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来自书籍——原文摘抄 ——部分来自网络搜索
【 石发 】
原文:
--- 制作与葛仙米同。夏日用麻油、醋、秋油拌之,亦佳。
--- 石发的制作方法与葛仙米做法相同。夏天用麻油、醋、酱油凉拌,也很好吃。
注释:
【 石发 】:石发,读音为shí fā,汉语词语,意思是生于水边石上的苔藻。
---------------------
【 珍珠菜 】
原文:
--- 制法与蕨菜同。上江新安所出。
--- 制作方法与蕨菜做法相同。珍珠菜生产于新安江的上游。
注释:
【 珍珠菜 】:内容来源于网络搜索。
--- 多年生草本,有匍匐根茎。茎高40—100厘米,直立、有毛。叶互生,椭圆形或宽披针形,长6—16厘米,宽2—6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并渐狭成短柄,两面疏生黑色腺点。全草可入药。种子含脂肪油达32%,油可制皂;叶可作野菜和猪饲料。夏季至秋季开放的花。秋天的红叶也格外美丽。
图片来源于网络:
-------------------
【 猪油煮萝卜 】
原文:
--- 用熟猪油炒萝卜,加虾米煨之,以极熟为度。临起加葱花,色如琥珀。
--- 先用熟猪油炒萝卜,再加入虾米一起煨炖,煨到熟烂为准。起锅时撒上一些葱花,颜色就如同琥珀一样漂亮。
--------------------
【 蕨菜 】
原文:
--- 用蕨菜不可爱惜,须尽去其枝叶,单取直根,洗净煨烂,再用鸡肉汤煨。必买矮弱者才肥。
--- 吃蕨菜时,千万不要舍不得,必须把枝叶全部都去掉,只留下嫩茎部位,将蕨菜洗干净之后煨烂,再用鸡汤来煨煮。买蔬菜应该选小棵的,口感才会肥嫩。
注释:
【 蕨菜 】:蕨菜又叫拳头菜、猫爪、龙头菜, 喜生于浅山区向阳地块,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多分布于稀疏针阔混交林;其食用部分是未展开的幼嫩叶芽,经处理的蕨菜口感清香滑润,再拌以佐料,清凉爽口,是难得的上乘酒菜,还可以炒吃,加工成干菜,做馅、腌渍成罐头等。在中国大陆以及东南亚有广泛分布,而在这些地区餐桌上也受到了欢迎。
图片来源于网络:
《 过猫 》
--- 蕨菜,又称拳头菜、龙头菜,喜欢生长于山区的向阳面,可以食用的部分是蕨尖展开的嫩芽。蕨菜的食用历史十分悠久,在《 诗经·召南·草虫 》中就描写了人们成群结队在南山采蕨菜的场景。
--- 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 》中记载了蕨菜的烹制方法,可煮、可炒、可煨炖,也可以晒干当菜吃。蕨菜在台湾地区俗称蕨猫,或以闽南语称为“ 过猫 ”。
----------------------
【 芹 】
原文:
--- 取陈虾油代清酱炒豆腐。须两面煎黄。油锅要热,用猪油、葱、椒。
--- 芹菜属于素菜,越肥厚越好吃。选取白色的根部炒着吃,加入笋,以炒至熟为准。现在有人用芹菜来炒肉,清浊混杂,不伦不类。如果炒的不够熟,吃起来虽然脆但却没有味道。若是用芹菜凉拌野鸡肉,那就另当别论了。
注释:
【 虾油 】:虾油是用鲜虾为原料,经发酵提取的汁液。亦把用小青鳞鱼、三角绮、小杂鱼、蚌肉以及鱼制罐头的下脚料加工制成鱼酱油、绮油等,统称为虾油。虾油是我国沿海各地城乡食用的一种味美价廉的调味品,是我国传统海产调味品之一。
--- 虾油又称虾油露,并非油脂,是用新鲜虾为原料,经腌渍、发酵、熬炼后制成的一种味道极为鲜美的液体调味料。虾油中含有鲜虾浸出物的各种呈味成分,不仅味鲜美,而且营养价值也很高,且易于消化吸收。优质的虾油色泽黄亮、汁液浓稠,无杂质和异味,味极鲜美,咸味轻,余味绕口。虾油主要用于汤类菜肴的提鲜增香,味道别具一格。
---------------------
【 茭白 】
原文:
--- 茭白炒肉、炒鸡俱可。切整段,酱、醋灸之,尤佳。爆肉亦佳。须切片,以寸为度,初出瘦细者无味。
--- 茭白来炒猪肉或炒鸡肉都可以。把茭白切成段,放入酱、醋清炒,味道更好。茭白炒猪肉也不错,但必须切成片,以大约一寸长为标准。刚长出来的太细太嫩的茭白,吃起来没有什么味道。
注释:
【 茭白 】:茭白,又名蒿芭、高瓜、菰笋、菰手、茭笋,高笋、茭瓜。是禾本科菰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分为双季茭白和单季茭白(或分为一熟茭和两熟茭),双季茭白(两熟茭)产量较高,品质也好。古人称茭白为"菰"。在唐代以前,茭白被当作粮食作物栽培,它的种子叫菰米或雕胡,是"六谷"(稌、黍、稷、粱、麦、菰)之一。
--- 后来人们发现,有些菰因感染上黑粉菌而不抽穗,且植株毫无病象,茎部不断膨大,逐渐形成纺锤形的肉质茎,这就是现在食用的茭白。这样,人们就利用黑粉菌阻止茭白开花结果,繁殖这种有病在身的畸型植株作为蔬菜。可入药。世界上把茭白作为蔬菜栽培的,只有中国和越南。茭白在山东新泰白庄子被誉为三好之一(三好即 茭白、春芽、野鸭蛋),自古流传至今。多生长于长江湖地一带,适合淡水里生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