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钱与一个美丽的梦
文:我是素颜
认识张晓霞非常偶然,是在一次朋友组织的饭局上。邻座的朋友说:可以采访采访这位大美女,她是戏曲走进校园的那个电视节目的主角。一下来了兴趣,吃饭间抽空小聊了几句,聊到梦想,她说起自己六岁的时候。
哇,不是吧?你的梦想居然从六岁开始了,这以后还了得?
饭桌不易谈私事,话题又转移到别处,一大桌人吃饭聊大众的事情。我们约定两天之后,在晓霞的工作室面对面进行了一番更深入地交谈。
话题就从六岁开始,她是一个非常健谈的女孩子,口齿伶俐思路清晰。故事就从她六岁那年开始了。由于父母忙着生活琐事,晓霞的生活起居由居住在同村的奶奶照顾。奶奶隔壁有一个很爱唱歌的姑姑,晓霞有事没事就去找那个姑姑玩,跟着姑姑学会了一首《长相依》。夏天的时候,村里的有人买了卡拉OK的器材,在最热闹的地方摆起了摊子,唱一首歌曲一块钱。正巧那天妈妈过来看望晓霞,给了她一块钱,让她零花。
六岁的晓霞胆子够大,居然拿着钱过去唱了一首《长相依》,一曲唱罢,村里人的不过瘾,再次让她唱了一次,这下,在村里,晓霞成了大名人,人人知道她会唱歌,而且唱歌好听。上了幼儿园,每次节目表演,少不了晓霞的独唱。自此晓霞喜欢上了唱歌,对学习却不太感冒。到了小学毕业,爸爸说:要不然你去学习唱歌吧,既然这么爱唱。
十二岁的晓霞跟着爸爸和奶奶来到了省艺校,一听一年一万多的学费,晓霞拖着爸爸回了家,在本地找了一家私人学校,学校教得是戏剧,机缘巧合她开始接触戏剧。记得第一次学唱的是《打金枝》,里面的人物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晓霞,原来戏剧还这么好玩。晓霞渐渐地喜欢上了唱戏。学习了半年之后,她来到了榆次的一个艺校,正式学了三年的戏剧。
旧时唱戏很苦,师父棍棒不离手,每一个学习唱戏的孩子身上就没一个地方是好的。到了现代不提倡棍棒教育,打骂少是少了些,但依然会打。翻跟头的时候,你本领好翻得比老师的棍子快,自然就不会挨打,翻得慢的挨打自然就多。晓霞的练功并不出色,几乎天天腿肚子被打得乌青。到了三年毕业头上,学校成立了剧团,全部是自己的学员,眼看着别的孩子都有了自己的角色,而晓霞连举旗子的机会都没有。
学校老师们注重的是练功,而晓霞喜欢的是唱功。那怎么办呢?到了晚上吃完饭,她就约几个要好的同学为她打板,从八点到十点,她一个的段子连着一个段子连着唱,唱了整整一年。
努力的人上帝都不会辜负。在玻璃窗外,时常有一个关注的身影,那就是剧院的老板,观察了一年之后,他给了晓霞演戏的机会,在《三娘教子》中唱D角。这出戏演员们其实已经排练成熟了,所以她上场排练的机会并不多,在放假自己排练的时候,她精心手制了道具,在私下一次又一次地排练着。正式上课的时候,老师一下被这个女孩的认真打动了,慢慢地她从D角上升到C角,又到B角,最后成了A角。两个本来很出色的同学,不满意被晓霞取代了位置,选择了退学。
一个人的命运在自己的努力下发生了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从嫉妒也发生了改变,假如两个出色的女生不服气,更加努力了呢?可惜没有假如,她们选择了逃跑,做了逃兵。
第一首歌曲《长相依》,第一次唱戏《打金枝》,第一次上台表演《三娘教子》,这三个第一次奠定了晓霞的爱好,晓霞的梦想,晓霞未来的路。
在晓霞的成长路上,有一个最最重要的人,那就是晓霞的父亲,他可以说是晓霞的恩师。在送十三岁的晓霞上榆次艺校的时候,看着爸爸要离开的背影,晓霞哭得不能够自已,转身离开的父亲也两腿发软,哭得稀里哗啦不敢回头。那是爸爸一生当中的第二次哭泣,第一次是在小霞爷爷去世的时候,第二次就是送晓霞上学。
到了晓霞放暑假回来,爸爸把晓霞关进家里的一个旧院子,让她一个人在里面吊两小时嗓子,一个小孩子,免不了淘气贪玩,面对父亲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她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苦心,天天自觉完成这两小时的功课。在六年的上学和出去拍戏演戏的当中,父亲隔三日就给她打一个电话,雷打不动。电话里,爸爸关注的是她的学习和工作情况,时不时给他适当的鼓励和支持。
有一次在一个村里表演,晓霞在台上忘词了,下台后受到领导批评,在后来和爸爸的通话中,她哭得伤心欲绝。睡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几百里外的父亲从天而降。那个时候从家乡到表演的地方,没有直达车,再加上两个人电话联系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爸爸跑到火车站买了夜里的车票,到了早上五点钟到到终点,在火车站睡了两个小时,等到有车了,才急匆匆地赶来,并带来了一个奶奶让捎来的卫生纸卷着的小纸包,纸包外是五种线缠在上面,里面卷着一张20元的钞票,还有奶奶的一张一寸相片。
自此以后,开始长大的晓霞明白了父亲和奶奶的爱,儿行千里母担忧啊,从此在电话里,只报喜不报忧,免得家人为她担忧牵挂。说到长大,其实那时她还是一个小孩子,只有17岁。
小剧团生意不景气解散了,只有三两个团员选择留下到了大剧团。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大剧团都是大人,人才济济,哪里轮到上有孩子们出人头地的机会呢。
到了大剧团,演出的机会根本轮不上半大的孩子。这个时候,晓霞跟着碟学会名家史佳花老师的《大登殿》。等到每台演唱到最后要进行戏曲连唱的时候,小霞软磨硬泡终于在争取了三次台口之后,有了登台的机会,从此以后这个片段也成为连唱必选,连续四年,每次都有上台机会。真正成为台柱子,应该在23岁的时候,小霞终于当上了A角,正像她所言: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了。
也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晓霞苦恼过,戏子这个称谓让坚持爱着戏剧的她失去了方向。看到越来越多的名家老师受到国人的尊重爱戴,她才慢慢又找回了自信,十年如一日地在戏剧这条艰苦的路上不断负重前行。中国戏剧文化博大精深,她渴望着在这一方她热爱的夫君的家乡,能够找到合适的方式,把戏剧文化传承下去。
张小霞带着满腔的戏剧的调子,拖长了尾音,推开了戏剧的大门,朗朗唱道:吾——来——了(liao)......余音袅袅,绕梁三日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