不痒的双面人格正是人性本身。
「带一本书去巴黎」改变过往庸俗旅游的观念,使历史与当下犹如平行空间般带给人如梦初醒的观感体验。
……
书改变了人,让人关注美好。
传统教育容易给人一种单线程的错觉,但社会的复杂性使得人很难一条路走到黑,诸多大牛化为作者告诉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对抗复杂性。
人们衷爱智慧的人,他们尽管深陷现实泥沼,也从骨子里相信智慧可以让他们变得更好。
现在宁愿相信多思考会让我变得充实,这种的惯性正支撑我放下工作去考研。尖酸冷涩的概念在思考面前土崩瓦解。具体的过程我们今后再谈,但是半个月前结果出来,初试己经通过,并且专业分第一。
很想告诉屏幕前的读者,不要停止思考,相信这个世界有更美好的一面,你会改变到你喜欢到无可救药。书只是辅助你见识美好的一种,也是最快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