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闺蜜约好见面,正好她要去给做家教的小孩儿买教辅材料,于是我们相约在书市见。我先到了约定地点。等她的工夫随便走进一家书店逛了逛,结果满眼的“xx题霸”“满分xx”“xx解析”......我在书店里走来走去,到处看了个遍,也没找到可以读的书。走出来,进到另外一家,情况大致也是如此。接着,第三家,又是类似的场景,只不过多了几本学生课外读物,像《朝花夕拾》《80天环游世界》《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也都是语文书上要求的必读书目。这种情景就让我震惊了——不是书店么?为什么都是教辅材料?在我的印象里,书店=眼界,可现在,根本就是书店=题海。
现在买书,都要去图书大厦才能基本放心,因为去小书店里,能找到你要的那本书的概率非常非常小,当然,除非你想买教辅,或者畅销杂志。
但我觉得,事情不该是这个样子的。作为一个民族精神力量的源泉,怎么能遍地只卖教辅?但必须承认,教辅挣钱,经常顾客订书的数量都是几十甚至上百本。需求量大,并且稳定,这大概是所有商人都喜欢的一种货源。但是,书商这个职业,应该不仅仅是赚钱吧?就像教师一样,虽然也是众多职业当中的一种,但承担着的却是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作为一家书店,不论怎样都得有点知识含量在里面,发挥一点提高民族素养的功能。
阅读对一个民族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也是影响很深远的一个习惯。尤其是在孩童时期,阅读能够开发智力,塑造性格,开拓视野。但是明显我们大多数人还是没有读书的意识,也没有培养下一代人读书的意识。虽然阅读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它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已经是被很多人证实的事实了。
在我看来,走进一家书店,每个人都应该能够平静自己浮躁的心,都能够解开自己的迷惑,都能够找到人生应该有的模样......
看着满书店的教辅材料,我在质疑,在愤怒,在悲痛,在分数已经被渲染得如此重要的当今,孩子们到底还能不能懂得阅读的必要性?读《查令十字街84号》的时候,因为84号书店的古老和朴素而充满向往。我多希望,当我有一天的空闲,我没有任何计划,那我就走出屋子,走到外面去,随便进入一家小小的书店,然后站着,或坐着,翻开一本书,读一下午。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