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受到村上春树的影响,在一个著名的网站上写了人生的第一部小说,小说的主题是四个剩女如何通过自我成长和相互陪伴走出情感的伤痛,成为“盛女”的故事。当时,剩女的话题很火热,我以为我的小说一定会有很高的阅读量。
实际情况是反应平得不能再不平了,连A级签约都没有拿到。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请了几位经验丰富的写手帮我看一下文稿,结论是我缺少“金手指”,情节太拖沓了,人物不够丰满等。
他们说的我都懂啊,但是要如何才能写好小说,我还是一知半解。于是,我就把小说先搁在一边,专心写书评了。
如何写好小说呢?我之前推荐过大泽在昌先生的《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主要是偏向是推理小说,对于纯文学小说的话可能就不太适合了。因此,今天我打算推荐一本我前段时间读过的书——《写作课:何为好,为何写不好,如何能写好》。
首先我想先介绍一下作者。艾丽斯.马蒂森的本科是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英语专业,就像我们的大学本科学汉语言文学一样。她的硕士是在哈佛大学修读十六、七世纪文学,主攻诗歌。这样的教育背景,直接关系到《写作课》一书里举例的材料是十六、七世纪的文学,而中国大多数的读者有点陌生,不太容易理解作者真正要表达。
不过可以暂时搁在一边,先理解艾丽斯.马蒂森引用的在她的写作课堂上真实的案例。况且,艾丽斯.马蒂森的整体行文非常的口语化,采用的比喻非常的贴近现实,章节之间衔接得当,就像是在读一本小说一样轻松。
本书的目标读者并不是初试身手的新人,也就是说如果你还没有写过一部小说,那就暂且把这本书放在一边,埋头创作自己人生的第一部小说。
准确地说,《写作课》的目标读者是那些已有作品出版或正在接洽出版的职业作家、产量不高的半职业作家和拥有过失败经验的作家。本书所指的作家的身份是多元,可能是本科生、硕士生、文学爱好者等,但一定是有过自己创作的写手,少则在报纸杂志发表过一篇文章都算。
接着,我试着总结艾丽斯.马蒂森作为22年写作课导师分享的创作与授课的经验了。
1、小说的题材来源不止于平日里广泛的阅读,了解自己生长的地方和这片土地所承载的历史也是很重要。
很多作家都在强调广泛的阅读对于写作的帮助,但是若不了解生活的常识和自己生长地方的历史,那么则是缺少了一块创作的沃土了。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了。他的小说里大部分的背景都设置在他的生长地:高密市。因为了解熟悉自己生长的土地,所以写起来如行云流水般的流畅。
还有陈忠实写的《白鹿原》、贾平凹写的《废都》《秦腔》等都是陕西本土为主要题材写成,池莉写的《来来往往》、《小姐,你早》则是武汉特色,王朔写的《过把瘾就死》写的是北京味,王安忆《长恨歌》则是上海往事等等。
你们看了解自己生长地方的有历史、地理、风俗人情等,相当于给自己的小说找到了一个源源不断的写作背景了。
2、小说里虚构性元素的存在是为了满足故事发展的需要,而不是贴近现实生活。
艾丽斯.马蒂森建议自己的学生创作小说时以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人为原型,这个人可以是你的爷爷啊奶奶啊爸爸妈妈啊、七大姑八大姨等,但是在处理小说的情节时要以故事的发展需要去写,而不是现实生活中他们是怎么做。
现实生活中,你的爷爷可能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但在小说里因为情节的需要,你的爷爷可能要去偷东西了。这时,不要犹豫,把你的爷爷往小偷的路上写就对了。
如果不了解这点,真的写不出好的小说。张爱玲小说里形形色色的人物,似乎都能找到原型,但又似乎都没有完全照现实照搬的人物,有的人还被张爱玲写得很坏。因此,张爱玲的舅舅看了她的小说,以为写的是自己家里的丑事,还断言和张爱玲绝交呢。张爱玲的情感世界至今是个谜啊,但从创作小说的角度来说,张爱玲做得不错呀。
3、处理好小说里巧合。
小说的写作是要让人感觉真实并符合逻辑,太多的巧合只会损伤小说的真实性,减弱小说的影响力。最失败的例子就是《简爱》里的最后简.爱和罗彻斯特的相遇竟是听从大自然的超神力量,太匪夷所思了,也太不可信了。
艾丽斯.马蒂森建议在小说不能依靠巧合来化解难题,甚至改变故事走向,否则会显得不可信了。其次,先发制人,以巧合作为故事的开头,继而引发之后的情节。再次,创建群体,因为群体成员的关系错综复杂,巧合就再的难免了。
想要你的小说更加可信,那么处理好巧合是必要的。
4、想让小说人物立体化,那么让他行动起来。
艾丽斯.马蒂森在刚开始写作时,花了很多的笔墨去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但是这些在读者看来并非必需,也缺少耐心读下去。因此,想要小说写得好看,那么少一些人物的心理描写,转而让小说里的人物行动起来,多一些动作和事件的描写,用行动告诉读者真正的想法。
这一点也就解释了很多小说的开头场面都是以打斗开始,因为在打斗中双方的想法、利益冲突一看就一目了然了,场面热闹,读者也喜欢。
5、寻找有价值的读者和评论家。
小说是修改的艺术,也就是说好的小说并不是写一遍就完成了,而是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才臻于完美。
艾丽斯.马蒂森认为小说写好后,找到愿意阅读你的小说并能如实说出真正想法的读者才是有价值。完全地否定你的读者会让你我垂头丧气,容易放弃。相反,完全夸赞你的读者则让不知道作品的坏在哪里。
艾丽斯.马蒂森还认为最好的互换作品的作家,原因在于作为作家,他们更了解如何修改,还有他们非常清楚自己的作品也即将被评价,不会将坏情绪发泄在你的小说上。
找到有价值的读者和评论家,目的都在于帮助你把小说修改得更好。
艾丽斯.马蒂森不仅有22年的写作课的授课经验,她还出版了多部短篇小说集和长篇小说,作品在英语文学界广受好评,最获得美国最佳短篇小说奖,欧.亨利小说奖等。
我再一次强调艾丽斯.马蒂森的背景,想要强调的是这本《写作课:何为好,为何写不好,如何能写好》是有份量的写作干货的沉淀,并不是一时就能了解。我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阅读,我也才吸引了一小部分,但我打算根据艾丽斯.马蒂森的指引去创作自己的第二部小说了。然后,有遇到难题时,再来翻阅这本书喽。
2017.10.06
灵林玖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