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看书很有局限性,比如对西方文学实在提不去兴趣,总归文化不一样,翻译过来的文章,怎么看也没有共鸣,以前读书时硬啃得那些世界名著,绝对的囫囵吞枣,大概知道了故事内容就过去了,看过了就忘记了,可能唯一有点印象的就是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情节比较吸引人,到现在还能记得寥寥。相反自己非常喜欢中国的古典文学,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读来也是别有韵味,现代散文也喜欢,看作者们娓娓道来一些生活小事,觉得很是有趣。
本书其实内容很多很杂,而其中又有大量珍贵史料,如果想知道当年的人事,这的确是适合经常翻阅的一本好书。想大概说下书里面我非常喜欢敬佩的几位先生。
王国维先生,外貌属于现代文学与影视作品中塑造的典型的清朝遗老形象,身材瘦小,脸庞黑黄,有些丑陋,但他的学问可谓如江河湖海,浩瀚无涯,并世罕有其匹。他在他的《人间词话》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当然他最惊世骇俗和令人敬佩的,是对出土甲骨文与传世金文的研究成果,使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一下子向前延伸了近一千年,当之无愧的甲骨学鼻祖和新史学开山,后世遂有“不观王国维之学问,不知大师之大,高山之高”的名言警句。
王国维在辞去溥仪的帝师后,被清华应聘,成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之一,在清华执教的两年中生活平静,然后在一个6月的早上,自沉于昆明湖底,全国学界一片哗然。坊间对他的死因有种种猜测,“殉清”说,个人恩怨,悲观哀时等等,其中他的知己好友陈寅恪先生表示王氏真正的死因是殉文化而死,不忍见到即将衰亡的中国文化那令人心酸的悲怆结局而死,陈先生在写给他的挽词中云“凡一种文化,值此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梁启超先生,名满天下的国学大师,无需什么溢美之词。在当时具有远大学术眼光和强烈民族责任感的梁任公,眼望世界范围的考古学迅猛发展,而号称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境内,从事考古工作的人都是以各种名义来华的外国学者,对这种现状颇为不满,决心以学术薪火传家立业的“饮冰室主人”,才让长子梁思成赴美国学习建筑,次子梁思永学习考古。他在致子女的信中说:“思成和思永同走一条路,将来互得联络观摩之益,真是最好没有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目的达到了,梁思成和梁思永学成回国后,分别成为了自己专业学科中领一代风骚的宗师,只是天不假年,梁启超没能看到这一天的到来。
如此学术中的泰山北斗,却死于一场医疗事故,委实叹息,但最让人敬佩的是梁启超已知协和医院的错误,不但没有状告医院,且不求任何赔偿,不要任何道歉,并艰难的支撑病体亲自著文为协和医院开脱,他认为维护西医的形象就是维护科学,维护人类文明的进步事业。他在 《我的病与协和医院》一文中诚恳的讲道“我盼望社会上,别要借我这回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论,为中国医学前途进步之障碍。-----这是我发表这篇短文章的微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