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参加了一个线上百日写作训练营。结营时,群主鼓励我们每人写一篇小说,以五万字为准。
她说,“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长篇小说,二十岁写的和六十岁写的肯定不一样。”
我被这句话所鼓舞,决定试一试,算作给六十岁的自己提前准备一份生日礼物。
写的过程中,我一次次泪湿双眼,也忍俊不禁的偷偷傻乐,就这么写了二个月,终于交了稿。
没想到,那些让我又哭又笑沉浸其中不可自拔的故事,反响却寥寥。同时期交稿的其他同学,有的和我待遇一样,有的却得到众多的赞美和评论。
我揣着疑问,小心翼翼的请教同学们到底哪里出了毛病?
他们提了一堆建议:故事太平淡啦、人物性格不出彩啦、结构松散不紧凑啦、没有抒发出应有的情感啦······总之三个字“不好看”。
我又把小说拿给老公和女儿,老公耐着性子读完,说:“嗯,不错!继续努力!”
女儿很直接:妈,我建议你去看看《致青春》!”
我的信心碎成一地,之后,默默的把小说手稿保存起来。
可这几天,写小说的想法又在我心里蠢蠢欲动,我知道,是《写作课》这本书赐给了我力量。
这本书由美国作家艾丽斯·马蒂森所著。
艾丽斯·马蒂森
哈佛大学文学硕士、作家、写作课教师。曾在耶鲁大学、布鲁克林学院教授写作课程,后在本宁顿学院艺术硕士班执教22年至今。出版多部短篇小说集和长篇小说,作品在英语文学界广受好评,曾获美国最佳短篇小说奖、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小推车奖等。
看《写作课》,就好像在教室里听一位优雅而博学的女教授讲课,她细致、真诚,时而严肃,时而幽默、时而忧愁、时而喜悦、全凭当时解读的小说来定。她理性又不失文艺,谆谆教导的同时也会偶尔自嘲两句。
这本书是艾丽斯·马蒂森集多年写作教学和小说创作的经验所得。里面具体介绍了小说创作的要素、技巧、注意事项以及对36部作品的巧妙解读。解读的作品大多是欧美作家所著,源于我阅读量有限,很多作品都没有读过,造成对解读理解的不是很透彻。
这本书适合不仅有创作的冲动,而且已经转化为实践的小说创作者。另外,本书的目标读者还包括那些拥有过失败经验的作家。
下面我就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这本书做一下详细阐述。
一、麻烦和冲突是故事的灵魂
经常看小说的读者应该有这种感受,小说好不好看全在发生的事儿吸引不吸引人。
有的作者不善于制造冲突,经常用心理描写或环境描写来凑数。著名作家海岩曾自嘲“字不够,景来凑,”可见作家也不喜欢大量的描写。
虽然描写是小说不可或缺的部分,但不可否认,比起故事它们总是缺少了那么一点可读性。
会写故事的作者大多善用陈述句,简单朴实载有足够的信息量。几天前我看了著名作家刘震云的小说《我不是潘金莲》就是如此。整部作品陈述简洁,故事冲突连绵不断,是一部非常吸引人的小说。
所有的冲突都以当时的社会背景展开,比如主人公李雪莲怀了二胎,想要孩子老公就会被单位开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两口子协议假离婚,等生下孩子后再复婚。
紧接着冲突来了,离婚后李雪莲的丈夫秦玉河出尔反尔,跟别的女人结了婚。李雪莲气啊,本来是骗人的事,没想到自己反被骗。
一个人含气带怨领着女儿,好容易想通了重新开始生活。作者在这里又制造了冲突,李雪莲要光明正大的离婚。她和秦玉河商量,要他跟现在的老婆离婚,跟她复婚,再离婚。但秦玉河不干,他怕李雪莲也像他一样骗了他。
然后便制造出了整部小说最大的冲突,“你是李雪莲吗?我咋觉得你是潘金莲呢?”秦玉河的一句话,让李雪莲踏上了二十年的漫漫上访路,从此与大大小小的官员拴在了一起。
小说中这样的冲突层层递进,逐级增高,包括后来李雪莲公社告不赢,告到乡里,乡里不行,又到县里,最后市里、省里、中央。
整部小说就像一锅烧开的水,沉寂、酝酿、冒泡、沸腾、不断的翻滚翻滚、最后再次沉寂。
正如马蒂森在书中所言,“洗礼会就该有戏剧性事件发生,小红帽就该遇上大灰狼。”
且不说结果如何,一个平淡如水的故事,你爱看吗?
二、作家必须具备“虐待才智”
看过小品《主角和配角》的观众都记得里面朱时茂扮演的主角形象,浓眉大眼、一身正气,即使穿上便衣也是一副游击队员形象。
有的小说作者就喜欢把主人公塑造成这样一个360度全方位无死角哪儿哪儿都好的形象。但这样真的好吗?
马蒂森说:“人物只有犯错并深陷困境,才会具有真实性和吸引力。负面特质不仅不会令人讨厌,还会令人喜欢。因此,作家不应过度呵护笔下的人物,那样会破坏其生动性。就像不能因为担心孩子受伤就不让他们体验人生,虽然看着他们受苦我们也会心痛。“
还拿《我不是潘金莲》来说,刘震云把李雪莲这个形象真是虐待到了极致。
骗公家离婚自己反被骗,独自带着女儿含冤受屈生活;
找遍所有能指望的人帮她教训一下秦玉河,可连最亲的弟弟都逃之夭夭;
唯一能信她话的是自家的老黄牛,可老黄牛也最终老死在牛棚;
为了女儿才有了二十年漫漫上访路,可女儿打心眼里厌弃这个常年告状的娘;
好容易不想再告状找个喜欢的人重新开始生活,却发现这个喜欢的人也是另有目的;
到最后想找棵树吊死都不成·····
这部小说让人看着一会儿想笑,一会儿又想哭。
读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在心里说“真傻!好傻!”既同情她,又气愤她。
可李雪莲就在这重重困境中,在人们的嗔笑怒骂中,为了给自己“正名”,给自己伸冤,一点点显现出她“偏执”“死磕”“不懂拐弯”“认死理”的精神。
正如马蒂森所说“一旦问题出现,作家应该抑制为人物解决问题的冲动,甚至要反过来想想如何使之更加严重。问题层出不穷,故事才好看。”
三、合理运用巧合
现实中的巧合总是令人愉悦。比如三人坐在一起聊天,突然说到了同一个人,结果发现这个人我们不但都认识,而且还与我们每个人都有点关系。那种巧合是不是很让人感到兴奋?
对“巧合”,马蒂森这样解释“实际上,文学就是由各种巧合构成。”
细细回想我们曾看过的小说和影视剧,无不充分论证了这句话完全正确。
前段时间热映的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女主人公周莹为了逃脱沈家,走投无路之际躲进了吴家东院大少爷吴聘的轿中。
正是这一巧合,才使得周莹进了吴家,又阴差阳错的成了吴聘的妻子,最后一步步的成为吴家东院的掌柜,直到成为秦商中首屈一指的女首富。
再说说《我不是潘金莲》中的巧合。李雪莲跟着相好赵大头绕路去省城告状,一路上赵大头的关心照顾温暖了李雪莲干枯冷硬的心。
她不告了,她要回去好好过日子。就在她拿定主意准备和赵大头说时,却无意中偷听到了赵大头和贾聪明的电话。
原来赵大头接近她也是有目的的,贾答应赵大头如果能把李雪莲骗回家,就给他儿子转正。
骗局揭破,李雪莲更坚定了告状的决心。作者借这一巧合,让读者刚刚为李雪莲松下 的心又重新吊了起来。
巧合固然好,使用起来也有一定的准则:
首先,不能依靠巧合来化解难题,甚至改变故事走向,否则会显得不可信。
其次,先发制人,以巧合作为故事的开头,继而引发之后的情节。这样一来,巧合就显得很自然。
第三,创建群体,由于群体中的成员关系太过紧密复杂,巧合便在所难免了。
第四,巧合得不着痕迹。
制造巧合往往是小说表达主题的一种方式。不论是否合理,只要两件事情同时发生,就会激发出火花。所以为了成就巧合,作家不得不在读者眼皮底下东拼西凑,步步为营,有时难免流于刻意。因此,巧合有风险,运用需谨慎。
四、让人物行动起来
《儒林外史》中《两根灯草》的故事让我们从此记住了吝啬鬼严监生的形象。
临死之际,严监生伸出两根手指,怎么也不肯闭上双眼。
家人问他是不是有二百两银子还没嘱咐,他摇头;
又问他是不是有两位亲人要见,他还摇头;
只有夫人赵氏泪涟涟的对他说:“老爷,我明白你的心思。你是说两根灯草点着太费了,一根就行。”
说完拨熄一根灯草,只见严监生慢慢垂下了手指,闭上了双眼。
如果作者在这里只是描写严监生的心理,如何的着急,如何的人们不懂他的心思,如何的心疼那点灯油,相信一定没有这一个个人物的行动让人们更能了解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故事读起来也不会有画面感,吸引人。
再比如李清照那首著名的《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描写了一位正值豆蔻年华的妙龄少女,罗裳轻扬,刚荡完秋千的娇憨美丽形象。看到有客人来,她惊诧,好奇,含羞而又爱恋,想走又不想走,想看又不敢看,只好假借嗅一下青梅,来掩饰她错综复杂的少女心理。
诚如马蒂森所言“我一直认为必须让人物行动起来,故事才会丰满有趣。如果仅描述人物的感觉(即心理活动),就无法利用小说的叙事优势吸引读者。相反,以呼应内部的外部事件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则趣味无穷,因为作家需要构思许多情境及事件表现人物内心的挣扎或冲突。”
马蒂森是一位富有经验的写作课教师,在这本书中她还总结出很多在写作中需注意到的问题。比如:
1.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
2.有信息量的句子
3.沉溺于心理活动的人物
4.可以打乱时间顺序
5.动机不明
6.悬念和省略
·····
小说写作是一个思想历练的过程,也是一个让想象力无边遨游的过程。
在小说里,我们可以做从不敢做的事,也可以成为现实生活中永远成为不了的人。
我们可以敏锐的察觉到自己从不愿面对的潜意识,也可以让自己在作品中坦然接受现实的敲打磨练。
然后在一个字一个字的推敲组合中惊喜的发现:所有的生活我们都可以在这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