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通史83
今日启发:
Elton:
第五章 古代文化的新走向
第四节 早期儒学教育的兴衰
“私学”兴起
这一时期,除了“官学”——官办的大学寮和地方国学——之外,还新兴了“私学”,类似中国的私塾。吉备真备的二教院、石上宅嗣的艺亭院、和气广世的弘文院等是“私学”的先驱。空海留唐期间,目睹中国唐代京城长安每坊有闾塾,每乡有乡学,受到启迪,于是参照唐朝的闾塾、乡学的教育体制和学习本国“私学”先驱者的经验,于回国后的天长五年(828),开办综艺种智院,但以教授佛学为主。其后,先后创办的“私学”,有藤原冬嗣的劝学院、桔嘉智子的学馆院、在原行平的奖学院等,像营原道真这样的大学寮教官也在私邸讲学,“门徒数百,充满朝野”,盛况空前,成为最具代表性的“私学”。由此,教育领域兴起了私人讲授儒学等中国典籍之风。“官学”“私学”并举的教育形式兴盛,日本古代儒学及儒学教育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进入全盛期。
图片
“褪色”的儒学
儒学的全盛,维持到10世纪平安时代中期,开始走向式微。从大的政治文化背景来看,在政治上,以藤原家族为代表的豪门贵族兴起,以皇室外戚的地位独揽朝政,推行“摄关政治”,削弱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律令政治面临危机,原有的官吏教育和培养体制走向崩溃,失去了政治需要和支持的基础。在文化上,自9世纪后期平安时代前期,朝廷接受时任右大臣的学者管原道真的建言,停止派出遣唐使,中日文化交流中断,逐步削弱包括儒学在内的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文化完成了从“汉风化”到“和风化”的过渡,实现了本土化。从具体教育体制来说,上层贵族藤原氏摄政后,为加强其政治势力,取消了国家考试制度,上层贵族子弟不必上大学寮也可以直接升官晋爵。同时作为“官学”的大学寮,忽视明经道而重视文章道,儒学不长而闲于文藻者,照样可以取得秀才身份,也照样可以晋升官位,由此以教授儒学经典为中心的明经道的学生人数大减,生员不足,由文章道取而代之,占绝对优势。即使讲授儒学经典,也采用了训诂学方法,而忽视哲理方面的探求,加上大学寮教官走向世袭化,世代相传,近亲繁殖,教学水平大大下降。在这里需要补充的是,治承元年(1177),在太上天皇指使部分贵族打倒平氏武士政权的事件中,京城的一场火灾将皇城毁于一旦,大学寮自然也消失在大火之中,此后也没有重建,儒学教育也就彻底失去了立足之地。从此,日本早期的儒学及儒学教育便逐渐走向衰落。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