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长总爱问,你长大了想要做什么,想要去哪个城市。90年代的信息技术落后,关于村外的世界都是从大人口中听说。犹记得当时特别无所畏惧说我要当科学家,当然要去北京。我花了十几年的时间理解了我爸当时的呵呵一笑。
第一站
初中没有大学的概念,总觉得只有清华,北大是唯一的目标。高中慢慢煎熬,梦想都变的渺小。大学体会自由,和室友旅行,总要去目的地最有名的大学与校门口留念才不遗憾。清华很神圣。人总有望尘莫及,终其一生得不到的。也并不遗憾,至少我也跟大门合过影
第二站
印象很深语文老师情绪激昂讲解圆明园的课文,同学都被感染,除了愤怒,就是惋惜。这应该是为数不多的著名的却要宣扬被破坏的景点。但中国现在繁荣昌盛,我们记得历史,更看的到远方。唯有圆明园值得感动
第三站
长城应该是很多人想要去北京旅游的动力,因为我毛爷爷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乘坐877的游客排了百米长的队,从9点到13点全在排队和公交车上度过。越是等待越觉得难得。对中国人民的劳动结晶和智慧的佩服,是不走到长城难以描述的。每一阶台阶都是我大中国历史文化的象征。除了累,我只觉得骄傲。站在第八个烽火台,摩肩接踵,每个人都在笑,坚持是件厉害的事。
第四站
吃了晚饭,在北三环附近,一个人一辆小黄车,开着导航,骑着去鸟巢。一路微风徐徐,是春天的样子。黑夜适合想念,我沉浸在与私家车并行的马路上,觉得北京的生活远比乐观难的多。朋友问我,你准备好北漂了么。我差点泪奔,不经大脑的说我没有。如果不是鸟巢附近的人群,如果不是我一直想要去看场没有具体时间的演唱会,如果不是真的看到电视里的东西出现在眼前。我可能会再也不去北京。鸟巢和水立方很漂亮,在电视上看的时候,觉得一定要去看看实物,看到实物就想看看里面。一种励志的欲望
第五站
香山的枫叶像个期待爱情的姑娘。没有机会,只能看看春天的香山是什么样的风景。上山走的楼梯,2300多个台阶,中途总想劝自己放弃,走到三分之一遇到负责清理垃圾的大爷,他说他每天要往返四趟。周围人震惊不已,又相互鼓励一定要爬到山顶。天很热,也很有意义。觉得自己成功的自豪感没法被代替。
植物园是很大的公园。从山上下来腿脚不都不受自己控制,能逛了大半个公园也是佩服自己,不能认真的欣赏花花草草,路过就够美丽,不用刻意记忆。
未完待续的梦想
放假的北京没有平日里的熙熙攘攘,我反倒期待看到上下班地铁上的拥挤,看我有没有勇气毕业来到北京漂一段距离。
夜里的北京霓虹璀璨,就算一个人登着自行车,回到住的地方也不觉得孤单。夜晚适合真情流露,把白天的压抑对着路灯,它会给予拥抱并且不离不弃。
旅游季的北京,风景区人潮拥挤。有时候会好奇,究竟什么样的状态可以生活在北京,究竟什么样的人群可以定居在北京,究竟什么样的工作等级可以生存在北京。一种未知的恐惧,我没有答案。
两天半的时间看不完所有的风景。火车驶离北京的时候,我带着耳机听陈奕迅唱:想对着天讲说无论如何阴天快乐。梦想是种很励志的东西,它的过程必然痛苦。看着窗外,突然想开,北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害怕它。毕业我要去北京漂,我会在一个压抑的周末背着包去旅行,找回初衷。
旅行最大的收获应该就是,看到一个城市的人文风情,然后反思自己的不同。听到一个城市的车水马龙,然后思考自己的意义。说到一个城市独特回忆,然后改变自己的不好面。但重要的应该是觉得累并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