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暖晴,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如何成为一个学习忍者》第七章“记忆技巧”和第八章“关于考试”。
以下是学习这两章的思维导图:
你是否曾因为上台却忘了演讲词而面红耳赤?
你是否曾因为没记住几句古诗而交过半纸白卷?
你是否曾因为看了《最强大脑》而感慨老天不公,同为万物灵长,我和他怎么会有天与地的差别呢?
读完第七章“记忆技巧”我是很受启发的。难道有些人天生是记忆达人吗?不是的,是因他们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和技巧,才挖掘出了自己无限的潜能。当然,如果只是了解了方法,而不加以长期的训练和实践,他们也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功。所以,聪明加勤奋,永远是成功者的王道。
在分享第七章记忆技巧之前,我们不妨先回想一下:
那些曾经让我们记忆深刻或者是很快就记住的东西,比如故事、广告、图画,甚至于某一人,有哪些?
那么它们又是凭借什么在我们大脑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呢?
你是因为故事里的某个情节和你相似吗?
你是因为画面的色彩冲击了你的大脑吗?
还是因为他的声音太特别了,让你马上就记住了呢?
在回想中我们发现,更容易记住的或者和画面形象有关,或者和声音有关,或者和状态有关,或者和感觉有关,等等。回顾在第四章学到的,你是属于视觉、听觉、动觉哪种风格的学习者?那我们也不妨从自己的感觉敏感处出发,打开自己的记忆大门。
本章所要讨论的重点就是“学习忍者”式的三种记忆方法——视觉记忆法、听觉记忆法、动觉记忆法。
一、视觉记忆法
(一)什么是视觉记忆法?
视觉记忆法利用的是信息与具体事物、图片(象)的关系,我们现在常用的思维导图,或者制作ppt幻灯片等,都是利用的这种记忆法。如果你对形象、图案比较敏感,不妨多学学这种方法。
(二)视觉记忆法的基本原则——旅程理论。
旅程理论,就是把要记忆的内容在大脑中强化成视觉图像,并通过这些图像跟旅程中特定的点相联系,成为有机组合。
举个例子来说明:
男生每天给心爱女生送早餐,必经之途是:(1)男生宿舍楼——(2)足球场——(3)秘密花园——(4)食堂——(5)图书馆——(6)艺术楼——(7)教学楼——(8)板报墙——(9)女生宿舍楼——(10)电话亭。眼看毕业季要各奔东西,理工男决定要当面给文艺小女生背徐志摩先生的著名诗作——《偶然》,心想反其道而行,或许能唤醒一下小女孩的“玻璃心”。对于看书少的理工男来说,要一字不落地背下志摩先生的金句还是有点难度。于是他便想到了利用“旅程理论”。他把这首诗的十句话分别与他路途中的十个点对应起来,通过联想建立一种联系,别人“睹物思人”,他是“睹物记诗”!
(1)男生宿舍楼——(走出男生宿舍,抬眼望天,风吹散一片好看的云。)——(想到)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2)足球场——(球门就是你温柔的心怀,我球技不赖啊,又怎是偶尔一次投射成功?)——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3)秘密花园—— (秘密花园,我献出了初吻,你像一只讶异的小兔子)——你不必讶异
(4)食堂——(食堂的大锅饭总是让我们欢喜,让我们忧啊)——更无须欢喜
(5)图书馆——(你总是看书不理我,我成了你眼里被书消灭掉的影子。)——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6)艺术楼——(你爱讲艺术,可我总觉得艺术的海洋里总有一颗捉摸不透的黑暗之心)——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7)教学楼——(你学中文,我学数学,我们依依不舍走向不同方向)——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8)板报墙——(记得第一次见你的样子,一个女孩在板报墙前认真地画画。)——你记得也好
(9)女生宿舍楼——(宿舍阿姨因太晚不给你开楼门,我第一次暴粗口,你说你永远不会忘掉我无礼的样子)——最好你忘掉
(10)电话亭——(挤在狭小的空间里,我们双目对视,那是无与伦比的光亮。)——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我们发现,这个记忆的过程是遵循男生熟悉的轨迹顺序的,是有他熟悉的故事情节的,是有他真诚的情感投入的,于是这种轨迹、情节、情感便构成了他独有的“记忆宫殿”。这就是我们所要学习的亮点所在,旅程理论,视觉记忆法。
(三)如何运用旅程理论?
我们不妨做一些练习:
1、找一些你想记住的信息,列出记忆清单。
2、设想一段熟悉的旅程,列出和记忆清单中相同数目的几个“旅程点”。
3、将记忆内容与“旅程点”进行互动,可以想象人物、情节以及任何天马行空的画面。
4、在接下来的每段旅程中重复使用以上步骤。
5、自测。追随旅程,感受一下哪些画面不够突出,哪些点还可以建立更多的联系,修改强化。
6、不断演练彩排这段“旅程理论”。
并且,我们精选的这些“旅程点”,可以看作“记忆桩”,是可以被重复利用的。我们要记下一个内容,只要清除掉之前的画面就OK了。可能有人会说,第一次赋予的画面太深刻了,无法继续下一个内容。那么,我们不妨对这些“旅程点”给予些不同的视角,同一片湖,站在桥上看和站在湖边看,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还有一点,我认为“记忆桩”的最大好处,是能很快帮我们记住顺序,当然前提是我们的一套“记忆桩”的顺序也是绝对固定的。
二、听觉记忆法
(一)什么是听觉记忆法?
听觉记忆法简单说就是用声音来帮助我们记忆。如果你是对声音敏感或者对音乐“感冒”的人不妨多学学这种方法。
(二)听觉记忆法的运用方法
1、谐音记忆
我是个对数字极不敏感的人,但是我对声音、情节比较敏感,学了这种方法后我尝试着用来记一串电话号码:15030576068。我利用谐音把它拆解成:妖无喽(150)山林无气(3057)遛了遛吧(6068),这是一派“山中无妖怪我又可以出来称霸王”的惬意情节,过了四五个小时,想到这个情节,我真能背下这段号码。当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怪癖”来选择你的记忆路子。
2、演唱记忆
对于一个爱唱歌的人来说,特别是小孩子,背一首古诗背不下来,但是要把古诗转化成儿歌,小孩子很快就背着唱下来了,所以,演唱能激发学习忍者的状态。
3、大声朗诵
对于记诵一段话,如果你不发出声音地默读很可能马上瞌睡,但是你若大声地朗诵出来,大脑就更容易记住这段话,因为你声音中的节奏、轻重、缓急都对你的大脑记忆很有帮助。
4、边听边记
手眼同用,记忆自然加重一层。而且你的笔记可以随身携带、随时修改,帮你不断巩固。
5、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的好处是,它能及时弥补你的知识鸿沟,而且关键一点是你也得到了参与的机会。所以,如果你在讨论中放弃了发言,等同于放弃了一次主动记忆的绝好机会。
6、闭上眼睛
闭上眼睛去听,就能强化你的听觉功能,这也就是盲人听觉尤为灵敏的原因。
三、动觉记忆法
1、什么是动觉记忆法?
动觉记忆法是学习者通过触摸并体验事物而实现的记忆方法,比如旅程理论、小组讨论,也都涉及了动觉记忆的技巧。如果你是个好动的人,不妨将你常做的一套操或者你行走中常看到的景和你的记忆内容做个有效的链接。
2、如何培养动觉记忆的技巧?——运用“体桩”
书中提到了“体桩”的运用,就是把我们身体的部件,如手指、手掌、手肘、肩膀等按顺序分出10~20个基本点,作为“体桩”,然后通过联想构建我们的记忆宫殿。比如,我们就试着用用“体桩”来快速按顺序记忆下面的10个词。
孙悟空 西瓜 黑猫 钢笔 白鸽
鱼缸 苹果手机擎天柱 电风扇 拖拉机
我的“体桩”是 1、手指 2、手掌 3、手腕 4、手肘5、肩膀6、头7、眼睛8、鼻子9、嘴10、下巴
记忆过程:1、孙悟空在如来佛的手指上撒尿 2、手掌一握是圆圆的西瓜3、黑猫在手腕上留下黑脚印 4、手肘被钢笔扎了一下5、肩膀上立着只白鸽6、我的头是个鱼缸7、眼睛里全是最新的苹果手机8、鼻子上站着擎天柱9、嘴巴吹出了电风扇10、动动下巴突突拖拉机。现在把你的眼睛从这些部位上移动起来,看看能不能顺序不差地记下这些词。
“体桩”真得是一个很棒的记忆桩,走到哪儿都能随身携带,而且顺序绝不会错。学完“体桩”后,我把它用于知识的巩固记忆。
比如我在回顾新媒体运营的“四大经典模块有哪些?”1、手指并拢做出“请”的姿势,想到“用户运营”;2、手掌握起来是个实物,想到“产品运营”;3、手腕内扣,想到“内容运营”;4、手肘向外,想到对外的“活动运营。
再比如,韩老白在饭团里讲过:要靠写作打造个人品牌,要进行五个步骤的定位。1、手指拿笔,想到“列清单”;2、手掌一握,力量所在,想到“择优势”;3、手腕内扣,指向心脏,想到“深对标”;3、手肘向外,放平胳膊,想到“选平台”;4、耸耸肩膀,高低变化,想到“快迭代”。
四、学习忍者式的三原则
不管运用何种记忆方法,都需要进行积累巩固。
对于一个知识点来说,我们在课堂上花费一个小时来学习,那么对于这个知识点来说,我们还有两个小时可以拿来使用,其中一个小时用来预习,一个小时用来复习,或者两个小时都用来复习、演练。
当然,并不是说每个知识点花三个小时就够了。我想作者所要传达的意思是,我们要对所学内容作一个合理的时间安排,包括中间的休息停顿和阶段性的自测。
作者对自我测试再三强调,就是一学到方法,及时地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检验我们的学习成效。千万不要一味地进行填鸭式学习,学一个阶段就停下来做个自我测试,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到我们到底学到什么,哪里有不足,还要学什么?
下面我们再来走进第八章“关于考试”。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职场,甚至在人情世故的家长里短中,我们随时都要面临着现实的检验,所以说,人生的考场无处不在。面对考试,相对固定的知识储备来说,我想更难掌控的是考试的心态。故而,对于第八章我们分享的主题是“掌握探究学习忍者式的考试心态”。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场戏叫“空城计”。魏国得知蜀国西城兵力已不到一万时,派司马懿率领十几万军队前去攻打。司马懿兵临城下,却发现西城城门大开,只有蜀国军师诸葛亮坐在城楼上镇定自若地弹古琴。司马懿听到琴声由徐而急,疑是诸葛亮发出调兵反攻的信号,便急忙撤兵。蜀国未动一兵一卒就击退了魏军,“空城计”成为千古传奇。司马懿和诸葛亮的这场对弈中,赢的是什么?心态!
一、阻碍我们前进的“蜥蜴脑”
书中提到,如果要通过考试,就要忽略“蜥蜴脑”。
何为“蜥蜴脑”?书中说,它是我们大脑边缘系统中很小的一部分,在人类的生存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负责“战斗还是逃亡”的情绪反应,当我们处于像考试这样的紧张情形下,它的作用便会特别明显。因为像蜥蜴、鸡、鸭这样的小动物只有“蜥蜴脑”,所以把我们大脑中,只想让我们存在于保守、安全的状态下,无关理性和创造力的最原始部分就称作“蜥蜴脑”。
“蜥蜴脑”非常聒噪,而且常常在关键时刻能让我们产生无谓的焦虑和压力,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
比如,你想出一本书,“蜥蜴脑”就会在那儿喊:如果你失败了,很可能被人嘲笑;你想来一次一个人的旅行,“蜥蜴脑”就会那儿喊:外面的世界处处是陷井;你想追求一个优秀的女神,“蜥蜴脑”就又喊: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二、如何对抗“蜥蜴脑”?
那如何能对抗这烦人的“蜥蜴脑”,以便降低压力,让我们出色地完成任务呢?作者提出三点:恐吓你的蜥蜴脑;欺骗你的蜥蜴脑;嘲弄你的蜥蜴脑。
1、恐吓你的蜥蜴脑
我们常常发现,在一项任务的截止日期即将来临时,我们就什么都顾不上想了,将一门心思去完成这项任务。如书中所说,这个时候,我们身上出现了“禅宗式的冷静”。
再比如,我因为太胖,参加了一个健身打卡群,21天为一期,每期交100元保证金,一天未打卡将扣除10元;三次未打卡,将扣除全部保证金。在这样一个“高强度、高风险”的社群里,我坚持了下来,获得了健康的减肥效果。
所以当蜥蜴脑受到恐惧的激励时,就会寻求顺应变化。所以小伙伴们,不妨给自己的学习计划,多设置些deadline,以此告别“拖延症”。
2、欺骗你的蜥蜴脑
有人一直期待参加一场马拉松比赛,就在公司的年会上,他对领导和同事们大声说出:今年我要参加马拉松!这个时候蜥蜴脑可能正在一杯酒里打瞌睡吧?如果它醒了一定会斥责我们盲目的自信,但是我们已经说了“是”、“好”,做出了必须要完成的承诺。有时候我们就是需要一些忘掉恐惧的勇气,给蜥蜴脑一剂镇定剂。
3、嘲弄你的蜥蜴脑
朱莉娅·卡梅隆在其作品《艺术之道》中描绘了“早晨日记”的处理方式。是指早晨一起床,拿出三页纸,写出脑海中所有千奇百怪、呆滞不堪的想法。写满三页后,全部撕掉扔进垃圾桶。
因为上面写的都是蜥蜴脑传达出的毫无意义的恐惧、担忧、不安等等,它对于我们完成今天的工作任务起不到任何帮助,只会白白占用我们大脑的内存。
所以,蜥蜴脑得意时,不妨给它“一记耳光”,让我们在工作之前,清理掉大脑中的垃圾,以保持绝好的专注力。
做到以上三点,在各种考场上,我们至少也能像诸葛亮一样,在“空城”之上闲庭信步吧!
最后做一小结:
第七章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敏感处,为自己选择视觉记忆法、听觉记忆法、动觉记忆法。尤其是利用旅程理论、借用“体桩”,可以发挥我们的联想,为我们建立非常有效的记忆桩。当然,任何一种方法都需要经常使用,才能发挥出最优效果。
第八章重点强调,掌握学习忍者式的考试心态,做任务计划时多设置些小任务截止日期可以不断激励自己;在蜥蜴脑没来得及反应时,率先做出勇敢的决定;清理掉蜥蜴脑无用的想法,保持专注力。总之,我们要从心态战略上,取得压倒性的胜利!
"http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