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轻轻呼唤,在天上在云端。让我日夜想像,在梦里回到你身旁......”
从云南回来已经半年多了,可每次听到这首歌,我都会想起去年冬天的云南之旅,想起云南的山山水水,和在那里遇到的那些人。
八天的云南之行,每天都有不一样的收获和感动。从昆明、大理到腾冲,每天的经历,都沉淀成了一段难忘的记忆,镌刻在我的脑海深处,令我魂牵梦绕,终身难忘。
1
春城之美,是冬天里满目的苍翠,是融入自然、享受自然之美的和谐画卷。
我云南之行的首站是昆明。
晚上11点多下了飞机,走出机场大厅,感觉到室外的温度依然透着冬天的寒意,并没有想象中春城的味道。
走到出站口,坐上前来接我的妹妹的车。在飞驰的汽车里,看着路灯下的昆明,干净而静谧,没有杂乱和喧嚣,让人的心也一下子变得放松下来。
晚上借宿朋友家。第二天一早醒来后,已是七点多钟,外面的天还微微黑着。妹妹邀我到小区里感受冬日昆明的清晨。
一走出楼梯口,首先映入视野的是大片的绿。嫩绿的小竹林,苍翠的灌木丛,深绿色的树木。
还没来得及从这满眼的绿色中缓过神来,刚拐过小区的转盘路,一片艳丽的三角梅又闯入了视线。一朵朵玫红色的小喇叭,神气活现地挺立在绿叶中。
我和妹妹一路往前走着。一席怒放的菊花,一株满树金黄的高大银杏树,一丛火红的枫叶,不时的跳出来映入眼帘,让我这个看惯了北方萧瑟景象的人,目不暇接。
小区坐落在山脚下,因势而建,最高的建筑是小区里的观景楼。
我们拾级而上,走到观景楼,坐电梯直达顶楼的观景台。
从观景台上放眼望去,才发现这个小区原来是三面环山,除了前面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左面,右面和后面都是郁郁葱葱的山林。
昆明的晨风是柔和的,即使站在最高处的观景台,风吹在脸上,也完全没有北方寒风的凛冽。
我倚靠着观景台的栏杆,先是放眼远眺,然后闭上眼睛,听着耳畔不时传来的清脆婉转的鸟鸣,呼吸着空气中飘荡着的淡淡的树木清香,做几个长长的深呼吸,在一吸一呼之间,满满的负氧离子,让身体也变得轻盈和空灵起来。
我不禁感叹,云南的冬季,竟然这样五彩缤纷。就连一个小区的风景,竟也这样美丽!
2
春城之美,是精神的富足和文化的厚重,是沧桑之后始终如一的勃勃生机。
吃过早饭,我们先是来到了昆明莲花池公园。
漫步在曾是“十里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拂楼台”的滇中景区。欣赏着岸边的花红柳绿,靠着湖畔,看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不时聚集的一群群颜色鲜艳的金鱼,远处几只头顶红冠、神态从容地游弋着的大白鹅,感受着云南清晨的悠闲和惬意。
公园的亭子里,一个老年乐队正在演奏着不知名的戏曲。几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或拉二胡,或拉风琴,或吹长笛,神情专注而陶醉。一位年约五十的大姐,和着曲子用心的唱着。
在咿咿呀呀的歌声中,品味门口石柱上“帝王陵墓美女妆台传奇跌宕叙沧桑,弯泽龙淋荷塘月色往事沉浮别生境界”的对联,感叹着历史的厚重,和物是人非的变迁。
在公园门口吃过素餐,我们就赶往云南大学的本部校区。
云南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文脉深远、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中国著名大学,始建于1922年12月, 1950年改名为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
踏过校区门口的九十五级台阶,看到“会泽百家,至公天下” 的云大校训,在阅读中,了解回顾云大的历史。穿过阳光斑驳的校园林荫大道,踱步到民国才女林徽因主持设计“映秋院”,品味中西建筑合壁的古朴典雅。一下午的时光飞逝而过。
回去的路上,又参观了已被改成云南师大幼儿园的闻一多先生故居。这条路现在已经被称为先生坡。一路阅读着两旁文学艺术走廊的文字,脑海中仿佛听到了闻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中的铿锵之声:“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我们随时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3
苍山洱海之美,是天地造化的杰作,是山水交融后的厚重和灵动。
从昆明驱车四个多小时,赶到大理下关妹妹的住处时,已是万家灯火。
推开车门,迎面而来的风,吹得我差点没有站稳,直接给我来了个“下马威”,让我切身体会到“下关风”的名不虚传。等到了12楼,呜呜的风更是在窗外不停地低低咆哮着。一直到我进入沉沉的梦乡,耳畔才听不到它的声音。
第二天早上八点多,从下关开车出发,半个小时左右就到了洱海边。
洱海是一个面积25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湖,据说是白族话“耳构”的音译而来。
走近洱海,满眼都是深深浅浅的蓝色:一望无际的湛蓝天空,看不到尽头的青蓝色的湖水,远处绵延起伏的青山。空中飘浮的云朵,也被这蓝色映衬的越发的洁白。
因为辽阔,洱海仿佛总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即便有时而划过高空飞翔,时而落在湖面游弋的红嘴鸥,即便有一群冬泳的人们,在游动中划出的一道道水花,可湖面很快就恢复平静,在波光粼粼中,泛着浅浅的涟漪。
下午,跟随妹妹到苍山自然保护区拜访朋友。把车停在护林检查站的外面,沿着山中的小路,朝着朋友半山腰的住处蜿蜒前行。
苍翠的树林中,不时传来阵阵鸟鸣和潺潺的流水声。循着水声,我们看到了从山上流下来的一道清澈溪流。小心翼翼的下到溪边,掬起一捧清水,品一口,满嘴的甘甜。
虽然山路不陡,但走不多久,我还是累得气喘吁吁。于是就找了一个开阔的地方,扬起头来看苍山上的云朵。
许是因为山上有风的缘故,云彩在风的作用下,一会变换一个形状。初始还像一匹奔腾的骏马,一会就变成了一头发怒的雄狮模样,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后来的行程中,一位同行的大姐告诉我,大理的云,也是当地的美景之一。她时常一个人看云看上四五个小时,很少能碰到相同的形状。
接近朋友的住处时,路过一个叫“桃溪私厨”农家饭庄。因为洱海环境治理,山上的商户都被要求停业治理,店里没有游客。饭庄门口,只坐在一名在椅子上抽烟的老年男子。
看到门口摆了几张凳子,我询问能否小坐片刻,他让我们坐下后,又热情的泡了茶招待我们。看着他没有梳理的头发,晒得黝黑的面庞上深深浅浅的皱纹,身上还沾着泥土的衣服,我以为他是店主雇来看店的民工。谁知聊天中得知,前面半山腰的几栋休闲别墅和这个院子,都是他家的产业。
小小的震撼之余,我又仔细看了下他身上穿的灰乎乎的上衣,竟然是一件花花公子的皮衣!
一面在心里感叹着“人不可貌相”,一面听他讲着的他的传奇人生。他说来苍山之前,因为脑血栓造成语言和运动功能障碍,他已经不会走路不会说话。儿子在这里盖了房子后,把他接来住了几年,他的身体竟神奇的恢复了。
他一面让我端起水杯品尝他用山泉水泡的茶,一面说着大理不仅山美水美,更是滋养人的好地方,并发出“修七世才能投生到大理”的慨叹。
及至来到妹妹朋友的住处,参观了她家的大片茶园,坐在她家充满情调的咖啡馆内,透过落地窗往外远眺洱海,竟也升起想当做一名大理人的念想。
4
大浪坝的松涛,诺邓古城的流星雨,是久违自然的都市人心灵的加油站,是高楼大厦中早已忘却的久远记忆。
看过了苍山洱海,下一站行程是大理的云龙自然保护区和诺邓古城。
妹妹的合作伙伴小邱,是当地的白族人,约好在途经他家村庄时和我们碰头,为我们做向导。
早上6:50从下关开车出发,三个多小时后和小邱汇合,又继续绕着盘山公路走了将近一个半小时,进入云龙自然保护区时,已是正午时分。
小邱先带我们看了保护区里的天池。这个天池,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湖泊。站在岸边,看湖水中倒映着的碧蓝天空,看波光粼粼的池面,被四周绿树环抱,静止成一副美丽的画面。虽然比不了洱海之美,却也是别有韵味。
随后,我们简单参观了正在建的植物展览馆。看了馆内一百多种植物标本,以及166年的铁杉、138年的云南松标本,就忍不住饥肠辘辘,抓紧前往大浪坝吃午饭。
大浪坝在保护区的最外端,不在保护区的禁火区域。店主是小邱的朋友,做饭用的原材料都是他自己家的。一顿地道的农家饭后,我们感觉幸福指数又直线倍增。
饭后来到被称为大浪坝的松林。小邱告诉我们,因为这片松林风声特别响亮,起风的时候,林中的风声就如同大海的波浪声,当地人就把这片松林称为大浪呗了。
走在林间,脚下落满了从树上吹落并已干枯的松针,踩在上面软软的。走累了,一人找块空地,敛一堆松针做垫子躺了下来。
透过树木的罅隙,了望瓦蓝瓦蓝的天空,看高大的松树枝干在风中摇弋舞动的身影,听树与叶、树与树之间的喁喁私语私语。闭上眼睛,耳边翻滚着一波接一波的松涛声,身子下面感受到土地的厚重,躺在大地的摇篮里,享受着和自然融为一体的欢喜愉悦,久久不愿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