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XX年,工资还是XXX多少。月经式的痛点,隔三差五的就会冒出来“刺痛”一下。
几天前的这位同胞,在同样是30+的年龄,工资6k-8k甚至更低的吃瓜群众中,又一次掀起波澜。
10多年的工作,缘何混成这样?可直接用一个数字,在成千上万种因素混合成的职场环境中,在一个维度上比较,未免太过单一和草率。
但,独独这个维度,却又是最能看出某种问题的。今天,我们要谈的是如何在这个维度上,在现有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1秒钟做出改变。
周末学习李叫兽的《从需求到痛点根治自嗨》,课程中总结到:表面差异,往往来自根源假设不同。
笔者拍案叫绝,这不也是说工作的状况吗?表面工资的差异,往往来自根源假设不同。
看看在大多数状况下,我们在职场中都是如何假设的:
一,自身努力无用论VS自身决定命运
假设A:自身所处的工作坏境都是靠关系,自己努力不努力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结果1:把关注点放在搞关系上,等某一天一旦环境改变,之前的关系不奏效,呜呼哀哉。
结果2:关系也搞不好,那就只能混吃等死。
假设B:自身所处的工作环境是有一些关系的存在,但是自己仍需努力,有一天在别处或者不同的工作岗位总能用上。
结果1:做好关系的同时也提升自身能力。
结果2:完全忽视关系,只是专注于提升自身。于是来开原来的工作场所,到新环境大展宏图。
二,运气派VS努力派
假设A:工作升值什么的全TM靠运气,和自己努力不努力完全没关系。
结果1:机会没抓住只是自己运气不好,把努力交给天意。
结果2:抱怨老天怎么只是把运气给别人,自己缘何总是运气差。
假设B:运气也占一部分,但自身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结果1:做自己该做好的事情,运气来了固然好,不来也没有关系。
二,妥协自暴自弃型VS 革命未完成,同志还需努力型
假设A:已经如此的努力,为何还是这样的结果,算啦,命该如此。
结果1:原本100个坑就有水,倒在了第99个坑里面。
结果2:原本100个坑就有水,只是挖了1个坑就放弃。
假设B:相信走下去一定可以的,再试试看
结果1:继续挖了另外的100个坑才有水,又有什么关系了,反正我相信一定会有水。
结果2:继续挖了半个坑就有水了,太好了,继续挖,肯定能找到第二次水源。
说到这里,我们看到这些假设不过是些观念的不同,这不是老生常谈。
不是。
我们知道这些观念,却不知道我们可以创造和随意切换这些观念。之前我们是被观念牵着走,现在当李叫兽提出:表面差异,往往来自根源假设不同。代表选择怎样的假设,是我们自己的主观行动。
就像李叫兽总结的用户视角三大定律一样,同样可以用在职场上:
先假设关系是没有作用的,那样,我还可以做些什么提高自己在公司的地位。
先假设运气暂时或者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来,那样,我可以通过其它的什么途径提高自己。
先假设现有的工作很快就会消失,那样,我该学习怎样的知识,才能避免在未来无工作可做。
先假设现在的工资是同年龄段里面最低的,那样,我该怎么做,能提高自己的薪资。。
。。。。。。。
掌控权都在自己身上,是不是要多用几个假设就看自己喽!