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
怎样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
面对学生,我们往往总是急于“走进心灵”,可是现在并不是所有的学生对老师都有着天然的信任感,相反,不少学生往往对老师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防范,他随时警惕老师的圈套。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该怎么办?
我的办法是:等待,耐心的等待。
与学生相处,有一个原则应该遵守,那就是永远不以学生为敌,即使学生对自己冲满敌意,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浑然不觉”,以平常心待之。无论学生以怎样复杂而疑虑的眼神看我,我都以纯净的目光去打量他们。
在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真诚有时候比感情更重要。感情需要时间的积累,而真诚只需要当即把心掏给学生,感情更多的时候通过温馨的话来表达,而真诚需要坦率,包括很尖锐但很真实的语言。
我们已经习惯于这样评价教育:一个学生被老师“改造” “转化”了才能算是教育的成功,否则就是失败。不对。任何一个人的灵魂都是自由而独立的,只要在行为上不妨碍他人的生活,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是人为的去“塑造”别人的“灵婚”。重要的是沟通,“沟通“本身就是目的。彼此做一个倾诉者,同时又是倾听者,师生双方都不要想着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对方,同时又不知不觉的走进对方的心灵,并且不知不觉地受着对方的影响。教育的成功也许正在着不知不觉之中,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这更是一种幸福。
心得:
我的班里就有这样的学生。怎么说呢,这个学生对你是不冷不热,不远不近。既没有其他孩子对你的喜欢,也没有其他孩子对你的讨厌。属于中间类型的。因为喜欢你的孩子和讨厌你的孩子都能从语言和行动上感觉和看出来。而这个学生你看不出来。你叫我我就来,你说什么我听什么,好的事情不笑,批评的话也不伤心,难过。就是面对你,两只眼睛看着你。也能遵守班级规则,作业完成还行,偶尔上课走神,说话,作业完不成,书写不认真。你批评教育吧,几乎白说。一点效果也没有。给你的感觉就是这个学生特别有主意,对老师的话听了但不照做 ,给你的感觉就是你从来都没走进她的心里。她仅仅是你的学生仅此而已。细细想想,我教了她三年,对她我无话可说,可反过来,她可能对我也是无话可说,甚至会更严重,对我没感觉。这仅为猜测。因为现在我满脑子想她竟没有激动,也没有依恋。其实对于她的教育,我今年感觉尤为明显,为此我还苦恼过,但也没有放在心上。对她也就放弃了“教育”。今天读了这部分内容,我才发现,教育中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应该是这部分学生。因为很难交心的孩子,心理上可能或多或少的有问题。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表面的,更应该是心理的,心灵的教育,这才是教育的本质。只有人的心理健康,才能算是真正的健康。才能算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