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
1.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2.本书所记载的是一个诗人、画家与老百姓之挚友的事迹。他感受敏锐,思想透彻,写作优美,作为勇敢,绝不为本身利益而动摇,也不因俗见而改变。他并不精于自谋,但却富有赤心为民的精神。他对人亲切热情、慷慨厚道,虽不积存一文钱,但自己却觉得富比王侯。
他虽生性倔强、絮聒多言,但是富有捷才,不过也有时口不择言,过于心直口快;他多才多艺、好奇深思,虽深沉而不免于轻浮,处世接物,不拘泥于俗套,动笔为文则自然典雅;为父兄、为丈夫,以儒学为准绳,而骨子里则是一纯然道家,但愤世嫉俗,是非过于分明。以文才学术论,他远超过其他文人学士之上,他自然无须心怀忌妒,自己既然伟大非他人可及,自然对人温和友善,对自己亦无损害,他是纯然一副淳朴自然相,故无需乎尊贵的虚饰。
在为官职所羁绊时,他自称局促如辕下之驹。处此乱世,他犹如政坛风暴中之海燕,是庸妄的官僚的仇敌,是保民抗暴的勇士。虽然历朝天子都对他怀有敬慕之心,而历朝皇后都是他的真挚友人,苏东坡竟屡遭贬降,曾受逮捕,忍辱苟活。
3.苏东坡这个人物个性太复杂,方面太多,了解不易。因为他精通哲理,所以不能做道学家。同样,因为他深究儒学,故也不能成为醉汉。他对人生了解得太透彻,也对生活太珍惜,自然不愿把生活完全消耗与淳酒妇人之间。他是爱自然的诗人,对人生抱有一种健康的神秘想法。这个看法永远与深刻精确的了解自然密不可分。我相信,没有人与大自然、春夏秋冬、雨雪、山峦谷壑亲密相处,并接受大自然赐予人的健康治疗的力量后,而同时对大自然还会抱有一种歪曲偏颇的看法。
4.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一是由于他对自己的主张原则,始终坚定不移;二是由于他诗文书画艺术上的卓绝之美。他的人品道德构成了他名气的骨干,他的风格文章之美构成了他精神之美的骨肉。
5.天下之理,戒然后能慧,盖慧性圆通,必从戒谨中入,未有天君不严而能圆通觉悟也。
6.甚至才高如苏东坡,真正的生活也是由四十岁才开始。他现在就要进入他的徐州时期,也就是他的“黄楼”时期。苏东坡现在突然露出了他的本面目。因为这是他人生中首次以行动为人所知,做事,兴建工程,忙于公众活动,从今以后他的生活都是具有这些特色的。
7.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
读后感:
这本书被称为二十世纪四大传记之一,作者林语堂,可谓是一个有意思的老头写的另一个有意思的老头。
对苏东坡最初的印象还是小学读的关于他和佛印,苏小妹一则则佚事,只觉得这个古人颇为有趣,不似其他人只会文绉绉地扯一番大道理。后来甚是倾慕他"一蓑烟雨任平生",自由自在地遨游于渺渺天地间的旷达。顺便对传说中的东坡肉咽了咽口水。
读完这本书,才对苏东坡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使他一跃成为了我的男神。他是少有的能将儒释道融为一体,又极其乐观和热爱生活的人。
从世俗来看,苏东坡一生颇为坎坷。刚中举因母亲离世不得不回乡戴孝,返京后遇王安石变法被贬,之后多次被贬返京又被流放。但他从没忘记过自己身为父母官的责任,为黎民百姓发声,为当地造福。包括他治水平仓,修治西湖,留下了苏堤和三潭印月的美景。即使最终被罢官流放,他也不忘给太守写信,关怀百姓疾苦,又写信要求改变海南食婴的不良民风。
苏东坡极富生活情趣,爱好游山玩水,研究美食。除了广为人知的东坡肉,还有素食东坡汤等。作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画,他闻名天下。他也乐于与各种人相交。他曾说过,“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其阔达的胸襟和众生平等的精神可见一斑。
在苏东坡身上,既有儒家向上进取的一面,又有佛家的慈悲之心,和道家旷达自在的一面。他后期沉醉于道家长生不老的研究,炼丹,修瑜伽。每次流放都让他发现了流放地的好处,并热爱它。被发配岭南,他作诗赞美当地风光美食,把京城的政敌气的半死,又被发配到海南去了。
如果说李白是下凡的谪仙,苏轼就是天地间的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