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古人作诗,喜欢用诗家语。其特点之一,就是和散文语序不同,因此很多诗句不能用散文的语法来理解。
例如李商隐这首诗《筹笔驿》的颈联: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如果用散文的习惯来理解上下联,就是:管乐有才,关张无命,其实不然。
一、管乐有才真不忝
关于这句诗的释义往往很含糊。
直译的话是这样:管仲乐毅有才能,真得不惭愧。似乎管乐是主语。
但是一般的释义是:诸葛亮真不愧具有管仲乐毅的才能。这种解释也是对的,但是似乎没有很清楚说明“管乐有才”是什么意思。
这句诗的主语,肯定是被省略掉的诸葛亮,即:诸葛亮有才真不忝。管乐起到的是对比衬托的作用 。
有才可以放句首:(诸葛亮)有才,(对比)管乐真不忝。意思是:诸葛亮有才能,和管乐相比也当之无愧。
省略主语诸葛亮后,即:有才,管乐真不忝。颔联的上联,承接的是这首诗的首联: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至今,鱼鸟似乎还惊畏丞相的军令,风云常常护着当年的军寨。可以看出诸葛亮:管乐有才真不忝。
二、关张无命欲何如?
下联直译的话,就是关羽张飞命短(没有好的命运),又怎么办呢?
似乎关张是主语,其实也不是。这句诗还是说诸葛亮。承接的是颔联: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颔联的意思是,虽然诸葛亮运筹帷幄终是徒然,最终蜀国皇帝还是投降了。首联过五关斩六将,颔联走麦城,先扬后抑。关张无命欲何如,承接的就是颔联。
颔联的主语,还是诸葛亮,所以应该是:诸葛无命,就算关张还活着,又能怎么样呢?所以,下联可以理解为:(诸葛)无命,(纵有)关张欲何如?
上下联对比一下,原意是:
有才,管乐真不忝,
无命,关张欲何如?
李商隐把有才、无命插入了中间3、4字的位置:
管乐有才真不忝,
关张无命欲何如?
这种插入,也是诗句的错位,避免了颔联与颈联的前4字结构雷同,也符合了律句的要求,以及押韵的要求。
这是近体诗句法的特点,理解这种句法,才能理解诗人的本意。
三、七子论诗谁似公,扁舟不独如张翰
相同的用法,再举个例子,就是杜牧《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的首句:
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
荐衡昔日知文举,乞火无人作蒯通。
北极楼台长挂梦,西江波浪远吞空。
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
七子论诗谁似公,一般的释义为:建安七子论作诗哪个比得此公?
这样说大意也对,就是说张祜很牛,建安七子论作诗,谁也比不上你。
不过,这句诗可以把论诗放在句首来理解:论诗这方面,七子谁似公。在作诗这方面,建安七子 哪个比得此公?
又如杜甫的《严中丞枉驾见过》的颈联:
元戎小队出郊坰,问柳寻花到野亭。
川合东西瞻使节,地分南北任流萍。
扁舟不独如张翰,白帽还应似管宁。
寂寞江天云雾里,何人道有少微星。
扁舟不独如张翰,白帽还应似管宁。和前面的例子一样,形式上前2字(扁舟、白帽)是主语,但是把扁舟、白帽当做主语,解释就比较勉强了。把不独、还应放到首句的话就清晰了:
不独扁舟如张翰,还应白帽似管宁。
结束语
以上举例的诗句,都可以把第3、4字放到句首来理解句意。另外,自己作诗的时候,可以参考古人的句法,在七言句的3、4位置插入词语,可以得到一种特殊的诗家语效果。
不过,这种句法古人虽然常用,但是现代诗人用得话,可能会被不熟悉古人句法的读者质疑。
推荐一本书,蒋绍愚先生的《唐诗语言研究》,他在王力先生《汉语诗律学》的基础上,对唐诗的句法修辞等各方面做了进一步的阐释。
最近的几篇文章,都是老街阅读这本书的一些心得。不过,读这本书前,建议最好先读一下王力的《汉语诗律学》,这样更有助于理解。
@老街味道
燕台一望客心惊,很多七言律句,可以看作五言句加了2字关系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