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之间,《雅俗讲堂》已进行两年了。依稀记得19年的雅俗讲堂主要是针对学生而言的讲座分享,当时自己接受工作安排时,心想受众是学生,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便没有推脱,也没有多大的紧张感。和孩子们交流李白的剑术和酒量,以此加深了对李白的了解,讲完还有种意犹未尽之感。
而今年的雅俗讲堂轮值发言,是面对平日相处的同事,自然没想过教书不过四年多的我,可以有幸给老师们“上课”,心中憧憬期待的是教学老道自成风格、班级管理经验丰富的前辈们前来指点迷津。
果不出我所料,第一期便是兢兢业业的任老师倾诉自己教学二十多载的赤诚之路,任老师用质朴的笔调却洋溢出对学生、对教学不变的热忱,铿锵有力的话语中,让我感受到了坚持的力量,尽管她眼角有了些许褶皱,却丝毫不影响双眼透露出的笃定光芒。
正当我期待着下一次前辈们的春风化雨时,我却接收到了第二期雅俗讲堂的发言安排,这一次我却有些望而生畏,关于班级管理上的经验,有很多班主任比我做的细致而用心,我能分享的不过就是我的班妈妈成长之旅,更多的是我的“山穷水复疑无路”,以及坚持后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絮絮叨叨地摆谈后,面对同事们的鼓励,我心不胜感激。感激的是大家的不厌其烦,感激的是大家平日里的“解囊相助”。
后来王文卿老师、谢玲老师、黄军老师等10位老师分享了他们各自教学、德育、班级管理等自己独到的经验,尤其深刻的是坚持村小教育40多年的谢兴全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几十年如一日的奉献,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绝不辜负每一个不容易的农村学生。以前自己会反感说老师是蜡烛、是春蚕,而来赞美谢老师真的言之不过,谢老师当之无愧。
与他们相比我的分享不过是班门弄斧而已,参与到雅俗讲堂当中,我更多的还是一位聆听者,学习者。读书时,能逢良师益友,是一大幸事。而此刻的我,又何尝不幸运至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